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人、改变人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 Change and Social Influence),(美)菲利普 津巴多、迈克尔 利佩著,邓羽、肖莉、唐小艳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出版,342页。

这本书是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继《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又一力作。这位老兄去年刚刚去世,长得有点像黑手党,他进行了一些比较有名的心理学研究实验,其中最有名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本书跟前面那本一样,是一本大学教材,讲的是如何影响人、改变人、说服人,他从事的是社会心理学,这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研究的是人,书里理论总结较多,也介绍了很多实验,还有很多鲜活的例子。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有深度的一本书,比广为人知的《影响力》要深刻的多。当然书里很多次提到了《影响力》的作者和他的研究、理论。

总的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天天都要说服人,想说服人改变人的行为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书里都有涉及,包括外部激励,小的暗示、从众心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还提到不仅改变行为,也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并长期影响人的态度改变的一些方法,以及如何无声无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人的一些偏见如何形成,为什么有的人比较容易受影响,有的人比较固执(固执未必是好事),怎么不会被骗,法律法庭审判和影响之间的关系,能否用说服手段去做一些对环境改善、人的生活健康习惯等一些有益的事情。全书包罗万象,很厚,但是值得细细研读,反复体会,每一章后面都有总结和练习,这些练习说实话每一题都很难,但如果能答出来,就是对内容的很好的回顾和理论到实践的应用。

一些摘录:

“过去行为是对未来行为的最好预测。”

“人类行为更多地是受到环境变量的影响。”

“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控制机构应该谨慎地使用奖赏。”(因为这样把激励外化了,激励没了,他就没动力了)

“在没有接受特殊的主意分配训练的情况下,同一时间内我们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

“清晰明白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信息所必备的特点。”

“信息传达的效果依赖于信息传达者讨人喜欢的程度。”

“晓之以理”要求更多的理解,以印刷形式呈现会更加有影响力。而“动之以情”最好以视听媒介的形式呈现,因为它们要求具有能引发情绪的形象而几乎不需要理解。

“容易被说服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低自尊。”

“在低自尊和羞怯之间存在高相关,因此,毫不奇怪,在某些情形下羞怯的人容易被说服。”

“目标是为了变得正确,而不是为了一致性、有抵抗力或者优雅。”

“宁愿去承受金钱、时间、精力甚至自尊上的短期损失,也不要去承受因固守一个糟糕的承诺而付出减少认知不协调努力的长期代价。”

“在人们进行自动化加工,从事一些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常规活动时,他们极易受影响。”

“使用非语言线索来推断他人的特征,是运用直觉判断的一个实例。因为非语言行为通常确实能够准确地反映某一特定特征,因此“了解”他人的一个捷径就是观察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们言语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谁说了算?嗓门大的那个。”“没有人会喜欢吵闹的人。但另一方面,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些说话过于温和的人。”

“自信的表达是人际情境中说服的一个关键预测因素,无论是以语言来表达或副语言表达。然而,过分啰嗦的自信表达反而会使他人产生对抗。”

“没有比语言更适合作为传递情绪的媒介了。”

“最难以控制的是身体动作和声音特征。”

“较快语速传递了可信度和知识性,并因此可能被作为接受信息的一个直觉线索。”

“没有谎言就没有销售。”

好了,废话少说,下面开始分享他的主要著作:

本书中文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rWwPznYQqZeoTRy_kkgRQ?pwd=6tx8 提取码: 6tx8

本书英文原版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WYXOIpZ5NNOaSI3w1i9rg?pwd=aaia 提取码: aaia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TeH2B9UKaoyi6ZNTHimmw?pwd=r7f3 提取码: r7f3

《害羞心理学》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lJybQeLeCk6JgScyN-2bw?pwd=tx9k 提取码: tx9k

《津巴多口述史》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whx8T8iO23ts437UrmFtw?pwd=m26z 提取码: m26z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ryah34fQ13UsLB_n7-dTQ?pwd=e92n 提取码: e92n

《路西法效应》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aKVpfQ2DlNdIhGbV-tOGQ?pwd=fhj1 提取码: fhj1

