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Hail Mary

Project Hail Mary, Andiy Weir著,Panguin Random House 2021年5月出版,496页。

这本科幻小说是《火星救援》的作者第三本书,第二本月球城市(Artemis)反响一般,我只看了试读部分。

走的是硬科技路线,一如既往,是科技含量较高,增加了可信度。然而万事有利皆有弊,他用大量的篇幅书写科技,但是对人文思想挖掘并不是很深,没有什么非常宏大的主题和深刻的情感,基本上是一个科技男牺牲自己拯救宇宙、寰宇之内皆兄弟、四海为家的这样一个情怀故事。主题甚至有点类似《七夏娃》。

​小说的情节非常紧张吸引人,这本书可以说是打发时间的很好的方式,真的能让你手不释卷、牺牲睡眠都在所不惜,一直盯着看。抗生素培养外星怪虫那一段挺有意思。里面有很多冷幽默,跟火星救援差不多,有些剧情反转,在这里不再多说剧透了。

据说也将被搬上银屏(IMDB上已有页面),导演Phil Lord和Christopher Miller,主角由Ryan Gosling出演。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P9w5z-dKFcRuNe_1rhY6Q 提取码: u34c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如何搞定难搞之人

《隐形人格: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Difficult Personalities),(澳)海伦 麦格拉斯、哈泽尔 爱德华兹著,沈英译,九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220页。
这本书写的一些较为常见的难搞的人的性格特点,按MBTI(内向/外向、计划/随机、思考/感觉)的方法将他们分门别类,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和他们相处,及如果读者本人是此种性格改如何处理给出了较为实用的建议。
作者总结的较难搞的人有:
消极型人格
自负型人格
专制型人格
焦虑(恐惧/紧张)型人格,包括以下分类型:担忧/过度依赖/过度谨慎/保护性悲观(我是吗?小时候是)/完美主义/超级敏感/囤积/拖延/过度控制/怒气冲冲/强迫/索取(我这样经常不在儿子身边会让他怕被抛弃,变成这样吗?)
被动攻击型(消极怠工)人格
霸凌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
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些应对方法,即CAST四步法:Change改变/Accept接受/Suffer忍耐(适应)/Take off离开
对付难搞之人,要有包容之心,明白差异是正常的,尽力去理解、共情和接受。大多数负面人格都是因为家庭等成长环境,不够自尊而敏感,觉得别人不尊重ta。因此,“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宜多观察体会,并将书中的技巧应用练习为佳。
如何挺直腰杆、在他人面前适度坚持自我?
  • 在不引起对方不适的情况下,尽可能站的更近
  • 运用眼神交流
  • “挺直身体”,采用笔直、放松的体态
  • 与他人面对面
  • 放松,控制攻击性的或紧张的行为举止
  • 看起来十分严肃认真,不是必要的时候不要微笑
  • 讲话坚决而流畅
把极其复杂的人性简单地分门别类是危险的,但我们看书时不免以书为镜自查,你有书中所说的难搞的性格(病态心理)吗?
我自认为倾向于感受型。内外向较均衡,但相对内向。随机多,计划少(销售毁了我!)
本书作者是两位澳洲心理咨询专家,带有明显的澳洲风格:粗线条、直率、实用为主。看这种书对理解澳洲人性格有好处。​澳大利亚的难搞也许对中国人来说不一定难搞。
发表在 图书, 教子, 自我成长 | 留下评论

