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小孩,最好看看这本书

《真希望我父母看过这本书:你的孩子也会庆幸你读过》(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 and your children will be glad that you did),(英)Philippa Perry著,洪慧芳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304页。

这本书是一名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写的育儿书,其核心理念貌似继续了人本心理学,即要认同尊重孩子的感受,关注ta,试图理解ta,站在ta的高度看世界、看问题,而不是专制、强硬;要想教育儿童,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从小受过父母的什么不好的对待;如果你现在事情处理的不圆满,很可能是你小时候所受父母之爱不完满;你对身边人怎么样,跟身边人的关系,孩子心里都清楚,而且这些会影响ta塑造ta;跟家人的争论最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陈述自己的认知,而不是直接指责对方;从怀孕开始培养与孩子的关系;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几个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理解环境和他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一些核心观点:

  • 孩子可能小时候很粘你,但总有一天ta会远去,离开你,那时候你有的是时间干事情;
  • 孩子是福,你有ta,可以让你反思你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ta的到来,对你是丰富人生的源泉;
  • 对孩子的关注也是爱(我的儿子玩的时候坚持要玩看着他),ta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这也在塑造ta的同理心;
  • 从怀孕开始就要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
  • 父权主义不利于育儿,培养小孩的过程是关于ta,而不是关于你;
  • 对孩子的照顾、尊重与关注,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育儿的成果终究会出现的,只不过不会出现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就像其他工作一样;
  • 跟小孩一起睡不一定是坏事,分床睡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不要让ta恐惧;
  • 孩子只需要几个玩具就够了,不必买太多玩具给他,因为我们其实不喜欢太多选择(我给儿子买太多了);
  • 不要用奖励的方式来操纵孩子的行为;
  • 孩子的反应就是慢,要耐心解释,不要指望ta风驰电掣做事情;
  • 不要跟孩子争输赢、辩解谁对谁错;
  • 要为孩子设定界限,明确告诉ta你的底线在哪里;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图快告诉ta答案,要开导ta自己解决问题,想出答案。

看这书会让我们大多数人父人母都感觉自己并不合格,不过看看还是有好处。鸡娃不如鸡自己,希望本书能让你成为更好的爸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fFY3R_vNr_tYW2dk6E20w?pwd=wd9d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奥本海默传

《奥本海默传》(Oppenheimer),(美)凯 伯德、马丁 舍温著,汪冰译,中信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714页。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的传记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版本的奥本海默的传记、纪录片、电视剧,欧洲还有以他为主题的话剧,最近当然也有很火的导演诺兰拍的电影(我还没看过)。

奥本海默出生于一个条件优越的犹太人之家,自幼天资聪颖,之后文理兼修,虽然很晚才决定学物理学但很快就入门量子力学,并结识了很多知名学者,如玻尔、海森堡、爱因斯坦等等。他同时还培养了对法国文学和很多语言的兴趣,学习能力非常强。对文科的爱好也增长了他的个人魅力和与人打交道的本领,非常能吸引人,同时也让他毕生都思想自由和主张开放。

虽然奥本海默没得过诺贝尔奖,但让他最出名的一件事是美国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书里尽最大可能讲了他在洛斯阿拉莫斯搞原子弹时的一些细节,这个项目以无限的资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原子弹,汇集了美国科学界最牛的3500人,其中包括费曼、费米和冯 诺依曼等人。奥本海默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对该项目的成功贡献很大。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1945年7月份,8月初美国就扔了两颗到长崎和广岛。虽然不是他抠动的扳机,奥本海默和很多科学家仍然认为日本当时失败已经毫无疑问,因此对那么多无辜平民的死亡有负罪感。之后奥本海默积极主张国际核控制和核裁军,并且一开始积极反对美国研发威力更大的氢弹。后来他在一些政府机构任顾问职。但因为当时麦肯锡运动,以及他本人树敌较多,导致1954年被长时间听证后吊销安全许可,离开核权力中心。他晚年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院长,招募到了一大批牛人。

