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为什么没出杰出领袖统一中国

我很喜欢看乱世的历史,比如春秋战国先秦时期,三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民国时期,因为这些乱世,太容易出英雄了,基本上能活下来的,每一天都在玩儿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天无事看资治通鉴读到最后一本后周纪,觉得很不解,这个时期没什么英雄。五代十国近100年的时间中,各个王朝都很短命,因为统治者差不多都没什么统治的智慧,鼠目寸光,大权旁落,频繁背叛,兄弟相残,荒淫腐败,听不进不同意见,直接后果是每个朝代或小国都短命(20、30多年算长的,几年的小国都有),民不聊生。(参考网址Wiki
我不解的是,中国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纯从统计学角度来说,也不应该啊。该有一个英明领袖带领人民走出苦海的。
后来有人回复,中国都是隔代修史,资治通鉴是宋朝的司马光写的,不可能把前朝写好。这说法有点意思,胡适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资治通鉴里的确宋朝太祖赵匡胤无比神勇,但这个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小国频繁更替。
有人说,其实有很多领袖,冯道、柴荣、郭进都是英雄。郭进,如果指的是那个自杀的将领,只能算将才,不能算杰出领袖。冯道虽然历经各朝都是宰相,也很有见地(我前面还摘过他一段言论),但被司马光骂得狗血喷头,说他是墙头草而已,而且他在的不管哪一朝人民的日子都不好过,只能说精于明哲保身而已,他虽然不是一把手,但也是2把手,有责任。
柴荣的确很牛,力排众议数次亲征打了不少胜仗,扫平了不少地方,而且小时候吃过苦,知道百姓生活不易,施行了很多仁政。不过他命短,不到40岁就死了。要不然中国历史肯定改写,赵匡胤可能没什么机会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了。
柴荣曾经要求百官积极发言进谏,说,我不听你们的,是我的错;但如果你们不说,错误是你们的!
只要想听就有人说:王朴这一段着实精彩,应该是世宗战略核心。
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夫进贤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恩隐诚信,所以结其心也;赏功罚罪,所以尽其力也;去奢节用,所以丰其财也;时使薄敛,所以阜其民也。俟群才既集,政事既治,财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后举而用之,功无不成矣!彼之人观我有必取之势,则知其情状者愿为间谍,知其山川者愿为乡导,民心既归,天意必从矣。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唐与吾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扰之当以无备之处为始,备东则扰西,备西则扰东,彼必奔走而救之。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未须大举,且以轻兵扰之。南人懦怯,闻小有警,必悉师以救之。师数动则民疲而财竭,不悉师则我可以乘虚取之。如此,江北诸州将悉为我有。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矣。惟河东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当以强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竭气沮,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天下既平,然后伺间一举可擒也。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上欣然纳之。时群臣多守常偷安,所对少有可取者,惟朴神峻气劲,有谋能断,凡所规画,皆称上意,上由是重其器识。未几,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
其实,英雄当然是要借势的,柴荣再牛,如果没有干爹郭威,他不可能继承皇位,而且郭威很多见地了不起,统一大业实际上是从郭威开始的。郭很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全家老小被杀的只剩他一个(要不也不会找个义子柴荣),但并没有因此变得和其他君主一样残暴、报复成性,反倒施行了很多仁政。从这一点上说,英雄都是要付出别人难以想象的代价的。
周世宗柴荣在郭威基础上,赵匡胤在柴荣基础上,这么一步步地结束了五代十国。
另外,五代十国各个国家的共同点是,重武轻文。(后来宋太祖吸取教训,反其道而行之,自废武功)浅显理解,这个时代应该能出很多猛将,事实上也是。但领袖是要有脑子的,建立长久基业,勇气可能占20%的作用,80%还是要靠智慧。
总而言之一句话,治世不能仅靠人治,更多的是体制。否则就要祈福于可怜的数学概率,期待上天赐一个英明领袖了。

此条目发表在历史, 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