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救济 – 一本幽默小说

最近一段时间我与两千多万人一起被疫情封在上海家中,这段时间其实很好,因为车少,空气质量好,环境安静,饮食起居可以按自己的节奏来,有时间看书,能多跟儿子呆在一起。

手机里很多互助信息,我来提供精神食粮。今天发一本幽默小说,是美国兰登书屋(Random House)选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之一,让我笑了很多次。个人认为比那个《三人同舟》还要逗。

篇幅不长,翻译很好。当然,写的水平非常高。

不说了,下载链接: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cvU1N7MY2ptVRxRkYivzQ?pwd=nd4f

Mobi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QSwlhcF6PwenuYvDZyB3Q?pwd=5x3a

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DcFRQtzuCLaXA6km0ePIw?pwd=n5si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试玉要烧三月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周思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367页。
这本书作者周思成很牛,84年生,通晓很多国语言,主要研究蒙古史、元朝史、军事史。作者读了很多书。这本书是他写的第三本书。
这书用蒙古军队在13世纪初,如何围攻北京、开封、蔡州三个金朝当时的首都,最后推翻金朝的。
故事性很强,作者写作水平很高,让人手不释卷。
被围困应该是战场上最大的噩梦之一,长期被围,没有援兵,弹尽粮绝,会发生很多人吃人的惨剧,也是研究人性最好的场景,充满着背叛、苟且,也同样有很多光明和正义。这样的案例在本书的几次围困中出现了几次。曾国藩围南京击溃太平天国,也是一样。
中国历史上被外族统治过好几次,辽、金、蒙古、清,这一段并不为今人熟知。作者写此书时,有一种蒙古人为中国人打败之前的女真人侵略者的复仇感觉。
“一个君主,如果不能受人爱戴和畏惧,至少必须避免受人轻蔑和憎恨。”如果你生为金哀宗,你能做的比他更好吗?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

吾乡吾民 – 莫言小说二部

《生死疲劳》,莫言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584页。
疫情隔离在家,正是多看几本书满足精神需求的好时候。
莫言的小说值得琢磨的细节较多,故事性很强,阅读体验不错。莫言是山东高密人,语言丰富多变鲜活,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长出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里面总有些惊艳。这书里也象《金瓶梅》那样用了不少山东方言,乡土气息很重。他也写过一本《天堂蒜薹之歌》,故事发生的地点苍山县,也是《金瓶梅》故事发生的地方,离我的老家不超过50公里。
作家最好写他的乡土故事,这样才认知深刻,写出来有特色,而且有生命力。貌似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也是这种路子。
这本书写的是高密某乡某村的一个家族跨越50年的故事,讲的是山东农民生存的不容易,更广一点是人性,轮回,政治。
几年前我去台湾,在一个出租车上被司机认出是大陆来的,他问我,是不是要打台湾。他说,打吧,都是轮回。
为了避免剧透,大家自己看吧。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领导力的自我修炼

《全能型领导》(The Complete Leader),(美)Ron Price、Randy Lisk著,马德隆译,孔亮审校,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20万字。
这本书是两名美国企业领导力提升方面的专家写的领导力自我修炼的书籍,书里的基本概念是,人无完人,领导力提升是一条永无止境之路,如果能从清晰思维力(前卫性思考、概念性思维、规划与组织、创造性、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决策能力)、自我领导力(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灵活性、复原力、目标达成)、团队领导力(同理心、理解并评估他人、演讲能力、书面交流、待人公正和委婉、人际交往、说服能力、谈判能力、冲突管理、团队协作、辅导与发展、客户为重)及真实领导力4个大方面25个具体能力进行日常修炼,每日自省,挑出几项反复练习,我们将不断完善,成为更好的领导。
我个人认为,这些能力都很重要,但能力、理性是欲望的工具,有强烈的欲望最关键。没有最原始的动力与饥渴,其他能力都是空中楼阁。
这书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的精神内核和方法学,与《富兰克林自传》里提到的13条道德圆满计划一脉相承。对于初为带人者较为有用,但即使有经验的领导者也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智慧:
他并不会试图模仿他人,而是汲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为自己描绘出理想领导者的清晰蓝图。
评价领导者的最后一点,是看他是否能够为全局利益放弃个人私利。成就领导者的,永远是他为团队所做出的贡献。
(提高书面交流能力)开始并坚持书写你的自传。
优秀谈判人员绝对不会和他人发生冲突,这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聆听各方的意见。
(冲突管理:如何利用观点冲突避免一言堂发现众人的智慧)创建通用汽车公司的关键人物阿尔弗雷德·P.斯隆就发现了意识形态冲突的积极方面,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解,并纳入自己的管理决策过程。据说在面对重要问题时,斯隆在和他的领导者辩论完所有可能的选择之后,才会做出决定。与逃避冲突相反,他要求这些辩论既严谨(有充分研究的数据)又充满活力(有激情地争论)。他这么做有自己的理由。
他希望:●领导者认真、深刻地思考重要决定。他不希望领导者屈服于目前看起来显而易见的普遍共识,因为未来会证明这是目光短浅并缺乏深度思考的。
●团队创造性地思考。他鼓励个人充分思考并分享各种可能性,集思广益。最后在多个方案中挑选出最为合适的。
●准备多个方案。斯隆认识到,目前看来最佳的决策,有可能在6个月后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而带来不好的结果。因此,准备多个备选方案,可以在环境发生改变时随机应变。他只需要将合适的方案从备选库中挑出并实施即可。
●辩论严谨并有活力。他相信“群体智慧”,而不是“群体思维”。斯隆认为,在辩论中,人们的思维会更加敏捷,从而萌发更好的想法。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 ——德鲁克
只有一个人是老板,那就是顾客。他只需将钱花到别处,就可以开除公司从上到下的所有员工。 —山姆 沃尔顿
你对待员工的方式最终会变成员工对待客户的方式。确保你的员工接受了足够的培训和信息,具备了充分的能力,能够合理地处理客户问题。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如何架一座公司人梯

