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讲演录》,(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第3部427页,第4部464页。
黑格尔把西方哲学史分为3个部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中译本分为4部,第3部讲古希腊哲学的后半部(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然后讲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经院哲学、阿拉伯哲学和文艺复兴,第4部讲近代的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霍布斯、莱布尼茨、休谟一直到康德、费希特和谢林。书后还附了黑格尔有关哲学与谢林等人的16封信。
这套哲学史讲演录提到了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每一个都先介绍生平,然后他的主要自然哲学、道德哲学等的思想观点,可以说非常详尽了。有很多哲学家,如费洛、柏罗丁、普罗克洛、摩西 迈蒙尼德、卡尔丹、波墨、沃尔夫、耶可比等我之前从未听说过(当然也可能是译名不同?)。
黑格尔对法国的哲学非常欣赏,但认为蒙田、伏尔泰等只是段子手,不能算哲学家,当然也极为推崇德国哲学,如莱布尼茨。对英国哲学家一般,主要谈了洛克和休谟。其实我本人更为认可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黑格尔对洛克的思想总结为全部都是从经验得来的,没有先天的东西,相反他竭力从唯心的角度出发,认为还是有些先天的经验的,这点说实话我并不认同,因为不管是他,还是书里提到的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当然包括第三部里花了很大精力总结的经院哲学家,他们都绞尽脑汁在想法设法论证神的存在,但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我当然是个无神主义者),这种有神无神是信仰层面的东西,和科学、哲学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想去认为神存在,那是一种愿望,是你的自由,跟你的思维能力和理性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说实话虽然不能贬低唯心主义的影响和作用,但个人并不同意近代哲学唯心的倾向。
这些哲学家维护神学强调上帝,是不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是不是受到了当时的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在向现实屈服呢?
黑格尔在全书对每个人都是在批判,批判的意思就是评价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简单的,可以说在深刻理解原作者的基础上也在发展自己的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是仅仅总结对方的思想,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写法可以说是非常有胆识的。黑格尔号称西方哲学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看这部书他气吞山河的魄力,的确有这样的苗头。
一些摘录:
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
只要人的自由没有受到尊重,他就不承担任何义务。
那些不要求财富的人,就是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