书里对听证会部分着墨很多,其实奥本海默是个非常聪明而且多面的人,书里也猜测他懂女人、虚荣、爱慕权力,他的很多个人秘密如同曼哈顿计划的细节一样,可能永远都会作为国家机密,不会为世人所知。

我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奥本海默传.epub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6jKd9goB1HE2vPzi_klFg

提取码:5jU2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巧妙的更好的灵巧方法可以改变世界,提升自我幸福感

《助推(终极版):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和环境的更好决策》(Nudge: The Final Edition),(美)理查德 塞勒、卡斯 桑斯坦著,姜智勇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7月出版,388页。

这本书是之前很火的一本书《助推》的更新版本,第一版出版于2009年,这一本英文原著2021年刚刚推出。两名作者是美国知名大学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知名教授,塞勒还得过诺贝尔奖,之前介绍过他写的《错误的行为》。除了充满智慧外,他们的行文非常幽默,句子也非常简短,也符合他们自己提倡的助推的理念,就是尽可能简单、幽默有乐趣。本书的翻译也值得大力点赞。

其核心理念是方法学的提升,有更好的方法来做成事情,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实现人们行为的改变。我们日常的生活其实都是深受别人影响的。其实我们都遇到过,一些聪明人(朋友或销售员),通过几句简短的提示、暗示,改变了我们的选择。人们的行为不是理性的。如果目标良好,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改善我们省更多的钱、活的更久、医疗保健可以做的更好,拯救地球于气候变化的危难之中。

书里也提到,很多商家利用人的非理性,胡推消费者做出有利于他们而不利于自己的选择,这个是确定无疑的。商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手段是迎合人性、人类的需求,而人性包含感性与理性,并不全是理性,人的需求也并不都是合理的。有时候商业设计就是利用人的弱点。

的确,比起简单粗暴,有很多更好的办法,让人心甘情愿地做出改变。下次你在迫切感觉需要做决策时,好好冷静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回忆究竟是怎么回事

《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Searching for memory: the brain, the mind, and the past),(美)Daniel L Schacter著,高申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402页。

这本书讲的是所有有关记忆的科研进展,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包括创伤的回忆、情绪的记忆、老人的记忆力,以及回忆是否会骗人,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在受到诱导的情况下,是很有可能搞糊涂的。回忆可能非常不靠谱。

作者是哈佛大学知名教授,专门从事类似学术研究。

我们天天都跟自己的记忆打交道,书中所写的很多,可能是自己或周边的人都经历过的。有的作家也专门以记忆为主题,比如说石黑一雄,他的很多小说主题都是回忆。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是20多年前写的,加上翻译过来的时间(翻译的质量也一般),时间比较久了,书中很多方面不是那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但看看这书,对于我们理解自己,还是有好处。作者也引用了跟回忆相关的很多当代绘画作品。

看这本书你可以了解:

—记忆就是精心的编码,只有那些我们经过我们精心编码过的方面,才有可能成为我们后来回忆的对象;

—回忆时线索很重要。这线索可以是各种感官感受,也可以是情绪;

—思维就是抽象,就是忘记差异;

—睡眠会巩固我们想记住的,过滤掉想忘记的;

—个人史主要是关于意义而不是关于事实的。历史是虚构的。人都会撒谎;

—回忆跟谎言一样,对一个虚假的事件,只要反复不断地陈述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催眠不能作为唤起真实记忆的手段,催眠得来的回忆未必可靠;

—喝酒对记忆力有很大害处(我赶紧把我的勃艮第黑皮诺倒掉了);

—老年人的记忆力并不必然比年轻人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某些记忆力可能与年轻人一样。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千面马斯克

《埃隆 马斯克传》,(美)Walter Isaacson著,孙思远、刘家琦译,中信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608页。

