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界名人传记

An Autobiography by Lee Iacocca,Bantam出版社1986年出版,366页。
这本书是美国汽车界名人Lee Iacocca的自传。
全书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讲他的家庭早年成长,第二部分讲在福特的经历,他在福特干了几十年,为野马之父,最高做到福特2把手的位置,但最后因小福特对他不满把他炒掉了。第三部分讲他被福特干掉后在克莱斯勒的经历,包括他要政府救济、跟银行打交道等的过程,最后部分讲的是他的一些基本观点,包括行车安全(他曾大力提倡系安全带),劳工关系,工业政策,日本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所谓的MAGA),特朗普一定从本书获益匪浅,只是把书中针对的日本换成了中国。风水轮流转,时代真的变了。
他在书中反省了被炒掉为什么那么痛苦。大企业高管就像皇帝一样的待遇,这种呼风唤雨的感觉就象毒品一样。但他认为自己居功至伟,不可替代,错都在小福特,也有点过于偏颇、自我了。实际上,他的成功与失败,网上有人分析过,跟时代(美国的经济周期)有很大关系,有多少是他的贡献,很难说。
书中一些金句:
And it brings up un important lesson for young people who may be reading this book – always think in terms of the other person’s interests.
In a disposable society like ours, there are no real heroes.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漫长的余生,瑰丽的魏碑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罗新著,理想国2022年出版,328页。
这本去年出的历史新书由北大专门研究南北朝的知名历史学教授罗新所写,从一个宫女慈庆的墓碑出发,精彩地讲述了北魏末年的宫廷政治。
这段历史较为黑暗,弑子、杀妹、兄弟手足相残、灭叔、背叛恩人、子贵母死,位高权重者天天提心吊胆,少有长时间安全风光的。血腥看起来是宫廷政治的一个特点。
网上关于本书的评论很多,很多写的很好,我不想多说什么了,仅仅扒一下书中人物的墓志。本书写作起源就是慈庆的墓志,北魏颇有立碑之风,也因此为中国书法做出了绚烂的贡献,很多墓碑名帖至今是练字的人的必经之路。梁启超、康有为都对魏碑评价甚高。于右任也收藏过很多魏碑。这几个人书法都很赞。没事看看赏心悦目的魏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照着写一写就更爽了。跟这些1500年前的不知名的少数民族书法家写的楷体比起来,现代人的字简直象狗爬的。
也正是因为魏碑是刻在石头上的,这些人的历史和故事得以流传到1500多年后的今天;同时因为魏碑字体实在漂亮,让人不由自主有研究的兴趣。可见,形式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点感想,立碑的不是王公就是高官,就连本书主人公慈庆也是亲手抚养过皇帝才得以高升并以很高规格安葬的,一般人是没有机会在历史上留名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的机会更少。
书里提到宗教(在这里是佛教)给女性更多自由和更大的市场空间,并且举了几个皇后妃子和宫女的例子。的确,其中几个,包括主人公本人,要不是佛教可能早就死了。
本书中人物众多(历史从来都是复杂的,虽然很多时候在重复),我找来找去,只找到33个书中人物的墓碑,加上张猛龙碑,共34人,放在这里。
其实很多音乐也是少数民族弄的好听,汉族弄出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吗?
本书主人公慈庆
崔宾媛
冯诞
冯熙
冯迎男
高道悦
高猛
高湛
高照容
高贞
缑光姬
刘阿素
司马显姿
王普贤
王僧男
王遗女
杨播
内司杨氏
元苌
元纯陀
元怀
元淑
元显俊
元勰
元怿
元瑛
元佑
元珍
元桢
张猛龙
发表在 图书, 文化 | 留下评论

What a life!

《图灵传:智能时代的拓荒者》(Turing: Pioneer of the Information Age),(英)杰克 科普兰(Jack Copeland)著,王勇、黄红华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出版,334页。
这本书是给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阿兰 图灵立传,看了下给这个传奇人物立传的人还挺多,amazon上有各种版本。
图灵生活在上世纪上半段,家境优越,自幼比较孤独,远离父母生活,智商很高,在二战中大放异彩,破解了德军的密码机,也设计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计算机并用于解码。他对人工智能很有预见,也预测到了互联网的可能。爱好跑步,全马最快是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达不到的2小时46分钟。曾因同性恋入狱,被化学阉割。可惜天妒英才,40多岁就死了,死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有说是氰化钾中毒(不小心或自杀),也有阴谋论(特工暗杀)。帮助赢得了二战,参与发明了电脑,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跑步经常拿冠军,图灵奖迄今仍然是可以说图灵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前几年有部电影《模仿游戏》讲的也是他破解密码的故事。
这本书对他个人生活介绍的不是很多(提到了他也写过一些小诗并喜欢音乐),对计算机的发明倒是着墨颇多。对计算机发展史和图灵本人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本书。
我没找到我看的这个版本,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图灵传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thAPwyHlB3n2OAnL018tw?pwd=5v7g 提取码: 5v7g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刘润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出版,337页。
这本书作者刘润之前在微软中国工作,后来创业搞咨询、培训成功学。本书从自己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商业世界很多逻辑给出他的思考,不一定全对,但有观点的独特之处,很多地方值得借鉴,有鸡汤,还有认为艺术是对DNA的叛逆、反抗、创业靠运气、早期靠运气,后期靠复利、只有强大的内心才会示弱等有意思的观点。真正的聪明人不固步自封,不认为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真理,永远都在学习。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如何看穿本质

《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奥)Viktor Mayer-Shonberger、(法)Kenneth Cukier、(法)Francis de Vericourt著,唐根金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310页。
这本书尝试解释我们看问题的基本角度或框架或方法,作者总结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是因果律,就是什么因产生什么果,种瓜得瓜,这个当然要注意和相关性区别开来,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律。因果律能解释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我个人的想法,这个因果律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跟时间相关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不可逆,时间发生的先后可能对很多因果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即使相关性不是因果律,但某种意义上只要它发生了,那就要重视。
第二个是反事实思维,其实我自己认为这个是假设、想象各种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第三个叫约束,也就是说不能胡思乱想,假设是要脚踏实地、有一定限制的。
另外本书最后花了很大篇幅讨论多样性,这部分我觉得全书最有价值,不同视角不同观点都有表达的机会,决策才能更全面,只有一个声音悲剧的概率就要大很多。这个在另外一本书《多样性红利》中有提及。
作者是搞大数据的,其实什么事做多了想多了自然就发现规律和本质了。跳出框架看全局,往往是更高智慧的表现。个人认为,评判事物有一定的标准很重要,比如自利就是一个普世标准。另外,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也有助于决定自己的选择。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