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歌剧科幻

《腓尼基启示录》。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英文名字叫Consider Phlebas,作者是苏格兰作家Ian Banks,原著写于1987年,中译本最新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于2022年1月,536页。这本书据说是精英马斯克推荐的书之一。
这本书是太空歌剧硬科幻,大背景是银河系的一场战争,线索单一,节奏快,故事性很强,故事情节出人意料,伤害游戏等场景设计新颖,通过一个刺客的经历,折射出一场星际战争的浩大和残酷。
个人感觉没有基地、海伯利安、太空漫游等系列好。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硅谷投资人的发财经和幸福之道

《纳瓦尔宝典》(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美)埃里克 乔根森著,赵灿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256页。
这本书中文版最近刚出,很热门。其实是一个貌似很成功的印度裔美国科技投资者Naval Ravikant的tweets和访谈录,这个印度人74年出生,幼年很穷,但后来上了个好学校,自此人生变天。他有信心在任何说英语的国家白手起家5-10就能发家致富。这书主要讲两部分,三哥的财富观和幸福观。
在他看来,有钱有闲身体好心态好跟别人相处的好才能幸福,吃的健康睡的充足经常锻炼才能健康。
他的经验是,光靠自己死干是发不了财的,要在自己睡觉时也能生财,必须加杠杆,拥有企业股权,买股票也行,靠别人的手来干事情,或者让资本干事情。他不推荐给别人打工。
的确,不能调动资源的人,不可能创造非常的财富。对自己的时间极为吝啬,能让别人干的绝不自己动手。
他认为安身立命几种能力最重要:说服别人的能力(销售能力)和某种别人无法替代你的专业技能。
纳瓦尔本人经常冥想,看各种哲学书籍,认为物质生活不重要,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幸福的保障。反对等级制度、竞争,崇尚平等和自由。
提取码:8146
原版在作者网站上即可下载:https://www.navalmanack.com/
书里一些摘录
这人极其推崇阅读,说从来不惜在阅读上花钱,认为这是最好的投资,书后还附了个书单: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如果一本书被写出来只是为了赚钱,那么不要读它。
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才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没有股权,就没有通往财务自由的路径。
一旦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无论好坏,你就再也不会让别人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了。 一旦品尝到自由的滋味,你就再也不想被别人雇用了。
现代社会越来越回归到每个人为自己劳动的时代。我宁愿成为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不愿成为一个从未尝试过创业的人。
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总有一天,社会也可以编写代码,用计算机取代你。
你应该对统计学和概率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社会上还有哪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你怎样才能成为第一个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人,并将其规模化。这才是赚钱真正的挑战。
管理他人是一件非常复杂、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高超的领导技巧。
不要赚辛苦钱,要用头脑赚钱: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是永远无法致富的。不要选择类似客服这样的支持性工作。
劳动力杠杆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这是最古老、争夺最激烈的一种杠杆。拥有劳动力杠杆会让你的父母觉得你很了不起,但不要过度追逐劳动力杠杆。
资本杠杆是 20 世纪杠杆的主要形式。
编程、写书、录播客、发推特、拍视频这些事情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许可。由此可见,新杠杆就像一个均衡器,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社会变得更平等。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
欲望是痛苦的来源。
人类的所有发明和成就都是为了解决交配权的分配问题。
人生未必有意义,毕竟在宇宙时空里如尘埃一般:“生活就是一场单人游戏。人独自出生,独自死亡,独自解读人世间的一切。你的记忆只属于你一个人。你出生前无人在意,你离开人世后也无人在意,你存在于人世间只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就是一场单人游戏。”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精英的由来、利弊以及如何变得更好

