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极致体验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The Power of Moments: Why Certain Experiences Have Extraordinary Impact),(美)丹 希思、奇普 希思著,靳婷婷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出版,296页。

这本书是成功学作家希思兄弟《行为设计学》丛书中四本中的一本,讲的是如何制造一些瞬间,给人非凡的体验,让人毕生难忘,从而实现行为的改变。

有句话说的好,人可能会忘了别人对我们做了什么,但永远不会忘记别人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这说明感性的力量无比强大,我们都是感性动物。说服别人,不能靠理性,要靠利益和感受。理性是脆弱无力的。

书里也提到,大部分人都厌恶损失,希望先弥补不足,然后才着眼发挥长处。实际上要反其道而行之。短板是很难补的。坏的力量比好更强大。有时候,要说服别人,吓唬比鼓励管用。

书里也提到,人难以忘记的体验有两个点:一个是峰值(或峰谷)这些极端体验,另外一个是结尾。所以,最后给人留个好印象很关键。

作者认为,带来极致体验的瞬间有4个共同点:

1、惊喜:结果超出预期,各种感官的刺激(有时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满满的仪式感,新鲜感。

2、认知:发自心底的全新感受、心悦诚服的觉醒,对自己和外界改头换面的新认知。不再惧怕失败,身心获得新的成长。

3、荣耀:其实就是有面子。中国人最会这一套。对别人具体行为的赞扬产出往往远大于投入。要通过多设里程碑(马拉松中3小时/3个半小时/4小时等标志性时间点之前完成比赛的人很多)、小目标来正向激励。

4、连接:要在众人前有面子才算是有面子。要想让客户体验好,首先要让自己的员工体验好。要给团队使命感,看到他们工作的意义,让他们有沟通的艰难经历,对他们认可接纳关心,才能给他们更好的体验。

总的来说,设计好的体验不容易,需要动脑子(这也是一种创新),需要行动起来。书的最后还给出了个人如何走出创伤、获得新体验的一些建议。

有些公司有打造体验的高手。我之前一个同事就被蔚来汽车洗脑了,买了辆车之后就天天说蔚来多么好,我离开那家公司时还送了我个蔚来的冰箱贴,直到前几天还在发朋友圈感慨因病不能参加蔚来的客户活动。当然,客户体验要花钱,这钱归根结底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靠高利润带来的。宁愿把价格做高,通过体验把钱还给客户,这是公司定位的一种选择。

这书部分内容离题稍远,但仍不失为对体验的一次深入思考,鲜活的例子很多,行文一如希思兄弟的其他书籍简单易懂,值得一读。

pdf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N561944zWkFbA9p7yU_QA

提取码:7485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营销 | 留下评论

外国人写的东汉史

《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Fire Over Luoyang: A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23-220 AD),(澳)Rafe de Crespigny著,邹秋筠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551页。

这本书是一部外国人写的后汉书,从东汉首都洛阳讲起,到它的毁于大火、汉朝覆灭结束,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不同时期东汉各个皇帝的统治、更替、当时的吏治、外交与战争、财政、社会、文化等方面。

作者总结,东汉消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皇帝往往太小即位,大权旁落到太后及外戚手里,导致后期宦官与文官内斗,加上北部连年与匈奴、羌人、鲜卑征战,逐渐耗尽了王朝的气数。

这些操纵皇帝更替的外戚,命运跟皇帝、宦官、文官也没多大差别,都是各领风骚10来年,新皇帝上来逐步成熟后,血洗外戚系统。一波波的家族势力崛起又衰败,一次次的轮回。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阳光底下无新事。只留下后人回首这一幕幕的人间喜剧。

汉朝对外战争很多,某种意义上说也把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引入中原,开启了后世的五胡乱华与南北朝。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三国演义里被美化的刘备,其实是背叛了收留了自己的刘璋,从他手里夺取了益州(四川)。而同样被美化了的诸葛亮,面对着年幼无能的继承人刘禅(阿斗),其实也实际掌控了蜀汉的权力。本质上诸葛亮跟那些摄政的东汉外戚没什么大差别。

本书提供了一个外部汉学家的视角,很多思考较为新颖,对了解这段历史是很好的补充,注释详尽,史料丰富,还配有很多地图及文物照片。值得一读。

这是我今年看完的第150本书。

洛阳大火.pdf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KigOiKz9Fy38nmpShG9aw

提取码:oUSH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

薄世宁医学科普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薄世宁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出版,374页。

这本书作者是北医三院的一名大主任,主管ICU,天天干的就是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可以说见多了生死。这书写的是他对医学的理解,和对普通民众的医学科普。

书的内容包括:

如何理解疾病、医学的本质、医患关系、医学与人文、代偿、免疫与共生、诊断、治疗、指南、药、医院、公共卫生、癌症、心血管病、心理疾病、医源性损害、疼痛、衰老、疫苗、静脉输液、麻醉、护理、X射线、抗生素、呼吸机、脑死亡、循证医学、避孕药、诺贝尔奖、希波克拉底、奥斯勒、福斯曼、塞麦尔维斯、伍连德、林巧稚、医生诊疗的标准与决策原则(越少越好;先让人活着;找关键的病因;找概率最大的可能;不断修正)、理性与感性、普通人如何远离医院、如何与医生交流、如何死去。最后,作者还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展望。

