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普力作

《生命简史》,朱钦士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400页。

这本书作者是专门从事生命科学方面的学者,发表过专业论文几十篇,也写过很多科普书籍。

跨度非常宏大,从宇宙大爆炸直到今天的人类,讲述了生命的演化,涉及到动物、植物和真菌,详细研究了各种生命形态的演化、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身体形态的形成、衰老和寿命、信息的传递、生物钟、繁衍机制、协同、进攻和防御、感觉和智力、人类的演化和未来。

作者涉猎很多,从宇宙学到量子力学到化学到细菌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很多道理讲的深入浅出,配有非常多精妙的彩图,联系中国的一些习俗和认知,评论和总结一针见血,发人深省。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这是一本很好的生物学科普读物,(我买了本实体书给儿子看)。生物学研究到了尽头,可能也会开启上帝视角,看问题的角度会宏大很多。

感谢作者。

一些摘录:

“获取现成的有机物,还是比自己制造有机物省事。”

“每个自我都是过去所有记忆的总和。”

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f7_SoDq7TY_XzEUbOE1dQ?pwd=1Kb9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费尔巴哈如何戳穿有神论

《宗教的本质》,(德)费尔巴哈著,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75页。

这本薄薄的德国哲学著作是费尔巴哈知名唯物主义作品,讲的是无神论,在费尔巴哈眼中,人信教就是为了自己(看看国内那么多为了升职、求子、发财到庙里上香许愿的就知道),宗教是一种工具,不存在什么上帝,所谓的造物主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自然;当然,通过宗教,人也可以超越自身,期冀神性。

语言比较简朴,算是德国哲学中比较容易懂的,王太庆的翻译也很好。

宗教的本质pdf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FVeQ-mxXy3TPtZeOTkG0A?pwd=6B27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刘震云代表作: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著,花城出版社2022年出版,620页。
这本书是我下载了很久但直到前不久回国飞机上才开始看的小说。作家刘震云写他故乡河南延津的一个跨度上百年的几代人的故事。故事是一幕幕人间戏剧,人物较多,各种悲欢离合,悲惨人生。全书英文译名叫《Someone to talk to》,有人说这书是中文版的《百年孤独》,的确,书中人物往往无处倾诉,为了找朋友可以跑很远的地方,和家人、朋友经常是因为一件事、一些话而闹翻的,很多是误会,面子问题。可见沟通的重要性。书里人人都在追求幸福。这本书也应了美国的那个格兰特研究,其结论是,人一生的幸福取决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了,自然幸福,如果和身边人相处不好,人生注定是悲惨的。
我爷爷貌似也有个弟弟还是哥哥,小时候他妈打了一巴掌,离家出走了,后来爷爷去找,没有找到。解放前的乱世,生死未卜,至今杳无音讯。
刘震云的小说用了不少河南方言,文字比较口语化,像是个说书的(讲故事的)。
一句顶一万句(2022新版) (刘震云).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GDxhgZdw4_Lf3NUOa3WMA?pwd=2tyh 提取码: 2tyh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如何更好地读懂他人

《深刻认识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非凡之处》(How to know a person: The Art of Seeing Others Deeply and Being Deeply Seen),(美)David Brooks著,廖月娟译,天下文化2024年出版,352页。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深刻地了解一个人,如何深刻地了解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自己,了解别人。如果你真懂了对方,是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全书从倾听、了解对方的过往等各个层面,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了作者不断精进的了解人的技巧,在增进人际关系方面,给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跟人交往中我们要努力和如何成为照亮者:更多关注别人,关注是尊重,无视人是最大的不礼貌。多与人陪伴,陪伴就是馈赠。如何增强同理心:有时候自己有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受过伤害,可能更会珍惜别人。多读文学作品也会对人更加敏感。如何与人对话,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如何回顾自己的一生。人的性格分类及如何判读。了解对方现在处于人生什么阶段,ta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对方有什么故事。ta属于什么文化,来自哪里。

总的来说全书充满人文气息,教授的是一些互相理解的人间大爱技巧,这样的书多一些读者,对社会只有好处。

这本书原版很受好评,作者是专业作家,故事讲的好,文章也写的有水平。原著是2023年比尔盖茨推荐书籍,台湾版的翻译不错。中信貌似10月也刚出了简体中文版。

台湾简体版深刻认识一个人pdf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74HsWbZM9FwxcUuZAGkTg 提取码:KLUa

英文原版How to K….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Xt7K4UQ4toP4Nm6_pCVnw 提取码:Ae5t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你会面试吗

《面试的科学》(Interview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interviewing),(美)Anna Papalia著,姚琼工作室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8月出版,324页。

我们可能人人都参加过面试(或者即将被面试),很多人也曾坐在桌子的另一边,面试过别人,但可能关于面试,不管是被面的,还是面别人的,都不一定有成熟的方法学。

而面试是关键一关,对于被面的,可能可以解决升学、养家糊口、实现事业价值的初衷,尤其现在大环境不景气,失业的人较多,工作机会较少;对于面试的一方,则承担着为组织挑选合适人选、支撑战略发展的重任,面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提升面试技巧,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一项核心技能提升。