发表在 图书, 教子,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有些书你真的希望年轻的时候读过

按:以下段落摘自津巴多的《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书名一听就是干大事的人该读的书:)。这本书是广为传播的《影响力》一书的增强版,是一本大学教材,极为值得一读。下面这一段,如果年轻的时候读过,可能会少犯很多代价高昂的错误。
生活并不容易。我们既不能成为一个本章后半部分所讨论的人云亦云的人,也不能做一个在本章前面部分所讨论的过于固执的人;当既定态度或自我卷入态度模棱两可时,我们极易变成这两种人。让我们以一些保持平衡的建议来结束本章:拥有一个开放的但不易受骗的头脑。
l 首先要意识到,情境和沟通者因素已被证明能提高影响的可能性(例如,见Andersen&Zimbardo,1984)。然后,判断你是正在对这些线索做出反应,还是在对有价值的信息或要求做出反应。沟通者是否过于强调社会共识或者他与你的相似性?给予你的帮助是真诚的,还是旨在使你感到有必要做出报答?沟通者的行为是否过于自信?然而,请对似乎微不足道的情境性要求——角色关系、制服、头衔、权威象征、群体压力、规则和依从的语言——保持敏感。
l 练习系统化的信息分析,以便养成在所有具有一定重要性的影响情境中进行系统化的信息分析的习惯。在你的思想中寻找偏见。目标是变得正确,而不是为了一致性、有抵抗力或者优雅。请仔细地注意那些增强“真理终将胜利”的可能性的信息细节。
l 返回和暂停。不要允许自己被迫立刻在虚线上署名。在买卖情境中,要三思而后行;在做出一个代价高昂的承诺之前,最好向无偏见的朋友或者家人征求建议。最后期限极少是一成不变并镌刻在石头上的。因此,向最后期限提出挑战。
l 分析影响环境中的责任感或内疚感。这些责任感或内疚感合乎道理吗?它们被影响者操纵了吗?这些分析将有助于保护自己免受“登门槛”效应和“闭门羹”效应的一连串改变(例如,参见Cialdini.1988)。同时,做一些我们曾经鼓励我们的学生去做的练习:练习作为一个影响的受害者或影响目标。将自己置于一个易受影响的环境里,比如,假装要购买一辆二手车、立体音响、昂贵的运动器材或新娘礼服等;记录并稍后分析商家对你使用的影响策略和你对这些策略的感受。当然,请不要带上现金、信用卡或支票,免得你败在影响战壕里。
l 练习说“不”,并应付它所引起的麻烦。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要坚持愚蠢的一致性。宁愿去承受金钱、时间、精力甚至自尊上的短期损失,也不要去承受因固守一个糟糕的承诺而付出减少认知不协调努力的长期代价。接受“沉没成本”,拒绝诱惑,从自己犯了错误的情境中摆脱出来。说出在人类词汇中最难说出口的三个短语:“我错了,对不起,我犯了一个错误”——然后对你所得到的教训加以评价,以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l 不要相信对复杂的个人、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法。如果这些简单解决方法有用,早就有人使用过了。我们需要一种理性的怀疑;回忆一下你从陌生人那里得到的一见钟情的无条件的爱,当你不做他们所期望的事时,这种爱就会即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快得像它会在一瞬间爆发那样。这种“微波式”迅速升温的关系是可疑的;信任需要花时间去发展和获得。
l 要回避你所不熟悉的、你自己不太可能控制的和你没有行动自由的“全然情境”––––即你需要依赖于他人以获得信息、奖励和引导的情境。一旦陷入此种情境,立即检查对你的独立性和权感性的限制;找出那些可能束缚你的强制性规定。找出身体和心理的出路:做好启动应急按钮和大声求救的准备,做好接受因你的退出而引起的麻烦和威胁的准备。在米尔格拉姆的研究中,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配偶虐待关系、邪教和其他许多影响者拥有“环境控制”的强大武器情形,这是几乎毫无办法的事。(Lifton,1969)
总之,做一个社会影响的明智消费者。无疑,在你的一生中将“购买”很多的影响,也将直接“推销”相当多的影响;有时你可能还同时“购买”和“推销”某些影响。因此,这里以及本书各章节所给出的建议,不应该仅仅被当成那种一旦考试结束后就可以从记忆清除的“书本知识”正如你将发现,这些建议能够提高你生活质量的重要日常生活规则或者“街头生存智慧”。
发表在 图书, 教子 | 留下评论

道金斯的基因进化论科普

《基因之河》(River Out of Eden),(英)Richard Dawkins著,201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24页。

这本薄薄的小书是英国进化论学家道金斯的一部面向大众的科普文选。道金斯最知名的书是《自私的基因》(这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其他介绍过的还有《盲眼钟表匠》。

