日本数学家的人生思考

《创造之门》,(日)广中平祐著,郭友中、高平芝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出版,237页。
这本书是日本菲尔茨奖获得者、代数几何学家广中平祐1984年出版的自传,他出生时家境优越,兄弟姐妹共15人,父亲很坚强,后来家道衰落仍然做小贩谋生。母亲和几个同学对他影响也很大。他自幼比较聪明,爱思考,对音乐有很好的理解(后来和指挥家小泽征尔成为朋友,小泽还为本书写了后记),后来转修数学,被美国专家发现并带去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求学、研究、任教。
他研究的课题是奇点解消,很复杂,复杂到了作者获奖五十年多后我仍然说不出这个概念的中文名(如果你觉得英文更简单的话,resolutions of singularities of algebraic varieties in characteristic zero)。
这本书是作者写给日本年轻学者的。他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学、研究思想,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方法就是智慧,哪怕学过的知识忘了也没关系;人生在世,就是要创造,创造才能体现出存在的意义,也可以带来最大的快乐;到不同的国家留学,跟陌生人接触,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他在书中时时比较日本和美国的异同)。在研究、追求真理上,他认为要有恒心,对失败要深刻体会、吸取教训、感受到疼才不会继续失败;要设立清晰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追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能分析细节,也能放眼全局;善于把问题简化、抽象化,看到问题的本质;要善于发问;未知死焉知生,认清生命的残酷才会珍惜现在,抓住一切机会创造;玩的同时才能学习,创造中也有乐趣;把东西记下来是为了忘却,这也不失为一种增长智慧的办法;该借鉴的要知道借鉴,复制也是迅速提高水平的一条很好的道路;要尊重事实,放下自己的愿望、情绪来认知;逆境顺境都是好事,厉害的人应该都能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创造奇迹;搞研究要有饥饿感,有内心的欲望才能创造;做生意不能只研究用户的需求,而且要注重他的欲望;有能力有想法的人追求自由,没有能力没有想法的人只喜欢被发号施令。关于朋友,他认为吸取各人所长的同时保持自我最重要。跟人竞争是好事,但最重要的是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坐在那里嫉妒别人。
他貌似比较鄙视黑人和妇女,不过认为这些人也是有潜力的(貌似他夫人仕途成就也很高)。
大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学者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晚辈们的谆谆教导。里面不少是作者的深度哲学思考的结果和亲身经历,甚至结合了佛法和科研,虽然比较零散,但很多地方值得反复领会。这本书不长,国内外好评如潮。
发表在 图书, 教子 | 留下评论

如何使你的产品让人欲罢不能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美)尼尔 埃亚尔、瑞安 胡佛著,钟丽婷、杨晓红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出版,224页。
这本书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的老师,他研究了一系列知名产品及APP,力图揭示如何让人对某产品产生使用习惯乃至上瘾的方法。
在作者看来,让人养成习惯与上瘾的关键是使用频率与用户感受到的产品的用处,具体步骤有4个:
  1. 触发:让使用者与产品的初次接触,可由广告等营销手段实现
  2. 行动:让用户与产品产生互动。首先你得有一个用户想要的内容,色情、游戏、文艺、占小便宜乃至发财、面子、养生、爱国、仇恨、娱乐和消磨无聊的时光,这些都是人的需求,在对这些有深刻的理解后,让你的产品能够满足其中一个或多个需求,是让用户上瘾的基础。抖音真是天才作品!产品尽可能简单易用,迎合用户心理。饥饿营销、环境效应、锚定效应、赠券效应都是吸引用户行动的手段。
  3. 激励:最好以不可预见的形式发生,给用户惊喜。作者认为人喜欢的激励有三种:社交激励(被点赞)、自我酬劳(完成感、掌控感等)、猎物酬赏。
  4. 投入:吸引用户在产品上花钱、花时间,创造回头客。
拼多多也迎合了很多人占小便宜的心理,在不同平台上打发红包的广告,另外让你买几单承诺给你返还多少,这些是以上几个步骤的综合应用。
作者在书里也提到了道德层面,认为这种研究应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不能滥用影响力操纵用户,仅为了自己的兴旺发达而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生活陷入更悲惨的境地。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迪士尼的客户体验是怎么做出来的