作者Anna Papalia是美国一名专业从事面试培训的人力资源专家,此前她参加过很多次升学求职面试,也作为各司的招聘人员面试了很多候选人,有着数千小时的面试经验,并从中总结出了不少原则和理论,10年以来靠着广泛培训各行各业求职者和面试者的实践,不断升华自己关于面试的科学认知,(她甚至发明了一个英文词Interviewology),总结到本书里,救广大失业者和迷途羔羊的招聘官们于水火,泽被苍生。

她的出发点比较简单,不管是被面的还是面别人的,都要搞清楚自己是谁,想要干什么。从这个角度,决定你的面试策略和想提的问题、想给的答案。她认为面试是一个重要环节,要互相尊重,不要浪费对方时间,做真诚的自己,把真正的自己和自己的需求展示出来,以免被录取了发现这个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招到不合适的人,流程重来;被面的在确定对方的工作是自己想要的后,要把自己刚才一个产品或解决方案,把优点全部展现出来,多给出具体事例(STAR原则)而不仅仅是迎合对方的意图、说面试官想听的话、全凭气场和亲和力(这样有不诚实之嫌);面试的也要确保过程公平、气氛融洽,不要给对方一副盘问者的印象,克制第一印象的误导,同时竭力回答出对方是否是合适候选人这个关键问题。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反思,总结出面试参与者的四种不同风格,它们是:

1、魅力型。喜欢跟对方拉近关系,热情洋溢,滔滔不绝,想讨人喜欢。

2、挑战型。以自己为中心,直言不讳。想做自己。

3、审慎型。把面试当考试,不希望扯人际关系,直接了当回答技术问题。怕犯错。

4、和谐型。和事佬,没有自己的个性,对方想听什么就说什么。要合群。

这4种类型被面的和面试官中都有。作者对每一种类型都举了自己经历过的案例,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各种细分和应对建议。对于面试官来说,重要的是不要只招和自己相仿的人,而是从组织需求出发,招到合适的人(我们不需要另外一个你,我们已经有你了)。

我自己也参加过很多次面试,大多数都成功了,也有失败;招聘过很多人,也有过面试后被对方撤回应聘资格的经历。总的来说,我的感触是,失败能教会我们更多东西。面试别人时,不同岗位对面试风格的要求往往不同,工程师和销售在面试中的做法不一样是正常的,要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在面试前就充分做好准备,想想究竟想找什么样的人,对方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或经验,对方究竟是不是很想要这份工作(只是为了拿到一个offer,还是真心想来?商业世界充满欺骗),这些需要靠哪些问题来发现,不管什么候选人都需要设计同样的面试结构;然后再仔细看看对方的简历,看看针对这个人,如何换位思考,可能问出哪些关键问题。

当然,作者这样有把人的特征简单化分类之嫌,面试也绝非仅仅是风格之争,但也算给出了一些参照和方法学。面试象领导力一样,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修炼之路,多看看相关图书,看看别人的做法,对于需要招人的管理者来说,不会有坏处。

我那天和一个朋友吃饭聊天,她说,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因为逆境中才能看出哪些人是真有本事,以前凭借运气的那些人逐渐在被淘汰。我也高度同意书中所说的,面试是一个过程,要充分准备,享受这个过程,了解对方,展现自己,并争取到好结果。祝您面试技巧不断提升,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书翻译的不错,没有找到中文版,对英文原版有兴趣的可以参考EPUB:https://pan.baidu.com/s/1JSJz94zfJpoXg326I-6Rwg?pwd=B94k

一些摘录:

The longest journey is the journey inward.

成为自己,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最好的面试准备是提升自我认知:向内的自我认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动机和想法,对外的自我认知帮助你了解你的行为和风格会给别人留下何种印象。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就能表现的更好。了解自身、了解自己的偏见和喜好,以及自己给被人留下的印象,同样有助于招聘者和面试官更好地完成招聘工作。

如果简历有工作空档期、奇怪的工作经历或错别字,这类求职者立刻会被我拒之门外。

对于招聘经理来说,自我意识的最大障碍就是手中的权力。只有不断练习、不停摸索,才能掌握其中的门道。

面试和其他事情一样,要想做的好,就得多练习。面试就象跳舞一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这不是考试,你不可能全答对。

(被面的)你不是在自我营销,而是在提供解决方案。

想要面试得到更好的结果,就要把他人的面试风格和差异考虑在内。

一份工作应该给最有资格的求职者,而不是最擅长面试的那个人。但现实是,工作机会往往被最擅长面试的那个人得到了。

自信不是由内而外的,而是自外而内的。当人们确信自己在外部世界有所成就时,内心就不会那么焦虑,会更有信心。

提高面试成绩的关键,既不是完美的答案、完美的简历,也不是完美的西装,而是你自己。你才是关键!(你能否打动人,说服人,把自己卖出去?)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