这书继承了作者一贯的学术观点,即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基因层面的演绎。基因实质上是数字化的信息。万物及人类发展到今天,是生命之河的流淌分化。(个人觉得达尔文的生命之树比喻更贴切一些)。线粒体是靠母亲传播的,染色体是靠父亲,用追踪线粒体的方式可以追到人类之母线粒体夏娃。作者引用了全球各地科学家关于神奇万物的研究和实验,力图证明,一切都是循序渐进进化来的,万物只是基因复制的载体,基因才是永生的。大自然是冷酷无情的(或者,生存是很严肃的事儿,容不得心慈手软、儿女情长),只关心效用,不会关注个体,群体福利也只是偶然发生的结果。作者回顾了地球历史上的数次突破,从基因到细胞到多细胞直到无线电,但并没有预料到人工智能。

这书的观点未必全对,但道金斯是有名的思想家,看看还是很能给人启发的。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VnJC4ZOmahxVEEhFUycEw?pwd=5p9s 提取码: 5p9s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如何引领变革

《调适性领导力:与复杂世界共变的实践与技艺》(The Practice of Adaptive Leadership: Tools and Tactics for Changing Your Organization and the World),(美)Ronald Heifetz/Alexander Grashow/Marty Linsky著,陈颖坚、黄意钧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316页。

这本书是美国哈佛大学搞领导力研究和教学的几名教授合作的关于如何领导变革的工具书教材,作者力图提供为力图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认识和把握自己,观察和分析环境、组织,并带动、影响组织发生变革的一系列方法。

表象非实相,作者对如何了解现状为何形成、透过人们的互动及会议中的表现观察分析组织中潜藏的利益方,如何制造和利用、协调各方的冲突,给出了一些老道有用的指导,另外,还建议从自身做起,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局限,甚至专门有一章来教你如何当众演讲。

某种意义上,领导力就是要引领变革,没有变化的话不需要啥领导。变革过程中肯定要动一些人的蛋糕。如何说法大家跟你走,塑造一个可视化的愿景,打动人心,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把阻力降到最低,把大家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是领导的最根本职责。关于领导变革的书有很多,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工具,几个作者也不是小白,还是很有经验的,看看这书对提升领导力有帮助。

一些摘录:

领导(leader)的英文来自于印欧语的字根“leit”,指的是在军队上战场的时候站在队伍前面的旗手,而他们通常会在敌方第一波攻击中就阵亡了。

领导是即兴发挥的艺术。

善用你的音高、音量与声调来发言。为了与观众交流,交响乐团的指挥会调动所有乐器,不管是传达笃定感的小号还是甜美的小提琴。用这样的形象去想象你的声音。

作者的内容是很不错的。但感觉翻译的不是很符合中文习惯,较为绕口。英文原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izXlZ5Fsol236BNPnh7Jg?pwd=arcc 提取码: arcc

作者较为有名的另外一本书《并不容易的领导艺术》中文版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azoP3BNQvZNSPC97HwT-A?pwd=gp7p 提取码: gp7p

《火线领导》英文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UqpDaEIp7TgnU71qTTxQw?pwd=i9gr 提取码: i9gr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领导梯队》最新版

《领导梯队》(第三版)(The Leadership Pipeline),(美)Ram Charan/Stephen Drotter/Jim Noel/Kent Jonasen著,杨懿梅译,中信出版社2024年出版,251页。

这本书是经典管理图书《领导梯队》(之前介绍过第2版)的疫情后最新版,加入了数字化、远程办公等一些职场新动向的应对方案。

领导力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因为跟人打交道,永无止境。

全书第一部份介绍什么是领导梯队,有啥用,第二部份对于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找出了他们的几个共性,有工作理念(是管人而不是做事)、时间分配(宝贵的时间都用来干嘛了)和领导能力(这个级别的岗位重要的是那些能力),每一个级别单列一章,分析他们面临的具体挑战。第三部份是如何应用领导梯队模型(领导画像。。。)

对于各个不同级别的管理层,作者们的建议都是不要亲自下场,即使为了以身作则也不要自己干,顶多是演示。hands on不等于替别人干活。所谓管理者,就是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要通过别人的手、嘴、脑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级别越高,越需要通过别人或别人的手下或手下的手下来干活,对领导技能要求越高。人越往上走,工作内容越虚、越抽象,越远离一线,看到结果的时间越长。领导必须是个懒人,唐僧式的,自己不干,用激励、批评(紧箍咒)、表扬、会议等等方式让别人来干。

沟通很重要:对下属有不满时要直接指出来,这样也是在帮ta进步。

书里反复强调的还有,打造组织能力非常重要,做领导的,远不止是把当下的业绩做好。企业的中层,承上启下,其实非常关键。

大多数人,其实都处在书里的初级领导者的阶段。有时人也可能有几个不同的领导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版的译文和案例非常接地气。

英文pdf原版(中文版还没找到)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HqWEI1xxBZiEEUPuIrGPQ?pwd=qrtr 提取码: qrtr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