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 in translation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嘎尔尼访华使团》,王宏志著,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出版,619页。

这本书是一篇学术论文,研究的是18世纪末英国第一个使团马嘎尔尼来访拜会乾隆皇帝前前后后的翻译起到的角色。

当时的大背景是,中国人教外国人汉语是违法行为;天朝人也少有懂西方语言文字的。因此精心准备的马嘎尔尼使团,茫茫人海中在意大利找来两个到欧洲学习天主教神学、只懂拉丁文不懂英文、并没有受过任何正式翻译训练的中国传教士做翻译,一路航海几个月到澳门,其中一人李自标之后作为受信任的翻译陪使团去了北京。

清廷的官方翻译是在北京传教的西方传教士,这些人深谙中国人心理,翻译时经常改动。而且他们也是先把中文翻译成拉丁文,再由懂拉丁文的人翻译成英文。拉丁文在双方翻译中都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

当时的乾隆已经80了,清朝仍然自认天朝,高居于世界各国之上;各国来使不能称钦差,只能是纳贡的贡使。来使见乾隆时要三叩九拜(英国大使想了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来应对);而英国自认西欧强国,希望与清朝平起平坐。

部分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英使见到乾隆前的通知里,说带来了大量精美的礼物(贡品),但最后见面时的礼物清单翻译水平低下,又让乾隆大失所望,期望管理和礼仪做的不好,也对这次外交的失败有一定作用。

英国使团李自标甚至在跟清朝官员和珅等人接触时,提出让天主教在中国自由发展的请求,而这样的宗教诉求,不是英国使团的主张,英国人甚至不知道李自标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另外说一句,乾隆和清政府是不支持外国教士到中国传教的,哪怕他们承认“北京西士功绩甚伟,有益于国”。

所以,不光是语言方面的困难,还有文化因素及双方心理上的期待,以及清朝官员、使团成员及具体翻译人员的利己心态,把双方的原意搞得牛头不对马嘴,闹出了很多笑话,让这次正式的高层外交活动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实际上信口开河、夹带私货就是这个中英历史上第一次直接外交中出现的翻译闹剧。

乾隆明察秋毫,看出下级在捣鬼了吗?可能。他不是个傻子皇帝。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对方军事实力的强大、对商业利益的贪婪。不过,80岁的老头,在我之后洪水滔天,他能有多积极努力去改变现状?

有人说一个好的翻译首先得是一个好的演员,洞悉双方的意图,而且表演很重要,让双方都信服好了,哪怕翻译的内容跟原意风马牛不相及。我也替外国人向中国人做过翻译,作为一个中国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翻译时的确会不自觉地打些圆场,加一些外语中原来没有的意思,迎合受众的心态。这样做实际上是不能达到“信达雅”的“信”的。外交中翻译无小事,我们今天看到的外交场合,自己说的话,一定要由自己带的翻译来说,是因为信任问题,不能任由对方翻译信口开河、夹带私货。

作者引经据典,查了非常多的资料,几乎每一页下面都有注释。罗列了非常多的研究这次中西初次高层接触的历史学术文章和史料,但作者仅仅是从翻译的角色与作用来考察的,对全面了解该次外交活动有帮助,毕竟沟通交流是双方的重要目的,而翻译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想更全面了解这次历史上闻名的接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书要看。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