可以说这书覆盖了医疗的方方面面,可以增进对医学的认知。因为是得到APP系列图书的一本,也是网上的讲义,所以口语化明显,语言比较容易懂,阅读流畅,还配有很多插图。

我从书中学到的:

一些病毒和细菌可以导致癌症,它们是:乙肝丙肝病毒、HPV、EB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貌似还有一种癌症可以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中国第一个HPV筛查,是林巧稚搞的。她为了行医,签下了终身不嫁的保证书。

1949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前额叶切除术发明者。这个手术是非常不人道错误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NGz4cdNgah3Wl3TxiCBNw?pwd=7rnc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中国史,都是血和泪

《翦商》,李硕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592页。

这本书作者李硕是一位北大、清华毕业的历史学家,致力于上古史研究。作者考察了多个考古地点,推断了商朝的生活习俗、祭祀和扩张。其中突出写到了商朝末期和周朝初期。商朝,据作者考古的发现和思考,是比较残忍暴力的民族,喜欢人祭。作者仅仅46岁,因为写书过程中看了太多阴暗的东西,得了肝癌差点走了。最新消息是手术成功。的确,书里对祭祀场面的描写、死亡惨状,让人怀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本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的评价。

周文王是非常不容易的。他眼睁睁看着长子被杀,然后还要当着纣王吃下自己的亲生儿子,由此产生了推翻商朝的决心。作者对周易、易经的解释如此别出心裁,对周朝的起源发展,如何取代商朝做了精密的推断。周文王儿子周武王终于终结了商,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彻底抹去了人祭的记录,用世俗的仁义道德取代了宗教信仰,后世的孔子体会到了周文王的苦心,配合编纂了六经,为中华文明奠了基。

因此本书写的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从夏商周一直写到孔子。

作者的思考很活跃,里面一些宏观的视角非常了不起,文笔也很赞,部分解析让人拍案叫绝,但这书总的来说很丧。有很多插图,因此最好买实体书来看。

柏杨说过,中国历史翻开了都是血淋淋的,的确。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

如何成大事

How Big Things Get Done, (丹麦)Bent Flyvbjerg、(美)Dan Gardner著,Currency出版社2023年出版,304页。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是一名丹麦大学教授(看名字就是北欧人),毕生致力于研究大项目的成败,共统计了全世界几万个大项目。曾经为很多国家政府提供咨询,包括香港的高铁、英国政府等,作者也曾经参与过尼泊尔学校援建项目,给尼泊尔建设了几万个学校。该书是他对如何搞成(和搞砸)大项目的经验总结。合作者也写过一些商业书籍,如《超预测》等。本书估计主要创意出自Bent,英文的润色来自于美国人Dan。

如何把大事情搞成,作者总结的经验有:

  1. 不要轻易、太快承诺。要考虑仔细了。如果你被任命为一个大项目主管,一定要想清楚条件是否具备,任务是否实际,你手里有没有用人权。
  2. 认真规划。把方方面面想的尽可能周全,不要急于开始动手干。
  3. 先想好这个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以终为始。
  4. 找一个有经验、能干的领导和团队。经验非常关键,不要寄希望于临时起意和创造力。不要使用任何没有经过检测的新产品、新技术,用那些证明过自己的人和手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确保队伍团结,士气高昂,每人都得到尊重。重视文化建设。
  5. 做预测的时候要设定合理的期望,不要指望花很少的钱用很少的时间就能搞成。不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角,不要以为自己的项目是独一无二的,多以外部视角看看类似项目花了多久、花了多少钱。
  6. 模块化,从小开始,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一蹴而就的风险太大。分解成小步骤小区域,快速试错,快速复制。从小开始,一开始越简单越好。多做检验和试验,没人可以一次搞定。
  7. 政治也很重要,很多项目都开始是匆忙盲目上马,因为背后的主导人物有自己的目的。生米煮成熟饭,在我之后洪水滔天。逾期没关系,超预算也没关系,把事情干成就行。多交朋友少树敌。
  8. 规避风险,尽可能预测可能影响项目的所有风险,并想好预案。

蒙特利尔奥运会那么大的丑闻,我在蒙特利尔时就听说了,但看过这书后才明白当地人说的要花30年时间为那届奥运会买单是什么意思。魁北克是个腐败的地方。

书里也提到了一些知名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过程,如悉尼歌剧院(没想到如此曲折,设计师又是如此的倒霉)、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弗兰克 盖里原来这么牛)。当然,提到大工程,必然少不了胡佛大坝。书里也提到中国举全国之力搞的光能、风能工程,貌似不是很成功。反倒丹麦这个小国搞的风能成了世界领先。

作者不光是举大的案例,也从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如厨房装修等小事出发,说明没有合适的事先规划,情况可能变得如何难以收拾。

最后,作者也提到,清洁能源对气候变化如何重要,而想把能量来源从石油转成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又需要无数大项目,这些大项目,完全可以用​模块化的方式搞成!时不我待!​

作者语言简练,把道理说的很明白,引用了很多案例,用事实说话,上了 很多年度书单的这书也不厚,值得一看。

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learning.

前几天放出来过这书的epub下载。

发表在 图书,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