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让你更懂中国

《秦制两千年》,湛旭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324页。

这本书作者是一个微信频道主编,一个业余历史学家。本书是QQ阅读21年10大好书,豆瓣21年历史文化榜单排名第四。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分析了从战国到秦朝到汉朝、隋唐、宋朝最后到明清末期两千年的历史,总结出一条规律,中国的体制两千年来没有变过,一直都是秦制,皇权至上,极度集权,官僚(或宦官、贵族等)形成统治基础,把群众打散、散沙化、原子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疯狂压迫剥削(一个强大到极点的政府,一个萎缩到极点的社会以及一群沉默到极点的个人)。各政权改朝换代的因素无外乎有三个:外敌入侵、失去少数统治基础的支持、群众聚合反抗。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引经据典。看“开元盛世”、“东林党”、朱元璋、雍正帝等历史现象和人物有往常不一样的视点而且可以自圆其说,让人信服。

这样的书都能出版,正是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的一个最好证明,让我们充分制度自信吗。在新中国体制下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看这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看明白我们是如何走来的。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这本书告诉你中东乱局的由来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Lawrence in Arabia: War, Deceit, Imperial Fo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美)Scott Anderson著,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672页。

这本书原著出版于2013年,作者是一个美国中东战地记者。写的是一战中对战局和战后政治格局起着关键影响作用的4个年轻人的故事,其中最有名作者着墨最多的是挑拨阿拉伯人反抗当时统治他们的奥托曼帝国的传奇人物T E 劳伦斯,即这本书同名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纪念的那位,之前也介绍过他写的自传体的《智慧七柱》。其他3人有德国间谍普吕弗、美国特工耶鲁和犹太间谍、农业家亚伦森。

书里对沙漠孤胆英雄劳伦斯的行为和他在《智慧七柱》里的记述真实性进行了仔细的剖析,可说是读懂《七柱》这书的很好的注解。

书里充满着对人性的深刻洞悉。劳伦斯意识到,只有让阿拉伯人得胜后放手去抢劫,他们才会追随他。另外,在战争中的平民永远都在观望、两边倒,看哪边有机会就跟哪边。对他们,要恩威并施才行。战争,跟道德无关。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无所不用其极,无坚不摧,哪怕是劳伦斯这样的牛人,其实也是被战争毁了。他一边和阿拉伯人并肩作战一边在欺骗他们,另外亲眼目睹屠杀的残酷和被性侵的经历也从精神上摧毁了这个强人。

中东今日的乱局其实在一战中就以铸就,主要原因是犹太人的贪婪,和英法帝国主义的狂妄自大。美国当时也有极好的机会主导中东进程,因为阿拉伯人不信任奸诈的英国和法国人(尤其是法国人),但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只是站着民族自决、反殖民主义的道德高地不作为。英法美可以甩手不管,悲惨的当然是阿拉伯人,100多年来,阿拉伯人可以说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犹太人从一开始就想赶走所有的巴勒斯坦人,把巴勒斯坦据为己有。英国为了争取支持,引狼入室,后患无穷,直到今天中东问题还是新闻的一个主要话题,也养活了很多象作者一样以中东问题为生的人。

顺便说一句,如果说当年的阿拉法特是个恐怖分子的话,沙龙、内塔尼亚胡这些人也绝不是什么善良的天使。恐怖主义是弱者的武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世界一直低人一等不被瞧的上,但以色列这几年在加沙的所做所为有点太过了。

这本书在美国入选很多年度最佳图书榜单,陆大鹏的翻译也不错,书中还有地图和很多照片,对中东、劳伦斯感兴趣的人可以一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rU21jQp8v4yxcSPebgb4w?pwd=hg3q 提取码: hg3q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

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写的育儿书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郝景芳、王立铭、童行学院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出版,356页。

这本书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其《北京折叠》获得过雨果奖)与科普作家王立铭合写的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作者们想回答的问题有:

1、如何让孩子们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大规模替代人类的时代做好准备;

2、我们的教育机制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如何弥补?

3、与机器相比,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具体来说,这本书从大脑力(常识积累、大脑启蒙)、学习力(数学、语言、书写、阅读)、科学力(科学思维、小实验、提问、观察)、思考力(正面思维、批判性思维、哲思启蒙)、软实力(创造力、积极心理、情绪管理、自信心5个方面讲了一些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影响他们,如何提升他们的技巧。

培养孩子是需要终生实践、没有尽头的一条路,也是充满乐趣、最具无与伦比回报前景的人生体验,陪伴是最关键的,榜样是最好的领导方式,你没法给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想把孩子变好,最好自己先变好。

总体来说,本书总结了一些科学启蒙孩子的技巧和方法,适合3-8岁孩子的父母,看看还是有益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xLyWCOv5XO24l5sk6ra0g?pwd=abbm

发表在 图书, 教子 | 留下评论

游戏人生的大师

《魔术师》(The Magician),(爱尔兰)科尔姆 托宾著,柏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536页。

这本书是以小说形式写的德国作家托马斯 曼的传记。因为故事性强,人物性格刻画的鲜明生动,而且线索清晰(以时间先后按作家活动的地点分为18章),所以可读性很好。

我很喜欢托马斯曼的《魔山》,看过索伦蒂诺2015年拍的类似电影《Youth》,也看过根据《威尼斯之死》拍的同名电影。德国出了那么多厉害的作家和思想家,这个民族绝不可小视。

看这书可让人明白,性的威力有多大。

托马斯曼也是一个魔术师,游戏人生,玩弄世界于股掌之上。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b0RKw5OloErB8dq2qoxMQ?pwd=8eqe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511页。
这本书是学者陈寅恪的后半生的传记,主要写的是1949年到1969年陈在新中国治下的命运。
陈寅恪出身名门,祖上陈宝箴是跟着曾国藩混的,曾任晚清湖南巡抚;从小受了很好的教育;留学多国,会多国语言;研究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代语言、诗词等颇有建树,曾经跟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等人齐名;著名的弟子有季羡林等人。在西南联大当过教授。39年被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但因为二战爆发未能成行。他49年没有逃到台湾或国外,而是到了岭南大学后来的中山大学,作为专家被供了起来,当中经历了几次被批判,终于折在了69年文革中。

陈寅恪曾经给王国维立碑,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通过陈的经历,鞭挞了那段动荡的历史,这本书也是在为那一代在各种运动中飘逝的知识分子立碑。
看这种人间悲剧,很难不觉得很丧。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