《领导梯队》(The Leadership Pipeline),(美)拉姆 查兰Ram Charan、斯蒂芬 德洛特Stephen Drotter、詹姆斯 诺埃尔James Noel著,徐中、林嵩、雷静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280页。

作者Charan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执行力》(Execution)。他是美国知名企业治理专家顾问,著述很多。其他两位也是他同行,搞企业管理咨询的。

这本书讲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何把队伍建好,如何在企业内打造可持续的领导团队,为每一个岗位准备备选方案,提升绩效,降低风险和流动成本。作者把经理人分成6级:一线经理,总监,职能部门经理,业务总经理,集团高管,CEO。他认为,每一个级别都可以从工作理念、基本技能和时间分配上进行分析。基本上,越往上走,需要花在人身上的时间越多,眼界和思路全局性越强,要越讲求长期战略而不是眼前战术。从这一级爬到下一级需要提升哪些,ta的领导应该如何引导下级,这书里给出了较为完善的方案。

管理人的重点是通过别人的手把事情干成。砍掉经理人的手脚,只能用嘴和脑。不能事必躬亲。如果万事都是自己干,下属得不到提升。销售升上来的经理人,不能只考虑“我们能不能做”,光想着满口承诺,取悦客户,也要想“我们该不该做”,是否符合公司的利益,从更高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很多业务型的人容易偏向于短线战术性思维,他们追求短期激励,容易被短期的胜利或失利情绪操纵,而往往没有时间思考战略、长期。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后再改就难一些了。

用人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个候选人之前有多成功,也要考虑,职位的需求是什么,这个候选人是否符合这些要求,具不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

作者的观点是,在Corporate ladder上向上爬,不能越级,要一步步来。所以这是一个很长的流程。问题是,美国大企业的CEO往往任期就是几年,为了迅速产生效果,往往一上来就搞很大的人事变动。就职任何一个新岗位,重要的是尽快搞清楚,对自己的期许是什么,做到什么样的成绩和表现,才能让上级、同事、下属等相关方满意。

每一个部门领导,都要想着如何培养下属,为公司输送人才。以人为本,人是最宝贵的资源。

授权至关重要。授权后要有追踪,考察,监督。授权意味着信任。如何规避风险同时保障业务利益最大化是很重要的平衡。

首席执行官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要为实现长期目标沉得住气;另一方面,又要为追逐每个季度的业绩而尽心竭力。手握重权之人要尽力克制自己的冲动,一切要从公司长远利益考虑:“他们如果不能够变得克制,权力就有可能成为障碍。”

大公司也有很多颇让人诟病的办公室政治等大公司病,有些人为了向上跑,职能主管整天围着集团高管转。

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2000年,电子商务在书中屡屡被提到,但其他部分仍然万变不离其宗,很多内容仍然适用。大道理很容易懂,不过很多地方仍然散布着金子,一些管理方面的真知,如关于管理人员的横向领导能力非常重要,首席执行官必须团结一批业绩出众、雄心勃勃的领导人才,虽然知道他们中的某些人凯觎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却仍然重用提拔他们。翻译的差强人意。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把继任计划当成重要事项来办。每个季度,CEO都会带高管团队开3天季会,两天业务,1天看人,CEO的N-3,全集团150人的业绩、专门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整个集团高管一起讨论。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