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领导时保全自身

《火线领导》(Leadership on the Line),(美)Ronald A. Heifetz/Marty Linsky著,燕清联合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185页。

这本书是两名哈佛大学研究领导力的教授写的有关在领导岗位上如何做好工作的同时能够保全自身的一些建议。

作者认为,做领导,面临变革,要动一些人的蛋糕,充满风险,可能会受到排挤、敌视、反对,甚至有被更换的可能。人都喜欢舒适区,不想变。但如何让他们看到潜在的风险,分析清哪些是可以放弃的,描绘一幅美好的前景,创造希望,与广大群众保持联系。同时要更高格局分析现状,跳出三界外,找出问题的关键,搞清利益链,领会领导的真正意图,做事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以身作则,勇于牺牲。头脑冷静,要有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度,确保局势有张有弛,风险可控,掌握时机(有时候甚至可以制造危机推动事态发展),该放手让手下自行处理的自行处理,不要事事亲为,甚至有时候要懂得规避风险,用别人来完成自己想干的事(借刀杀人)。同时领导要守好底线,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通过正确的渠道发泄欲望(克林顿是反面教材),不给对手可乘之机,分清楚自己的职位和本人的区别,不要被各种溜须拍马之辈搞昏了头,对同事嘴要严,生活中要有可倾吐的好友,不时独处(阅读是一种避难所)。

2004年的这个中文版翻译的太糟糕了,这里是英文原版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1UsYpGpYcUUTBGiKq60LQ?pwd=9zyy 提取码: 9zyy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材料学科普

《迷人的材料》(Staff Matters: The Strange Stories of the Marvelous Materials that Shape our Man-Made World),(英)Mark Miodownik著,赖盈满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出版230页。

这本书是一本材料学科普读物,作者是一名材料学家。他用极为生动的一些故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我们周边的10种材料(钢、纸、巧克力、混凝土、玻璃、泡沫物、塑料、瓷器、石墨、植入物)的历史和它们的内部构造、原理、具体应用。配有大量图片和图解,非常简单易懂,有很多知识点,我看完之后极力推荐儿子阅读。

材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涉及物理学、化学、量子力学、物理心理学、建筑学、生理学、医学等诸多学科,我们生活中极为普通常见的一些材料,其实背后都是人类几千年辛苦探索的结晶,凝聚着很多发明家、工程师、企业家的心血。

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uxwbIS_RPzn5V1K52RRFg?pwd=t3eh 提取码: t3eh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Coaching与领导力

《高绩效教练》(Coaching for Performance: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Coaching and Leadership 5th edition),(英)John Waitmore著,徐中/姜瑞/佛影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300页。

这本书是教人如何企业coaching的一本书,作者是从业多年并首次提出GROW模型的英国专家。

Coaching,直接翻译是教练,实际上是一种咨询服务,着眼于通过对话、提问,改变对方的认知与行为,产生更好的绩效。作者在书里提到,关键是心态,要让对方觉知自己的现状,激发ta的责任感(“我只能掌控我觉察到的一切。我觉察不到的东西掌控着我。觉察给予我力量。),敢于梦想未来,设立具体的目标(那些想要成功的,赢得很多。那些害怕失败的,失去很多。),找到可以实现的路径,并付出行动,教练再通过后期跟进不断反馈实现正循环。

作者认为,教练的关键是要着眼于未来,而不是责备过去。打开对方的心结,让ta看到更多可能,找到工作的意义。要充分倾听教练对象,相信ta,尊重ta,关心ta,平等对待ta,挑战ta。要从心底认为,对方是有能力的,足智多谋的,充满潜力的。要充满好奇心。

教练的主要手段是提出关键问题。提问的人掌控对话。问题应该专注细节,紧紧围绕对方的兴趣与对话目的。提问前好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问问题。同时也要积极倾听。

教练也是一种领导方式。作为一个领导,不要亲自下场,而是要通过别人来干成自己想干的事,在做好事情的同时,也让团队得到发展和提升。不要让人以为他们可有可无,而是要创造一种大家谁都离不开谁、互相依赖的团队气氛。

总的来说全书对如何coaching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和方法,还是有很多可以反思和借鉴的地方的。

唯一限制你的是目光短浅和自我设限!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Dmzm-tsqZQOPQvw3sz_qA?pwd=b688 提取码: b688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曼施泰因回忆录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Verlorene Siege),(德)Erich V. Manstein著,戴耀先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出版,553页。

这本书是又一德国二战名将曼施泰因的回忆录。他出身贵族,二战中指挥对苏台德区行动、侵略波兰、作为参谋建议了对法国的西线闪电战行动并为希特勒采纳,后来在东线苏联战场也攻克克里米亚官拜元帅。最后因为1943年起被不怕损耗的苏军打的节节败退而被希特勒撤职。

曼施泰因在书中对希特勒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认为他绝对聪明,但不是军人出身,指挥不了大规模作战,应该把打仗这种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军人(比如他自己)。

二战到最后打的都是消耗战,日本跟美国斗,德国跟苏联、欧美斗,最后都是人和资源打光了,无奈输掉了战争。如果是1对1的平等作战,恐怕谁赢谁输很难说。德国军队在1比5、1比7的军力对比下,仍然能全身而退,甚至还能在撤退时时不时回头让苏军吃个大亏,战斗力和指挥水平不可谓不强。

书里对排兵布阵有很深入的分析,研究军事指挥的应该多照着地图,看看本书。

失去的勝利 (曼施坦因).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KZd8ZHwO1e6AxgJ1T3mcQ?pwd=qf7x 提取码: qf7x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古德里安回忆录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Panzer Leader),(德)Heinz Wilhelm Guderian著,戴耀先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版,491页。

这本书是二战德国名将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书里他回顾了自己的家庭成长,在军队中如何一步步上升,德国装甲兵的诞生和发展,到1938年被希特勒重用,德国吞并奥地利、苏台德地区并一步步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如何带领装甲兵团在东线、西线(法国)在二战初立下赫赫战功(但大家都遗憾在敦克尔刻放跑了英军-都是希特勒的错),1941年他参与了东线进攻苏联的战事(这部分占篇幅最大,细节较多,但剧本大家都知道了,德国一开始所向无敌,等到冬季一来他们就被冻惨了,被人口供应充足的苏联翻盘),被免职及之后复出任装甲兵总监、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944年7月20日对希特勒实施的不成功的暗杀(他在书中说自己当然没参与,但事先略微知情),德国的最终溃败,以及他对希特勒及德国政界军界一些核心人士的评述。

这书写了很多他行军布阵的细节流水账,但很多都是第一人称视角,功劳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很多判断颇有事后诸葛亮之嫌,而且他往往不掌握全局情况,恐怕不知道当时更多的战略安排。与之前介绍的隆美尔战时文件不同,本书很少对自己和战争的总结,因此借鉴意义不如前一本大。

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llcwScx8xhNHyfHlwGhVg

提取码:2BWR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