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

《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日)下地宽也著,朱悦玮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出版,256页。
PPT做的好的一定能力强吗?还是PPT是职场生存之道?本书的观点是,基本上,工作能力强水平高的人,肯定也能讲的清楚,讲不清楚的,能力一定有问题。
我的个人经验是,基本上,数字好,不需要什么PPT,或者PPT做的再烂也没关系,老板也不傻。当然在领导面前做PPT是销售自己,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样的机会。
以下是本书精华:
一个好的PPT要目的明确、结构清晰(前面讲问题、制造焦虑,后面讲方案)、换位思考、拿出解决方案。形式要短小精悍(总页数控制在12页以内)而不必追求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一目了然。每一页只讲一个观点。文字要简洁、有力。
从对方(老板或听会的人想听什么)、自身(自己的立场和独到见解)、数字角度考虑问题,不会遗漏。
可以先把汇报内容写在纸上,想清楚了再在电脑上。不能光风花雪月,要有实际的方案。
标题就要抓人。每一页要有大标题(提出问题),小标题(概括说明主要信息)和包含主要内容的正文。
第一页就抓住对方的眼球,提到问题,并让对方明白,他如果采取方案可能会有什么获益。
善用对比:前后、同行对比。
善于使用各种图表:文式图树状图流程图矩阵图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及图片照片等等。减少表格中的线条。
每页要留白30%,不能太拥挤。
本书对字体、颜色、行距排版等也有详细的说明。
资料要注明出处。专业术语最好用小字说明是什么。
如果内容多,可以把主要内容放正文,参考资料放后面的back up部分。
做完PPT后,要反复检查/练习,确保没有遗漏。最好出去散步思考,还能添加或删减什么。
讲解时,一定要挺起胸膛,大声,充满自信,不时抛出个笑话让大家放松,享受演讲的乐趣(我之前也非常怕在众人前讲话,在法国读MBA时,几乎每天都要做PPT,终于练出来了厚脸皮;可见MBA其实是一个PPT学校)。可以象老师讲课一样,抛出问题引起大家的兴趣。
我之前有个意大利人同事,画画非常好,做PPT水平一流,每次我有什么想法他都给我美轮美奂地弄出来,现在没有了,都得自己弄了。职场下坡路。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NjvpTNcoE4Jf7-zgTs66A 提取码: fp38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给外行人看的会计书

《一本书读懂财报》是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肖星所写,看起来是讲课的讲义,因为很多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问答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非常简单易懂,把会计这门学问讲的一点也不枯燥。举了很多例子、华为和苹果的比较,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这本书分成8章,其中三章用来说资产负债表(用了个照相机的比喻)、利润表(用了个摄像机的比喻,是不是很形象?)、现金流量表这三个最重要的财务报表,一章用来说报表的逻辑、几张表之间的关系,一张介绍各种比率、财务分析工具,一张介绍影响财务数据的因素,一张说的是财务上的好公司是什么样的,一家讲的是控制风险的要诀。
我在巴黎读MBA时教财会的老师说,财会不是非常精准的科学,的确如此,这三张表可以做出这么多的文章。如果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几十年的老会计,说实话做账可以做的让人眼花缭乱,把很多事情掩盖起来,所以,财务对于一个公司是绝对重要的。
这个教授的好多课,同样可以在B站上搜到。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

巴赫传

《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德)阿尔伯特施维泽 (Albert Schweitzer)著,何源/陈广琛译,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827页。

这本书我买了好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阿尔伯特 施维泽写的巴赫的传记以及对他音乐的理解。
施维泽是个神人,他是阿尔萨斯人,我在法国上MBA的时候有个同学也是阿尔萨斯来的,提起他总是眼里有光,非常骄傲。他学的是神学,然后又学了医学,对哲学、音乐也非常有研究,自己也是弹管风琴的高手。他好像获得的是诺贝尔的和平奖,在非洲呆了30多年。当然,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施维泽在非洲的经历也是有争议的,也不完全是别人想象的一个神。人性永远是复杂的。

这本书讲的是从巴赫诞生前宗教音乐整个大背景,讲到他的家庭、成长、人生经历,然后花2/3的篇幅分析了他的各种形式的音乐遗产,从管风琴作品到键盘作品到受难曲、弥撒、康塔塔,其中康塔塔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对他的美学、音乐做了总体的分析,可以说非常深入的研究巴赫的一本著作。一般不是搞音乐的读者,只看前面12章(220多页)即可,至少我是这么干的。

巴赫的音乐是非常宗教性的音乐,相比莫扎特和贝多芬少了很多烟火气、人间感情,而且书中也讲巴赫并不是一个数学高手,并不象GEB这书里说的那么有数学性,当然他的音乐是非常讲究对位的。

巴赫虽然生于音乐世家,又适逢其时,当时的上流社会喜欢音乐尊重音乐家,愿意给他们很高的收入让他们活下去,但他并不是一个靠天赋吃饭的人。他自己说只争朝夕,任何人付出他那么大的努力也会取得成功。

如同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一样,巴赫也是一名即席演奏高手,这就象战术与战略的关系:必须能赢得一场场让人刮目相看的战斗,才能从长远上取得战略的成功;流芳百世光靠传世的杰作是不够的,还要能现场征服人心。

发表在 图书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