《绝佳体验:迪士尼打造卓越服务的五大原则》(The Experience: The 4 Principles of Disney Service and Relationship Excellence),(美)布鲁斯 莱夫勒/布赖恩 T 丘奇著,高尚平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出版,312页(原著出版于2015年)。
这本书是迪士尼前员工写的有关迪士尼如何打造一流的客户体验的心得总结,核心理念是ICARE这个概念,I是Impression,给客户留下专业整洁愉悦的印象,C是Connection,跟客户建立起心的链接;A是Attitude,态度端正,不卑不亢,R是Response,给客户及时周到的回应,E是Exceptionals,对员工好,让他对客户好;超出用户的期待。前面几个最基本,后面那个是锦上添花。
我带儿子去过很多次上海迪士尼,感觉他们的服务非常美式。园区又大又干净,设备现代,服务人员专业,随时都是have a magical day这样的祝福语,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说起客服,我个人认为,超出客户心理预期的惊喜,是真正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看看朋友圈里发的那些图片就知道,用毛巾在床上摆出个花样,或者手写个问候卡片,或者生日蛋糕,都会得到传播。我有次在希腊旅游,早上去海边跑步,鞋弄的很脏,当天下午外面玩回来时,鞋上的泥已经被洗干,鞋也被晾在阳光下,这种属于绝佳体验,我到现在还记得。
我对日本人的客服精神也深有体会。我曾经有次到公司和日本代理商召开一次客户会议。代理商公司出动了20多个销售和市场,最高领导出席。请了个专家,讲完课后大领导送专家出去,我也一起送出去,之前被告知,走的时候不能走在专家前面。会后弄了个自助午餐,客户们喝啤酒,端着盘子随便吃,但代理商的人啥也不能动,客户全部走完后,大门一关,这些本来非常斯文的自己人,猛虎一样扑向酒水餐食,狼吞虎咽。他们的规矩是,有客户在时,不能吃喝,只能陪着。
这本书把每个方面都进行了解析,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学,比较笼统和范范,但这种事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做的,做的好,意义要大很多。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如何将企业快速做大、野蛮生长

《闪电式扩张》(Blitzscaling: The Lightening-Fast Path to Building Massively Valuable Companies),(美)里德 霍夫曼、叶嘉新著,路蒙佳译,中信2019年出版(原著出版于2018年),298页。
这本书是硅谷两位投资人、创业者(霍夫曼联合创立了LinkedIn,也曾是Paypal创始人之一)写的如何迅速把企业规模做大的一部方法论图书。其主旨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企业为了生存必须采用非常手段,尽快做大做强,把企业规模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原来的一千倍、一万倍。这本书探讨了闪电式扩张的手段、战略、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互联网业外的企业和组织闪电化扩张的可能,分析了很多企业成功扩张的案例,还提到了扩张的道德范畴,以及美国硅谷外闪电化扩张的经验。书中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扩张比较推崇,提到了小米、腾讯等案例。
闪电战一词源于二战初期德军取得的一系列胜利,靠高机动性的机械化洪流部队迅速深入敌后,出其不意,极短时间内战胜敌人。肯定,商场如战场,战略战术需要不断创新变革才能笑傲江湖。
作者认为,商业模式、战略和管理上,都有创新可能。实际上产品也是创新的重要起源。从商业角度,实施闪电式扩张之前,要考虑的是市场规模、毛利率、推广营销(病毒式传播)、网络效应,以及是否有产品/市场匹配性、运营可扩张性。从战略上来说,看到机会时先发优势很重要,也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经济周期大环境、行动速度。当增长放缓,单人产出下降时应该停止闪电式扩张。管理上,团队从海盗变成海军,通才变专才,贡献者到经理、高管,从对话到广播,从拍脑袋到数据支撑,从单线程到多线程。同时,抓大放小,野蛮生长,知道什么最重要,不必关注所有细节,聘用合时人才而不是合适人才,接受产品不完美,忽略噪音(哪怕是来自客户的噪音),忍受成长的烦恼。企业必须象新冠病毒学习,永远在适应环境、不断变异,只有变才是不变。
作者同时也对如何应对实施闪电式扩张的对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据说谷歌内部有句口号,Fail fast!关键在这个“快”上。成与不成,最好尽快知道。
这本书既有理论总结又有实际案例,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说很好地实践了书中的战略和战术,而且思考了闪电式扩张对其他行业和组织的借鉴之处,因此不仅仅适用于互联网,对于希望把业务迅速做大的企业家来说,可以作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如何打造爆品

《爆点战略》,金错刀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出版,296页。

这本书是正和岛总编辑、营销战略专家金错刀所写的如何打造爆品的研究著作。其核心观点是,互联网时代,企业不进则退,市场千变万化,没有爆品企业很难生存;做产品比搞营销重要,产品是1,营销是0;要从挖掘用户痛点入手,性价比超乎用户想象,提升用户体验,让他们积极参与,借用户的口碑来营销。
这本书其实与之前推荐的《字节跳动》、Instagram相得益彰。(中国)市场足够大,现在的技术平台又有足够的爆炸性潜力,只要你有无尽的野心,一定可以迅速飞黄腾达,就看你愿不愿意为成功付出代价、汗水和智慧了。
从我所在的行业来讲,做爆品要有好的切入点,深入研究市场机遇、用户需求;找好影响力大咖,让其为你代言;让渠道尝到甜头,让他积极推你的仪器,收获后面的试剂;做品牌,让渠道的销售更简单;迅速扩张,建立一直有紧迫感、快速行动、以业绩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团队,狠抓执行;激励机制跟装机量、试剂挂钩。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