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提问术

《苏格拉底的方法》(The Socratic Method),(美)Ward Farnsworth著,周允东、牛雨谣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314页。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德州大学法学院教授,讲求逻辑推理的他介绍的是苏格拉底的询问式说服法。

本书共18章,分析了苏格拉底方法的方方面面,包括苏格拉底其人、他的观点和记录人柏拉图之间的关系、他的提问法的工作原理、一致性的根本宗旨、何谓幸福生活、苏格拉底和继承者怀疑论、斯多葛派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策略。对苏格拉底的方法有较全面的概括论述,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苏氏方法学的深刻剖析,或许会失望,因为这部分较为简略。

看过《理想国》和苏格拉底对话录的都知道,苏格拉底擅长用提问的形式,提醒对方认识到自己观点中的缺陷、谬误,从而说服对方。我之前有位法国同事也深谙此道,经常用这个方式说服CEO/家族继承人,后者跟我说过,这老兄挺厉害,明明都是那个同事的想法,但他问来问去,让你得出自己的相同结论,结果成了你自己的想法,从而说服了你。其宗旨是说服人不能靠说教,要让他自己得出的智慧才是他的智慧。学会用提问不直接冒犯的形式,先确认对方的观点及基础,提出另外一个角度/案例让对方确认,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的确是一门很厉害的功夫,需要细细体会,反复练习。

因为是新书,暂未找到中文版。英文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mWIhZ4pJcaEBpl0mx3ihQ

提取码:33p4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焦虑的一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美)Jonathan Haidt著,赵学坤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300页。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一位知名心理学家、大学教授,讲的是手机时代应该如何育儿。

他的核心观点是当代发达国家,对儿童线下的成长过于保护,反倒让他们丧失了成长的宝贵机会,而忽视了他们的网上生活,保护他们不受尤其是各种社交媒体的侵袭。作者全面梳理了一下手机、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对欧美发达国家一代青少年的身心方面的影响,当然坏的居多,他举出大量的研究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手机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孩子们的社会互动、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注意力碎片化、上瘾趋势严重。的确,小孩子对社交媒体的抵抗力非常弱,受害也会非常深,可以说宝贵童年的大部分被科技巨头窃走了。当然手机等电子屏幕,伤害的远不止是儿童,成人也是,我因为太经常用电脑等,颈椎也出现了问题。估计象我这样的不在少数。

他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比如说孩子到16岁再给配智能手机,才能使用社交媒体,学校干脆不让用手机,立法增加孩子户外和其他孩子自由活动玩耍的时间,放心大胆地去做事,家长不要过度保护,在跟他们互动时也要以身作则,不能看手机。

总的来说作者非常专业,虽然观点不能说绝对正确,但8、90%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这书是去年欧美畅销书,颇受好评。

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lV6xLGSsPESWI9KwiBrkw?pwd=7yba 提取码: 7yba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100多年前的中国人怎么向欧洲人自我介绍

《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辜鸿铭著,黄兴涛译,外研社2020年出版,336页。

这本书是一名在西欧多国游学多年、会说多种西欧语言的清末学者写的一系列文章和演讲稿合集,初衷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驳斥他认为的一些汉学家的对中国人的观察和记录,比如说铭恩波的《中国人的性格》,还有一些当时在中国的欧洲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很有可能是在欧洲时受够了欧洲人的欺负,回来后自我防卫的一些观点。

总的来说,作者书里的观点是,中国人温文尔雅,有君子风度,虽然那个时代贫穷,但文明程度不能以物质水平来衡量;西方人,民主啥的是走错了路,欧洲人天主教是走错了路。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很有自豪感的,对中国传统女性三从四德还是非常欣赏、大加褒扬,当然这个观点是绝对男女不平等的,放到今天是会大受批判的。

另外他觉得西方人如果都象中国人这么和善,也就不会有一战等当时的各种战争了。

他英文不错,本书原文版是英文,后来翻译回中文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N9SG–lymLQOdLLq18C_w?pwd=5zhs 提取码: 5zhs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新官上任的前100天攻略

The New Leader’s first 100 Day Action Plan 5th edition,(美)George Bradt, Jayme Check, John Lawler著,Wiley出版社2022年出版,272页。

这本书跟广为流传的The First 90 Days一样,讲的都是新人到岗,如何干好开头的前100天。作者是几名专注于新领导入职的美国咨询顾问。全书分为两部分,前面10章按时间顺序告诉你,到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第2部分4章,讲的是到不同的情况下的岗位(内部升迁、空降到收购兼并企业、挽救业绩下滑到企业、危机管理、被私募基金买下的公司),该怎么干。

简单总结一下,作者书中的观点是:

  • 准备工作要从入职前就开始,当然得先做好功课,对方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吗?对自己合适吗?多做点尽职调查;详细准备面试,拿下职位才有机会继续;
  • 入职前就积极与各方沟通,摸清哪些人比较关键,拟好接手沟通信息等方案,了解老板的期待,和各关键方的期许/沟通偏好,哪些人是投入能干的,哪些是观望的,根据情况确立整改方案,并早发现一些不能碰的人或项目,准备好搬家(如果是异地)和办公设备的设置;
  • 入职第一天要精确规划干什么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先后次序很重要;多问,少表态,以为或装作什么都懂是很蠢的;精心营造只有一次机会的第一印象;不要以一个救世主自居,没人喜欢救世主,大家关心的都是变化给自己会带来什么影响;不要说太多自己的个人生活,不要说前老板和前公司;
  • 文化要从一开始就抓起,观察现在的文化如何,确立将来的文化该是怎么样,与团队形成共识文化变革路线图,确立行动方案,用好绩效考核、奖惩升迁、沟通等工具;
  • 全书一直强调,沟通至关重要,新领导要做一个Chief Communication Officer。重要的事要不厌其烦地一直重复。沟通是很难的,但是任何一个领导都最重要的事之一。聚焦于对方感受。不能忘了不在办公室不能经常见的同事。分清各种交流方式的利弊。
  • 入职以后不要象Trump那样一味地贬低前任,无聊没品,当然要确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任何时间都只能有一个人说了算;用好身边人,可以做耳目之用;关键信息早跟相关方私下打招呼,别在会上公开搞突然袭击;不要有先入为主之见;
  • 头一个月,找到团队现在需要马上解决的紧急事项,团队的使命是什么,愿景是什么,价值观如何,目标是什么样的,用什么策略,与团队共同确立事态严重性,如何应对的方案,并确立谁干啥,观察、监督实施;
  • 第45天要开始里程碑管理,确立检查点和相应里程碑事件、关键人和行动方案,关键是跟进,形成闭环,做好项目管理;
  • 头两个月要确立能在6个月内完成的early win项目,和团队一起不惜任何代价拿下,然后一起庆祝并高调宣传,以增强团队和老板信心;
  • 重要的人事变动最好在头70天完成,围绕战略目标制订组织架构挑选合适人选,不合适的坚决请ta下车,该外招的外招,做好培训和人才发展工作,人事调整宁快勿慢;
  • 第100天时,做一个回顾,以终为始,个人和团队哪些地方能做的更好,哪些地方可以继续保持,并确立下一步。做好随时都有意外可能发生的准备,留意社交媒体的强大破坏性力量。

全书每一章后面都有小结。另外值得称赞的是,每一部分都给出了一些现有的清单和工具。对于将入职新岗位的读者,如果能用好书里提到的工具,设立一个时间表,或有借鉴意义。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J4wGAcqPB-lfcEOxizuHg?pwd=bpaw 提取码: bpaw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李录的中国思考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于中国》,李录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出版,480页,是芒格门徒李录写于2019年的一本关于中国的观察思考以及宣扬他价值投资理念的书。

李录1966年生,河北唐山人,文革期间幼年生活不容易,1994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现在是喜马拉雅资本的董事长,建议巴菲特芒格购买了一些中国股票(比亚迪等),大赚特赚。今天喜马拉雅管理的资金有200多亿美元,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书他在网上发表的16篇文章组成,讲的是文明与现代化,思考讨论人类文明的进程,东西方文明的差别,现代化为什么那么晚才来到中国,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了,有意思的部分是他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可能性的思考,以及对中美关系的解读。

他把人类文明发展分为3个阶段,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及科技文明。欧洲因为离美国近,又比较个人主义,所以先发现了美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资源助力。他认为全球化是好事,不可逆,只有加入大市场才能发展,因此中国绝不能被孤立,被甩在一边只能越来越落后。他支持小政府,建立自由市场与诚信体系,尊重个人。

眼下的中美关税战,真是个很大的考验很难解的一个题,作者的建议是不能正面硬刚,可是还有多少选项?李录也是支持贸易、分工、合作与全球化的,但美国硬要与你脱钩,就是不想买你的东西,就是不想带你玩儿,你还能怎么样?

下半部是他的一些演讲、讲课、书评等组成,解释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价值投资4原则:买的不是股票是公司(所以要详细了解这家公司);安全边际(价格要足够便宜);股票市场为你服务(不要被市场左右,要利用市场);能力圈(不懂的东西不能碰)。

他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书里提到哥大所有本科生都要读一个100多本的人类文明书单,书后也给出了他的推荐书目,包括社会发展,历史,中国,投资,传记等等,还挺有意思。

李录知识面很广,好读书,喜欢独立思考,看一看他的书,对理解当下的世界有好处。书里提到,宋朝的沈括是个达芬奇式的全才。他认为中国的科举制是伟大创新。

“理性追求机会平等,情感追求结果平等。”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1oq3j8jpLZtDX4lESfCbQ?pwd=5jxg 提取码: 5jxg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