这是美国工商巨头马斯克的最新传记,刚刚出版。作者是之前写过《乔布斯传》、《解码者》、《达芬奇传》、《爱因斯坦传》等知名传记的艾萨克森。曾经担任过《时代》杂志总编和CNN董事长。

这本书按时间和马斯克的关键事业顺序,写了马斯克的早年和创业和生活,时间直到今年4月份。书里给出了很多料,写出了一个千面马斯克,轻易不会下结论,让读者自己来判断,就象美国很有名的一部电影《公民凯恩》一样,象他这么聪明、有成就的人,肯定有他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我觉得做到了象这电影一样的级别,细节非常多,有很多微妙之处,当然所有内容是经过马斯克同意的,所以要批判地看。

从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

—马斯克的父亲内心阴暗又风流,对马斯克终生都有极大影响;

—他和几个亿万富豪的交往,如亚马逊的Jeff Bezos(两人明争暗斗)和微软的Bill Gates(他特别恨比尔盖茨曾经做空特斯拉,搞投机);

—他上节目吸大麻、发一些爆炸性推文、发射火箭、造Tesla各款汽车、挖隧道的Boring Company的前前后后;

—他的星链对乌克兰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他在乌克兰准备用星链指挥对克里米亚进行攻击时让星链歇菜,制止了这次行动,因为他怕引发俄罗斯的核报复。一家科技公司,直接改变战争的走向,你可以想象吗?

—他也联合创立了OpenAI这家公司,后来退出了,给微软捡了个漏,他又开始搞自己的;

—他的一个口号是人类优先,要大家警惕AI的危险,多生优生(在这方面他做的表率生10个娃,可以说以身作则了);

—他有一个儿子憎恨有关马斯克和他代表的一切,变性了,断绝了和他的关系而且随了母姓,这是马斯克感觉最失败的地方;

—他工作极其努力,靠喝红牛和咖啡提升精力,可以几天不睡觉或睡的很少。他喜欢把自己和周围的人搞成临战状态,背水一战,九死一生,多年下来,身体也吃不消了。不休假,抱着娃去上班、开会;

—他不怕输,把人生当作游戏,从工作中寻找乐趣;这是他的世界,别人只是活在其中,他永远占主导,采取主动;

—极度关注成本,质疑每一个人每个开支项目;

—喜欢风险:冒险是生活的燃料;不安是成功的驱动力;

—除了爱玩游戏外,喜欢看军事历史书籍;

—与加拿大有很深的渊源:他在多伦多附近的女王大学上的大学。也去过撒省和温哥华。给他生娃的,貌似都是加拿大女人。

马斯克在美国是一个有着巨大争议的人,他不象在中国有那么多崇拜者,中国是崇拜强权、财富的地方,看不到阴暗面。说他千面,是因为:

一方面他曾经是人类首富,旗下有6、7家公司,每一家都亲自掌舵,并且星辰大海,不管是特斯拉也好,还是SpaceX也好,都能激发好多人的梦想;另一方面他砍人毫不留情,买下推特以后,几个月内连续3次砍掉了推特75%的人(后半段有很多推特的细节);

一方面他口口声声都是为了人类,另一方面不纳税或很少纳税,因为都是股票;

一方面他可以事无巨细、关注细节,亲自下场奋战在一线,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他又可以对他买下来的推特的高管食言,在到期前几个小时把他们炒掉,可以不用支付他们的股权激励和奖金,裁员的时候也法定需要支付奖金的期限前;

一方面他不象乔布斯那样擅长演讲,另一方面非常热衷于发推特,是一个制造舆论的高手,因为这是免费的宣传。有人说马斯克只是会炒作,的确,他致力打造产品,从来不在广告上花钱,从来不重视营销,本人就是一个巨大的销售(跟乔布斯一样),火箭发射、回收这些星辰大海。认为产品重要性大于一切,好的产品自己就可以卖;

