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恶

《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美)Elizabeth Kolbert著,叶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出版,397页。
这本书写的是地球物种灭绝的几次历史及人类对这些灭绝发现的过程,包括居维叶、达尔文等人。这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类的活动正在造成地球历史上第6次大灭绝,农药、抗生素、气候变暖等让无数动植物都在灭绝路上。而且这个速度在加快。
也许新冠就是大自然放出来的人类灭绝计划的一部分?你已经80亿了,还要折腾啥?也得让别的物种活吧?如果真是这样,全球化真的死定了,国内的这波疫情也铁定逃不过了。
我也想起那些环境保护主义者,为了保护海洋,不惜袭击石油公司的设施船只;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犯下手刃人类的罪行。当他们的刀上的鲜血不停滴下,他们也心知将接受人类法律的审判时,是否同时也有替万物复仇的快意恩仇之感?
作者是《纽约客》写手,文笔非常棒,写的很生动。这本书得过普利策奖。作者为了写这本书跑遍了全世界,从意大利南部到澳洲大堡礁,从美国的蝙蝠洞到巴西的热带雨林,取得了很多第一手材料。
强烈推荐。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稻盛和夫的用人之道

《创造高收益:2》,(日)稻盛和夫著,喻海翔译,东方出版社2010年出版,148页。
这本书是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系列丛书的一本,也是他在盛和塾问答录的一部分,主要侧重于用人方面。他本人是创业者、企业家,问问题的也都是在经营中有困惑的企业主,因此聊的都是日常实务,接地气,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很有借鉴意义。翻译的也不错。
全书共有16个问答,涉及了企业文化、干部提拔与培养、人事考核、创业老人与新鲜血液、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与日常修养、梦想与目标、沟通与感化、年轻领导带团队等等方面,可以说非常的全面了。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主要为了团队行大善,组织方向致力于改善所有成员的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然后才有企业主的财富积累。要善于编织梦想,并孜孜不倦地沟通、说服,比任何人都付出更多努力与辛苦,亲临一线,以身作则,得到手下的尊敬与信服,并花时间培养团队,做乘法、实现指数级增长。
对于一同创业的老人,如果能力不足,要说服他们为了开创新事业,必须引入新人。
要关心手下,不能对他们有自我牺牲的非分之想,只能礼遇对待、感动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自动自发地做事。也不要迎合员工喜好,他们想干啥就干啥。
在考核方面,他认为评价一个人非常困难,不能只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要多去一线,多和团队在一起,多观察。
他非常推崇和手下喝酒吃饭进行沟通,的确是比较好的方式,不过时间成本比较高。
他认为,尽管是放权赋能仍然要抓细节,为下属做好表率,不能大撒把,不能碍于情面,毕竟负责任的是你。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理念

《稻盛和夫谈经营:创造高收益与商业拓展》,(日)稻盛和夫著,叶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244页。
这本书是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的一本问答录。他搞了个盛和塾,招收各种企业人士参加,名为塾生,稻盛和夫是塾长,塾生提出企业经营的问题,塾长回答。
本书中一共记录了关于企业经营方面的14个具体问题,包括:
1、要不要制订长期规划(不要,做好眼下的事,为坏年景准备好利润)
2、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利润率太低的公司活不久)
3、如何定价(根据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不是根据成本)
4、贴牌生产的企业如何做大(把现有业务做好不丢人,时机成熟时再向上下游拓展)
5、如何搞好销售(勤!贱!)
6、工匠企业如何搞好运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技术工人专门搞技术)
7、夕阳行业的去留(当断则断)
8、应收帐款的回收(这个是红线,不能手软)
9、多元化与企业出海(找到长处,在此基础上拓展业务,出海人员很关键,语言好的人只能当二把手,业务能力强的人担纲)
10、并购与整合要注意的问题(事先要想清楚目标是什么,把丑话说在前,该整合的整合)
11、上市与否及上市前搞好利润率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都非常务实,很多回答也贴地气,有深度。
稻盛和夫对销售部分用的篇幅不小,两个问答都是有关销售,他认为,总经理要以身作则跑销售,要放下身段去拿订单。销售也要负责追款。追求高利润不丢人。工厂里到处都是利润,压低成本永远都有创新之处。对员工要有包容之心,多跟员工搞关系而不停留在上班时间的浅显交往。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抗生素滥用防治方面的新进展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Missing Microbes: How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is Fueling Our Modern Plagues),(美)马丁 布莱泽著,傅贺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出版,348页。
这本书是一位美国微生物学家、医生写的他对微生物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抗生素对人体内外微生物的破坏和他对幽门螺旋杆菌所做研究等内容的一本科普读物。因为作者曾在一线工作过很长时间,对本书题材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本书写的深入浅出,较为易懂。
关于抗生素、消毒产品对环境和人体中的微生物的损害,曾经介绍过几本科普著作,本书并无新意。但不管怎么说,书里预言了这次新冠大流行,我们的确要对大自然母亲心存敬畏,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只是万千物种之一,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万物之灵、可以为所欲为了。下次去看医生,千万要留意,抗生素是否被开,如果开了,要有胆量问问医生,为什么开。
关于肠道微生物菌群、幽门螺旋杆菌等内容,书里写到了很多猜想,不免让人有手里拿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感觉。的确,近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感觉小孩粪便也成了万金油。
原著出版于2014年,成书至今,其实微生物和抗生素界进步不少,我所知道的有:
  1. 作者本书里提到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标记物的研发,其实相关诊断产品08、09年就有了,13、14年已大卖,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简称PCT)是也。现在美国也用的不少。
  2. 细菌的鉴定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飞行质谱仪,几分钟可以鉴定出是什么细菌,前提是数据库里有这个细菌;当然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靠谱的诊断方法学。
  3. 中国政府已高度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全国耐药检测网、培元、培微、培英等机构和计划日益完善,现在医院里医生开抗生素也比过去难多了,我本人的观察是,哪怕小一点的医院也不再敢乱开抗生素了。当然,小的诊所仍然有。当然,对于动物、水产饲养里用的抗生素添加剂我完全不了解,感觉吃完了KFC或麦当劳身体感觉仍然异样。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商战秘籍

《企业战略博弈:揭开竞争优势的面纱》(Competition Demystified),(美)布鲁斯 格林沃德、贾徳 卡恩著,程炼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258页。
这本书讲的是竞争优势最大程度上建立在准入门槛之上(所谓拼爹、拼技术门槛、客户忠诚度),其他的优势都不靠谱,新人入场时最好谦虚点,低调行事,别惹大佬,合作比恶性竞争重要(和气生财,别意气用事),估值、并购和股权投资也要以准入为基础,当然没有竞争优势时,管理对提升效率很重要。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写的教材,所以学究气很重,当然也举了很多案例(微软、思科、可口可乐、GE、柯达、任天堂等等等等,这部分读起来最快)。
这本书关于企业竞争讲的比较全面,虽然出版20年了,仍然有很多智慧可以借鉴。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