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本,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出版,416页。这本书里黑格尔主要讲了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剑客他们的主要思想,象他在引言中所述,在其中也夹杂了很多自己的辩证法,可以说黑格尔的分析和批判是非常深入的,是慧眼识真金的,里面也发展了他自己的一些二元对立的思想,对古希腊各学派主要人物的生平、他们的精神哲学、实践哲学等介绍很全面。可能是后者资料最全(苏格拉底的思想全是通过柏拉图等人的对话录传下来的,柏拉图也着重以生动但失严谨的对话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亚里士多德是自己出书并有不少部分仍然传世的)的缘故,黑格尔极为推崇亚里士多德。
看哲学书,有助于思考事物的本质。
书中一些摘录: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对话术做了精辟的分析,让别人自己悟到自己错了,是非常聪明的说服人的方法:他提出日常的观念来同别人讨论,装出好像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引起别人说话—他自己是不知道的;然后做出率真的样子,向别人提出问题,让别人自己说出来,让别人指教他。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讽刺。他的这种方法是主观形式的辩证法,是社交的谦虚方式;辩证法是事物的本质,而讽刺是人对人的特殊往来方式。他用这个方法所要起的作用,是让别人暴露自己,并说出他们的原则。而他则从每个一定的命题或引申出来的命题中引申出与此命题所表达的完全相反的东西;那就是说,他并不直接反对那个命题或定义,而是把它接受下来,向人们自己指出他们的命题怎样包含着恰恰相反的东西。有时他鳄鱼从一件具体的事例出发,推演出它的反面来。他让人们从他们所肯定的真理中去寻求结论,而终于认识到这些结论怎样与他们所同样坚持的其他原则相矛盾。这样,苏格拉底便使同他谈论的人们认识到他们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自己就说过他一无所知;因此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人。
哲学应当从困惑开始,困惑是与哲学俱来的;人应当怀疑一切,人应当扬弃一切假定。
当把快乐当成原则时,我们就会以为:这种人无论做肉体享乐方面或精神享乐方面,乃是一个有所依赖的人,因为享乐是与自由的原则相对立的。
他对《理想国》的乌托邦本质认识很深刻:排斥主观自由原则的观点,乃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之主要特征。国家的基本精神在于从各方面使固定了的个性消融于共性之中,把所有的人仅仅当作一般的人。
黑格尔本书中继续贬低中国:中国人是笨拙到不能创造一个历法的,他们自己好像是不能运用概念来思维的;。。。对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科学知识估计太高乃是错误的。
的确,有了牵挂就没了自由:那个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的人乃是一个自由的人,同样地也只有哲学才是科学中真正自由的科学,因为只有它才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