一方面他说买下Tweeter是为了保卫人类言论自由,但买下后他自己玩命地行使老板的权力,所谓的“总统豁免权”,想封谁封谁,想开谁开谁,而且对于一些不利于他的账号封闭,另一方面,他跟自己手下的人说买下推特是为了抄袭微信,把支付等各种功能都加上,重圆他在Paypal没有成的梦;所以他是不是为了钱,有没有钱这个目标,可能他永远不会承认,但光从结果来看,他已经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钱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想要的东西,竞争激烈,他能成为首富,说这个是纯意外,很难让人相信。

马斯克的女人们

他也有很多女人,一个比一个漂亮,大多是女演员、艺人,白人,高个子,这里放出来一些,肯定不全面。

大学时的女友Jennifer Gwynne 英国女演员Talulah Riley

第一个妻子,加拿大人Justine Wilson,给他生了6个孩子,第一个夭折了

女演员Amber Heard,曾是Johnny Depp的女友

第二个夫人歌手Grimes(真名Claire Boucher),给他生了3个

旗下(骑下)Neuralink女高管ShivonZilis,给他生了个双胞胎

女演员Natasha Bassett

如果马斯克是你老板

他对所有的员工的态度都是他们是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所谓“工具人”,他对手下非常无情,认为没有什么忠诚不忠诚,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赶走,他非常讨厌小富即安、财富到了一定水平就开始享受水平,他讨厌、厌恶工作生活平衡的理念,经常当面把人干掉,经常设定非常疯狂的目标和时间节点,狂飙突进,在几个公司都干过,非常Aggressive。强迫症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要求他的所有员工都要有疯狂的紧迫感。招人时看他的态度,技能可以学,态度很难改。不固步自封,不以人为本,而是以目标为本。同理心是成功的大忌。对外宣称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孤独症),所谓的有病。脸盲,记不起人名和事。没有耐心。他的亲弟弟都说,跟他一起工作很难。他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太高。

某种意义上他是个混球老板。

如果你摊上这样的老板该怎么办?只有两条路,他是非常极端的一个人,第一就是拼死拼活给他干,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因为他喜欢越级管理,好的经理人是敢得罪人、敢裁人的人,而不是软软的(物理定律不会考虑人的内心感受!)第二,走人。这世界就是欺软怕硬,如果你真有本事,敢跟他撂挑子,他反而更尊重你。

总的来说这本新书是作者跟踪了他两年多,很多决定他是有第一手材料的,他当时就在马斯克身边,所以有第一手观察,所以非常鲜活。第二,作者的能力很强,他写出了一个多面的马斯克,虽然最后还是褒扬,他个人认为做出了不起的成就不应该有太多的道德评判,不应该遵守世间的条条框框。

美国有很多很厉害的传记作者,如写工商巨子Titan洛克菲勒传的Ron Chernow,写约翰逊总统的Robert Caro,还有本书作者Isaacson。每个人风格都不一样。Chernow详细考察人物生活细节;Caro的文笔了得,文学性强;而这本书象作者之前的很多作品,包括《乔布斯传》,写的非常精彩,让人手不释卷,我吃饭时都在看,昨晚甚至到了正常睡觉时间也坚持看完。他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主角本身就很有料,喜欢戏剧性和新闻性。他的现实世界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的幻想世界要精彩。理工男,喜欢玩电子游戏,连小孩起的名字都是取自科幻小说或者游戏,可以拉近和同龄人的距离;很多人也是他的客户(特斯拉或者Tweeter);

第二,章节很短,全书虽然很厚,分为90多章,配以大量的图片(所以最好看纸质书!),而且是23年4月份,内容比较鲜活;

第三,句子很短,比较容易读,隐藏着很多幽默,马斯克并不是一个蠢人,书里有很多智慧,让读者感觉自己很聪明,可以领会。

与之前介绍过的2015年的那本硅谷钢铁侠一样,马斯克的故事还没完,肯定还会有别的传记出现。不过眼下强烈推荐这一本!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