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问题提升领导力

Good Leaders Ask Great Questions: Your foundation for successful leadership, John C. Maxwell著,Center Street 2014年出版,320页。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一名教堂管理者出身的领导力培训专家,他创办了EQUIP国际领导力培训机构,也写了很多培训书籍。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通过问问题提升领导力,包括自问的问题,问别人的问题和别人经常问他的问题(他给出了一些答案)。主要讲的是当领导的要多问问题,多问好问题,保持好奇,启发人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告诉人该怎么办。

人际交流中问题至关重要,问问题的人掌控谈话走向,也有很多聪明的人(苏格拉底是此中高手),通过问问题,启发对方得出自己的结论,比直接告诉对方答案有力的多。问问题也是巧妙地施加压力的一种办法。

对老板要经常问,他认为我做到什么程度他会满意?

对下属,书里强调不要只问,首先要认真听他们在说什么。要经常问他们怎么看,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要说什么,有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们有没有增加价值,如何最大化这次机遇,我需要知道什么,有没有什么遗漏,数字怎么样,

这书前面写的还可以,后面很多空话废话。

一点摘录:

“if you want to close a deal, you must see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client. ”

“Loss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QeZAAwHFC0xtlcdcnV-nA?pwd=jag4 提取码: jag4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领导力靠问

《权力》(Acting with Power: Why we are more powerful than we believe),(美)Deborah Gruenfeld著,林明东译,中信出版社2021年出版,288页。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家,她专门研究的是权力。

本书分为4部分,试图理解权力的本质、掌权后两种可能(放大或缩小权力的影响)、如何表演好自己的权力角色、面对权力滥用该如何应对等。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权力是一种社会影响力,是通过别人完成事情的能力,实际上人人都有权力,不一定和职位挂钩,只不过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力;掌权的人未必鸡犬升天,也可能很恐惧(冒牌者综合征);使用权力的正确方向应该是用权力来为集体做一些事,而不是把它据为己有。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对权力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之一,判断一个掌权者的唯一标准,就是看看ta占据权力后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总的来说,本书部分内容对权力的解读和探讨还是值得一看的。

一些摘录:

“房间里最重要的人物通常是那些努力显得低调的人,以免吓到他人或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那些不断淡化自己的权力影响、试图表现得像普通团队成员一样的领导者,在形势需要时,很难重新回到领导者的角色。”

“权力(至少是那种能够持久的权力)源自为团队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也就是说能推进共同的目标,增进共同的利益,即使这样做可能会有风险,可能显得不够真诚。”

“如果想处理好与这位下属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必太在乎做自己,而是需要表现得像个真正的上级。”

“我们的穿着打扮能带给我们自信”

“角色的作用是促进集体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接受了一份工作,得到了报酬,那么就应该把该组织放在第一位。我们扮演的角色并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并未拥有这些角色,也无法带走他们,只是占用一段时间。我们扮演某个角色的目标不应该是不择手段地去积聚个人权力、财富和名声。我们只有积极地影响他人,使自己变得有用,才能获得权力,并且最终也许会获得财富和名声。如果我们也能因为这些行动而获得提升,那就太好了。”

“有两件事是领导者永远不应该委托他人去做的:一是愿景,二是角色。”

EPUB版本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qbpTjzN-drgfy5GAEyPsg?pwd=2bna 提取码: 2bna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这本书一定可以让你更聪明

《学会提问》(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美)Neil Browne/Stuart Keeley著,许蔚翰/吴礼敬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出版,280页。

这本书是一本美国经典大学教材,第一版出版于1978年,现在已经出到了第12版。它教的是如何批判性地看问题,不上别人的当,更有说服力地说话和写作。所以,认真研读,本书一定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即使你常常自以为已经聪明绝顶,智商没有上升空间了。你从来没有被别人和自己骗过吗?

当你面临一个观点时,分析清楚对方的观点和论据是什么,看看对方的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符合逻辑,用词是否清晰还是有多重涵义,想想对方暗含的假设是什么,搞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这么说。屁股决定脑袋。ta的利益跟这个观点有关系吗?不要光看对方展示的光鲜一面,多找找负面信息。

不要非黑即白,很多事情可能有很多原因和条件,绝不止一个,而且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结果和走向。

多想想,如果想证明对方的观点,还需要什么证据,是不是对方没有给出全部的证据。

即使是个人经历也要理性分析,不能过于感性、被煽情忽悠。

不要混淆相关性、时间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不要盲目迷信专家和权威。不要被数据骗了,样本量过小、随机性太低、测量误差都有可能误导,平均值可能撒谎。想想如果自己错了会如何,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很快下结论,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这书越到后面干货越多,还有不少案例分析,每章3个,前两个作者给出了答案,后面一个自己思考。

总的来说作者的出发点是教育读者成为批判性思考者,谦虚谨慎,在不激怒对方搞坏关系的前提下,对自己负责,自己寻找真理和答案。多看看肯定会让我们更聪明。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H6LBnuZ_TOVg08dL0RMZQ?pwd=ivrq 提取码: ivrq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辜朝明眼里的世界经济走向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The other half of Macroeconomics and the Fate of Globalization),(美)辜朝明(Richard KOO)著,杨培雷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298页。

这本书是华裔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关于时下全球贸易失衡以及政府宏观应对方案的思考。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黄金时代与被追赶时代,被追赶时代的问题是大家都忙着还债而不是借钱,国内的资金因为追求国外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而不是留在国内参与建设,经济由此走入下行。经济危机中,直升机撒钱及类似货币政策是不会有用的。因此,需要由政府主导大的社会性项目,维持经济正常运行。

他认为,中美贸易失衡,造成美国象特朗普这样的人上台,是正常的、有历史必然性的,欧洲甚至有走上上世纪30年代(右翼纳粹势力上台)的可能,中国应该降低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他也认为,中国在美国压力下允许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已经承担了很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这位野村证券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黄金时代是回不来的,只有靠不断创新,保护创新的人的利益,同时国家的经济政策保持灵活,政府出面借钱花钱,才有机会能避免被取代。美国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们在经济上击败了日本的冲击,现在又在击败中国。

作者竭力挑战传统宏观经济学观点,进行了一些独立思考,配以大量数据和图表,作为他山之石,可以引发我们对当下世界时局的一些思考,值得借鉴。

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tleZlpYxSM1wjN4FyXgoA?pwd=aucs 提取码: aucs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SAP前任CEO的职场成功之路

《逐梦之旅:孟鼎铭的职业传奇》(Winners Dream: A Journey from Corner Store to Corner Office),(美)Bill McDermott/Joanne Gordon著,王茁译,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360页。

这本书是美国一位职业经理人的自传,他最高曾任软件巨头SAP公司的联席CEO,现在是Servicenow公司的CEO。他出生在纽约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自幼就有强烈的赚钱欲望,送报、开小卖铺、干基层销售,从施乐公司最底层的销售干起,慢慢晋升到区域销售经理、大区总监、全国销售负责人,后来跳槽到了加特纳公司,再后来来到SAP管美国业务,直至升任CEO。

他为人乐观,是做业务出身的职业经理人,主抓销售,注重提升士气,制订貌似不可能的高任务而且屡屡达成。他认为认真倾听客户需求至关重要,靠想象力激励手下,注意培养追随者。

本书是他与枪手合作的,故事性极强,曾被评为年度最佳商业传记。

我网上买的中文旧书,翻译的不错,没找到电子版。英文原版epub在此: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ZwuP9Vtg3Nz1x3o41uelw?pwd=ghgv 提取码: ghgv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