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

《很久很久以前》(The Hero and the Outlaw), (美)玛格丽特 马克和卡罗 皮尔森著,许晋福/戴至中/袁世珮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404页。

这本书是美国两个广告人写的,其核心理念是打广告要贴近人类最原始最核心的神话原型,让客户对你的公司/产品的意义、使命产生认同感。这个原型理论源于荣格的心理学概念。作者把原型分为16种,对每一种都做了分析和举例,包括很多影视的例子,也给出了如何按这种理论定位、推广、营销的方法。

这本书出版快20年了,很多译法跟一般说法不同,看起来很痛苦。理念还是挺有意思。搞营销的可以看看。淘宝上的影印版炒到一两百一本了。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基辛格眼里的政治领袖

《Leadership: Six Studies in World Strategy》,(美)基辛格著,Penguin Press 2022年5月出版,400页。
这本书是年近百岁的外交家基辛格最新著作,书里写了他认为的经天纬地之才需要具有的特点和能力,列举了阿登纳、戴高乐、尼克松、萨达特、李光耀、撒切尔这6个案例,一一分析了他们的背景、成长和政治功过、个人品质,总结了他们的共同点,分析了当下的世界局势和新科技带来的挑战,对新世界领袖的要求和现代政治人才培养的失望等等。
这本书可以说是几位政客的简要传记,所以很有意思,尤其是安瓦尔 萨达特,可以说并不是很知名的一个政治人物。萨达特像一个烈士一样,看得更远,相信多种宗教、多个民族可以在中东共存,为之献出了生命,当然他也是中东阿拉伯领袖中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第一个到访耶路撒冷的,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同为犹太人的基辛格很敬佩他,对他颇多溢美之词,萨达特的葬礼上也去了那么多的西方领袖。
阿登纳是战后第一任德国总理,一路忍过来的德国领袖,力排众议让德国低头,向犹太人承认错误,与占领国全面合作,务实创新,为日后德国统一和崛起做出了良好准备。
基辛格认为戴高乐风格独特,但判断非常准,喜欢出奇招,走在时代前面,始终以法国的利益为核心。戴高乐也是一个内斗的高手,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夺权和重现法国的伟大,很有可能在阿尔及利亚暗杀了他的一个对手Darlan。对于戴高乐来说,孤独、不对外界泄露自己的真实感情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付出的代价,痛苦也只能自己忍受。想当大人物,就必须忍受其中的艰辛。
他讲到尼克松的那部分大多是在讲他自己,大概自认也是一流领袖和治国高手了。
李光耀的案例值得学习,因为他几乎啥都没有,地方很小,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周围国家不友好,整个民族也是又有华人又有马来人又有印度人,然后可以说真正的领导者,因为他的人民虽然只有190万,也不能赶走也不能换,只有去激励他们,只有他们都优秀、团结,让他们相信自己都不相信的潜力,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还可以做到优秀。他最崇拜的三个政治人物是丘吉尔、戴高乐和邓小平。
因为里面提到李光耀眼里的中国和中英香港谈判,所以这本书不经删减被翻译的可能性不大。
这本书还讲了作者和所有这6个领袖交往和会面的过程,可以说是他的第一手观察。
这个老家伙见的人比较多,经的事儿也比较多,虽然他的看法有片面的地方,很多事后诸葛亮,另外弱国无外交,强国的外交总是容易的,但是他对很多事情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还是有很深刻的见解,他的观点还是值得参考的。
除了全书充满智慧外,一如既往,基辛格的行文非常优美,用词也比较高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一些摘录:
One of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a statesman is the ability to resist being swept along by the mood of the moment.
“To understand a man, ”Napoleon is said to have observed, “look at the world when he was twenty.”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

接地气的讲Marketing的书

《细节营销》(Marketing revealed: Challenging the Myths),(荷)柏唯良(Willem Burgers)著,朱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250页。
这是中欧商学院的一个荷兰教授写的有关营销方面的书籍,他曾在美国教学和咨询,有过很多年的从业经验。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从细节入手,关注客户,多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多找好客户,找到好的细分市场做到顶尖,多跑市场,打差异化,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维持(提高)价格,提高对渠道的掌控力度,尊重(建立)品牌,别信广告,尊重数据,利润重于市场份额,实际利润重于各种比率,聪明定价,重在诚信,经济不景气时也许是做营销工作的好时候,等等等等。
总的来说这本书用大白话说出了一些营销市场工作的大大道理,非常务实。
一个摘录:
如果你要利用人的贪婪、恐惧、欲望等情感,希望客户做出非理性而不是理性的决策时,那么你要先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不能集中精神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赌场的音乐总是又吵又闹,还不断变化,这样你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该思考的问题了。赌场从来不放舒缓的钢琴曲。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人的内心有多么难琢磨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英)弗吉尼亚 沃尔夫著,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256页。

这是弗吉尼亚 沃尔夫写的很知名的一本意识流小说,基本上是人的内心对外界的感受和反应,一顿晚饭能写几十页那种,跟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拼。作者写的是她父母。写于差不多100年前。

女作家沃尔夫是一个身世不凡的奇女子,出身名门,母亲很美丽,但也像书中所言早逝。她的生父和姐姐也死掉了。后来沃尔夫本人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怎么爬Corporate Ladder

《权力与影响力》(Power and Influence),约翰 P 科特著,众人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200页。
这本哈佛商学院教授写的书可以说是个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提升领导力的入门教科书。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MBA们毕业时要好好思考自己的优缺点,认真研究未来公司的特点、上司的期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然后不必着急晋升,也不必追求最高薪资,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人上,多跟人打成一片,提升自己的权力基础;独当一面、功成名就后也要处理好和下属、平级的关系,管理好老板;该退休时要退,最好提前准备好候选人,并做好退休后自己精力使用的规划。
这本书原著写于1982年,距今已有40年了,但书中很多观点至今仍然适用。作者貌似有不少实践经验,因此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且还有很多案例。
书里关于管理上下级的摘录:
第一,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上司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目标、长处、短处和喜欢的工作方式以及他工作上有哪些压力。第二,需要进行一次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如自己的需求、目标、长处、短处和个性。第三,在上述基础上,主动建立一种满足双方关键需求、适应双方工作作风、以双向期望为特征的良性关系。最后,在维持这种关系时,管理者应当及时向上司汇报、做事诚实可靠并且有选择地利用上司的时间和其他资源。
就下属关系而言,高效领导首先要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他不是在面对一组个体,而是管理由不同员工通过各种相互关系组成的一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要想管好这个关系网,不仅需要了解每位员工的个人信息,而且需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