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5大发明传

《茅台传》,吴晓波著,中信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329页。

这本书是商业传记作家吴晓波给茅台立的传。一开始作者就写的很清楚,这是应茅台公司之邀写的,与当年的《腾讯传》一样,为的是改善企业形象,因此不可能完全中立客观。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腾讯和茅台同时也是中国股市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

同样的原因,书里提到了曾对关键时刻的营销做出贡献的前董事长袁仁国(已在狱中离世),但没有提刚刚因受贿1.1亿被判刑、任期较短的前董事长高卫东。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茅台的历史、发展和近况。茅台镇的地理和气候适宜酿酒,自古出好酒,今人研究跟当地复杂的微生物有关系。蒸馏酒的技术来自西方,不是中国发明。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有一次毛泽东就是在茅台镇过的河。周恩来曾经下令茅台镇赤水河上游100公里不准建化工企业。多个领导人曾经给茅台下过质量、产量的命令以及给过营销方面的权力。文革期间有人曾经在酒厂内发现死猫入狱7年。因为珍酒前身是异地茅台,习酒曾是茅台的一个分支,国台酒、郎酒、怀酒、钓鱼台酒、金酱酒也在茅台镇。几次评酒会成就了8大名酒。

有人戏称茅台是中国第五大发明。茅台喝的是面子,因为它贵,而且曾经是领导人喜欢的酒。近代中国喜欢用高度酒来谈生意谈事儿,可能从建国之初的总理开始。喝烈酒,本质上是用自己的健康换生意,是为了讨好人,这才有了茅台酒好在“不上头”、“不伤肝”的说法,自残不致于太狠。另外,茅台酒的古怪之处,我自己当年的感觉,是喝完后性欲旺盛,不知道里面是否有性激素,反正领导感觉好就好了。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Ej6jypwj-UvRkWghvYuGQ?pwd=k42n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如何长命百岁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Outlive: The Science &Art of Longevity),(美)Peter Attia/Bill Gifford著,程纪莲译,马向涛审校,中信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449页。

这本书原著出版于2023年,作者是学医的,后来去了麦肯锡搞咨询,最后自己创业搞了个长寿诊所,专门教人怎么活的长久。本书是他多年从业和亲身实践的体会,厚厚一大本,对如何活的久并且活得好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总的来说,作者认为,未来医疗的重心在治未病,预防将来可能致死的疾病,改善老年生活质量。作者研究了全球百岁老人等长寿人群,发现他们大多不光活的久,而且活得好,到很大年纪死掉前没几年还活蹦乱跳的。

大多数人都会被四大骑士杀死: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作者在书中分析了这几种疾病的特点、发病机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预防这些疾病的建议,包括运动、饮食、睡眠和情绪控制。

运动方面,作者认为这是长寿的唯一特效药,经常运动的人可以比久坐不动的人多活10年,提高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提升肌肉力量是保证老年体力的关键,前者可以靠变速跑这种训练提升,后者靠胸推举重等。书里给出了不同年龄和性别VO2Max的水平参考值,我过去半年的平均值是45.5,比以前下降不少。

饮食方面,作者认为现代社会我们物质极大丰富挑战了我们的基因,带来了很多我们还没准备好的疾病,吃的差不多、质量高、确保代谢没问题是关键。

睡眠方面几乎是Why we sleep那本书的简介,也给出了很多睡得好的建议。

情绪方面放在最后,但也最震撼,是作者非常不堪的过往经历,从中作者也得出了长寿的目的是着眼未来,而不是懊悔过去,只要对未来有希望,人就永远年轻。

这本书好评如潮,是23年Amazon科学图书排名第一,看得出作者查阅了很多研究文章,对很多医学前沿知识解释得深入浅出,难能可贵的是不人云亦云(科学是一种怀疑的文化),很多方法如生酮食疗、间歇断食等方法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地方翻译似乎有提升余地,但不影响阅读。作者的网站www.peterattiamd.com/outlive/videos里也给出了很多健身和呼吸的视频。

中国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当权者从秦始皇开始就非常努力,孜孜不倦。中国的老年医学也很发达。祝君长命百岁!