The Aristocracy of talent: How the Meritocracy Made our Modern World, Adrian Woodbridge著,Allen Lane 2021年6月出版,432页。
最近时差和两头忙的没时间看书。在飞机上开始看这本,写的很不错。它说的是从封建时代到现在人类社会各阶层上升通道的问题,以前靠世袭、任人唯亲,靠土地,现在更多是靠头脑、靠能力,所谓的精英体制(earning and learning)。这里提到了欧洲、美国、以色列、中国、新加坡,包括中国科举制度(作者认为这比四大发明还重要,解释了为什么19世纪以前中国的发展领先于西方)等变迁,分析比较了各种社会制度的利弊,包括精英统治的弊端。对中国威胁论过于夸大了,对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本人深有体会,高考前3个月每天只睡4、5个小时)和干部选拔过于推崇,当然也提出了如果上面不愿意退,就会造成下面通道被堵死,社会发展停滞。Nothing lasts unless it is incessantly renewed. 当然当代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强势家族,不光是印度的甘地家族,也有加拿大的Trudeau家。在美国,肯尼迪家族、罗斯福家族、布什家族都是很好的例子。特朗普当总统时周围全是自己人,女儿女婿都做大官。
书里最后写到,精英体制还是广受批判的,包括在美国黑人有着比较沉重的、被奴役的历史负担,现在黑人的平均收入要比白人少60%。过程的平等不能保证结果的平等,因为承认能力的不同会造成社会地位、收入的巨大差异,因为并且这些也是会被继承的,精英的子女可能会被花更多的钱上精英学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当然,什么是平等,人生下来是各种能力天赋是不平等的,真正的平等无法实现,而且实现了也可能是一个噩梦。
精英的傲慢也激起了很多平民的愤怒,到底有多少是他们应得的,也造成了象在美国的特朗普和英国的约翰逊这样的人上台,虽然其实这两人都是精英,但他们很会利用和操纵工薪阶层选民的心态。
书里对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写。现代社会的三个奠基者: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全是犹太人。20世纪下半段,29%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只有1500万而已。他们自认是上帝的选民,犹太圣经极为复杂(据说韩国人喜欢塔木德因为这书益智),犹太法律对智商要求极高,几千年来被各国排斥(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唯一的财富就是他们的智力,对书籍的保存、流传和子女的教育极度关注。看这书让我体会到在儿子的教育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少了。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象犹太人那种“唯一的资源就是自己的头脑“这种想法最适合这样的时代。继承是可笑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命运和未来打拼,每一天都要证明自己。What I am I am through myself. Of princes there have been and will be thousands. Of Beethoven there is only one. 有竞争,有更替,有流动,社会才有未来。书里说到:“The British have turned their royal family into a branch of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这书信息量大,去年畅销书,很多榜单都有。虽然故事性差,但作者写的好,他是The Economist的专栏作家,所以笔头功夫很好。
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vhqJtZwxDML6w74IU-5GQ
提取码:8146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夹缝中求生存的艺术

《被统治的艺术: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 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加)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钟逸明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年出版,392页。
这本书的标题有借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的嫌疑,写的是明朝老百姓如何应对军队征兵、屯田等国家政策,在造反叛乱和被灭绝之间找到温和一点的中间路线,最大化自身利益。作者总结了他们的方法有“优化处境”、“近水楼台”、“制度套利”、“诉诸先例”等几种。所谓“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县官不如现管”,“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几千年的积淀使得中国老百姓身段柔软,在这方面非常有心得、经验,极其有创造力,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把钻空子发展成了一门艺术,令老外们叹为观止。本书分七章,从不同方面、举了很多家庭的案例来进行这门艺术鉴赏。中国的各种政策始终都比较模糊、僵硬,更新较慢,古代尤其受技术限制程度高,治理水平绝对达不到今天的网格化、大数据水平,因此有很多钻空子的空间,也给了很多有办法的人趁机牟利。与制度做朋友,伴君如伴虎,“和朝廷互动,有可能带来好处,而不仅仅增加负担;不只是激起人民反抗,同时提供了操纵局势的机会。和朝廷保持近距离接触,同样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深谙制度特点,说它说的话:“在明代中国,被统治的艺术意味着能够地道、熟练地掌握国家的语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这个研究的时间跨度拉的很长,从明初到清朝开始,很多家族的历史,跨越几百年,因此被统治的艺术,可能也意味着个体为家族做出牺牲,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个人在制度面前,仍然是无力的。
书里写到,朱元璋认为,国际贸易会破坏他理想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秩序,激起百姓的贪欲,鼓励人员的流动。金正恩不能同意更多了吧?作者也提到,明朝的沿海倭寇性质很难说,不排除兵匪一家,甚至老百姓也当倭寇的可能。
书里说,有案例表明,私有财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经济仍然能飞速发展。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哪朝哪代?
“古人虽在军旅,不废诗书,人间唯此一种味最不可少。”
作者是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知名汉学家。汉语说的很好,也精通古文,直接能阅读各种碑文、家谱,章节标题模仿中国古典小说《水浒》、《红楼梦》等的对仗形式。这是一本耗费8年时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田野调查和理论总结的学术著作,书后长长的参考书目,并不是很通俗易懂。但翻译的很好。

Epub

https://pan.baidu.com/s/1ONP7IhhU1yqnwLm6A4PtTA

提取码:8146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

人工智能虚构新作

这部科幻小说思考的是人工智能,意识,道德与理智,根本意义上其实说的是人类本身。故事很精彩,作者讲故事的水平也很高。在作者眼里,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一个镜子。

写机器人的小说很多,同为英国作家的石黑一雄前段时间也出了本《莫失莫忘》,里面也有机器人之间互相联系关注的情节,最近又出了本《克拉拉和太阳》。麦克尤恩的这一本立意很独特,翻译的很好,篇幅不长,值得一看。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uDYikUowGNBE5qn5-RTTg?pwd=8cf2

Mobi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fK-Q4b2zbK56ZKyFPpfBA?pwd=r5xe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