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

《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 Part 2: End of the story》,OG Mandino著,Bantam 1989年出版。

这本书是知名的自我提升书籍《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的续集。

这书基本上是写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耶稣传教前后的中东、古罗马世界,通过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的经历(神迹),来分享一些大道理,包括如何公众演讲(永远都在练习,为下一次演讲做准备,每次的演讲用词和口气都根据听众的不同来调整,演讲中在不同距离跟听众互动,好的演讲者是一个好的演员,用好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每次注视一个人的眼睛,跟听众保持眼神互动)等。

全书最后写到了全世界最伟大的销售留下的10个成功秘诀:

1、自信,不自卑自怨

2、每日都要有目标有规划,凡事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3、不要埋怨人,要多真诚的夸人,与人为善

4、要聚焦,不要分散精力

5、工作全情付出,不留余力,超出别人的期望。勤奋一点,再勤奋一点!多做一点!

6、逆境仍看到机会和希望,主动出击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等待

7、不被过去的失败打倒,从中学习

8、每日复盘,有什么能学习和进步的

9、热情洋溢去做事

10、多祈祷

这书的英文写的很好,另外多少有些宗教因素,可能是它较为畅销的原因之一。

这些大道理很简单,但能否持之以恒地践行是关键。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pUTil0CBzoP9Z2lK33RLg?pwd=wsxp 提取码: wsxp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Danaher之道

《丹纳赫模式》,杨益、陈朝巍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352页。

这本书作者曾在美国集团丹纳赫任职,近距离体会了丹纳赫的DBS文化与实践,把这个美国公司的发展史、收购兼并拆分的实操、DBS核心价值、原则、工具与实施及中国企业如何学习用好DBS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分4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讲DBS的是精华。

就连丹纳赫自己也说,其实DBS并不是什么高深理论或独门绝技,更多的是一些搞企业的人都懂的商业实践,丹纳赫难能可贵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它在不停反思与进化,将越来越广的范围和工具、模版纳入到DBS中来;二是它的DBS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而且几十年在整个集团各个企业都持续不断地实践,正所谓Common sense, applied vigorously。光知道还不够,还要身体力行才行。

DBS是从日本丰田学来的,美国人很实干,不耻下学,只要有用于自己的,照抄不误。其8个核心价值中股东部分占4个,客户两个,人力资源两个,可见这一套主要是为创造股东价值服务的。全书也不断提到丹纳赫的收购兼并和DBS给股东带来了多大的回报。另外,丹纳赫就是靠买买买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而且跨了不少行业,每个标的企业都有它原来的文化与运营方式,用DBS一统江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不得不佩服丹纳赫集团,一开始只是搞工具、制造业的,买卖了几十个公司后,40年内转身成了一个国际生命科学与体外诊断巨头。除了清晰的战略外,成功率极高的收购与通过DBS狠抓降本增效应该居功至伟,这两点,本书全覆盖到了,可以说是值得一读的企业发展之作。

暂未找到电子版。真想学的话,几十块的书费出的起吧?

一些摘录:

丹纳赫集团并购的独特风格:细研究(市场)、慢孵育(企业)、快执行(交易)。

在人工智能最难替代的工作中,CEO排第一位,并购专家排第二位。

丹纳赫集团将主动离职率喝内部填补率(Internal Fill Rate)视为员工战略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人才发展体系。

对于B2B企业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产品竞争力。

毫无羞耻地模仿丰田生产系统。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如果寿命延长到100岁,世界将会怎样?

《百岁人生》(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英)Lynda Gratton/Andrew Scott著,吴奕俊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创办,360页。

这本书讲的是随着科技/医学进步,人类寿命逐渐延长,人人都有活到100岁的可能,那么,对于我们的时间安排、亲友关系、养老及个人财务、健康、教育与政府治理,都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又需要发生怎么样的调整?

之前我们的每个人人生安排,都是上学、工作、退休三段式,而之后因为工作往往要干到7、80岁,所以需要更加灵活开放,更加注意省钱与投资,面对各种人工智能、新科技的冲击,更注意自己能力和无形资产的培养。财务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对人性短视的习进行的分析,并对养老投资的几种形式进行了一些基本的财务科普。

基本上,长寿意味着我们思考问题都要以更长的视角,想想现在的工作能持续多久?你的角色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现在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多久?养老金够用吗?自己能一直健康下去吗?  你为下一代传承做了哪些事?哪怕现在很难,可几十年过去,事情都会变的,“这,也会过去”。

一些摘录:

“2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在本书中,我们想把这个问题里的两个时间换一下位置,我们不去问2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今天的你,我们想请你考虑一下70岁、80岁或10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你能确定现在做出的决定能经得起未来的你来审视吗?

幸福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爱,另一个是留住爱的生活方式。赚更多的钱,确实会使你更加快乐,但爱会使你感到幸福。

“上帝啊,请让我贞洁,但不是现在。”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aKiGAdo5Hm_c-I6_HKd3A?pwd=ndwr 提取码: ndwr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熵的哲学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美)Jeremy Rifkin、Ted Howard著,吕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出版,243页。

这本书是当年比较有名的一本书,讲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应用。其核心观点是,宇宙会逐渐走向失序和灭亡,而维持秩序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不对等的资源。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是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而能源是有限的,太阳能、核能成本太高,因此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机械论这种单项思维是片面的,很快就要走到尽头,第三世界国家不要奢望美国那种高能耗低生活方式,美国人自己也要低碳生活,降低管理、制度成本。

这书总的来说有些悲观。长久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死,长久来说,宇宙也会灭亡。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创造和维持秩序,减熵。但,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考的可能(有人说这书永远地改变了他们思考未来的方式),就此而言,多听听不同意见,总是好的。

法国谚语:逍遥自在的人创造不了历史。

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N8DdX_AQ2u9IyEbaoU3Wg

提取码:G7Y6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思考的五个要素

《The 5 elements of effective thinking》,(美)Edward Burger、Michael Starbird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168页。

这本书是两个美国大学老师写的教学生如何有效思考的薄薄一本。其基本理念是:

  1. 深刻理解问题所在。从最基本的出发,消除所有噪音,去伪存真,看到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根源。
  2. 不断试错,直到找到正确方法。没有人可以一直成功。不要怕失败。多尝试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总结教训。世界属于胆子大的人。
  3. 问出更好的问题。找到真正的问题。保持好奇。
  4. 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这世界只有变是不变的,问题是不断演化的,昨天决定了今天,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不断吸取前人他人的智慧。
  5. 不断实践,提升自己,做一个更有效思考的人

这本书采用了5元素说法,即土、火、气、水加上最后的一个总结,提出了面对问题的基本方法。当然,作者也反复强调,这书至少要看三遍并不断实践才能领会精髓并学以致用、改变自己,成就人生。

这书当然有借鉴意义,现在也出了中文版。我自己的观点是,除了书中提到的方法外,多散步、吃的清淡点,多跟人交流讨论,主动搜索看相关书籍。

英文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AEQS0_9YRh4i33ZjIDsFQ

提取码:HAv9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