英文原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vd2mcX9kM0tcdmiPGpNHA?pwd=kay7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巴菲特的前半生

《巴菲特传》(Buffe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美)Roger Lowenstein著,王丽萍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出版,512页。

这本书是美国富豪、投资家巴菲特的传记,原著出版于1995年。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跟踪报道巴菲特多年。全书按时间顺序,间杂分析了巴菲特的投资观念。

巴菲特非常善于心算、精算,但这只是一个成功财务人员的必备条件而不是充足条件,不为情绪左右,始终理性思考,才是他能长盛不衰的根本。别人害怕时他胆子更大;牛市时他倒是非常担忧。谈判时不动声色,不管别人如何挑衅都无法激怒他。坚持自己的判断,保持镇定,不临阵慌乱。非常爱惜、尊重金钱:的确,你不爱钱,钱怎么会爱你?

另外,他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多年积累的人脉对他的理财生涯肯定不会有坏处。

这书出版快30年了,他的伙伴芒格去年走了,到今天巴菲特仍然在世,而且仍然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他的成功。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uIP6SfsEiaU76Xjw8kOIQ?pwd=x1h9

发表在 图书, 管理 | 留下评论

生活在法国?

《生活在别处》(La Vie Est Ailleurs),(捷克)米兰 昆德拉著,袁筱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出版,425页。

这本书是知名作家​昆德拉写于1969年的一本小说,昆德拉的其他知名小说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他后来长期生活在法国,甚至用法语写作。尽管他赢得过很多文学大奖,也一直呼声很高,但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

本书讲的是捷克一个青年诗人被大环境摧残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小说最后的高潮很高明。昆德拉是有名的哲学型作家,除了讲故事的本事非常惊人,还擅长把真正想说的孕育在简单的故事中,让人回味无穷,一直体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究竟想说的是什么。这个故事,为什么用​《生活在别处》这样的一个题目?

大多数人不懂得早点表述不同意见的好处,一般不被逼到极限不会反抗,而这时候已经无路可退了,所以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改正的时机​。

​Epub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2M0yosTX5pKApKyxhqorQ?pwd=mms5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新书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Liberty or Death),(澳)Peter McPhee著,杨磊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出版,608页。

这本书是一位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写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记录。全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爆发、发展及后续。

历史的有趣之处是充满各种事后诸葛亮的可能。路易十六上断头台时才30多岁,但他并不是在大革命一爆发时就被弄死的。他和新政权国民公会共存了几年,一开始的宪法是君主立宪制的。他做错了什么?

首先,他执政不行,革命前没有察觉到社会矛盾(特权阶层与下层人民的矛盾,资产阶级对阶层上升的渴求等等)并妥善处理;其次,他不该召开三级会议,这个会议一开,局面就失控了;再次,跟新政权合作时没有看到新政权的临时性、不稳定与之可能招来的血腥;最后,他曾经叛逃过新政权,结果未果,被弄回来后哪怕没有马上被处死,命运基本已经没有悬念了。

法国大革命也是研究人性和社会学的好题目。为什么一开始美好的理念(自由平等博爱)造成了那么大规模的流血?为什么以美德为由的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变得那么嗜血?为什么老百姓那么盲从、善变?多少人能真正穿过历史的迷雾看清时势未来的走向?书里当然提到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托氏是少见的明白人,写的《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都是了不起的著作,但就是他也对大革命褒贬都有。

多说一句,可能我朝从法国大革命里学到的一点教训就是改朝换代之际,把前朝的上层结构全推到重来,三反五反是为此,文革做的更成功。

法国人名很多,很多时候都是音译全名,比较难记。除了最后一章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写的很全面详细外,书写的也有些流水账,阅读体验不是很好。不管怎么说,法国大革命对欧美影响是巨大的,这本书对增加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有帮助。

epu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rlLvf0aI1x1VYuy9qgBXg

提取码:EeAA

 

发表在 历史,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