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

在网上乱逛找这小说的评论,结果发现一篇科技纵览,比较有意思,转来。
本章介绍要科幻作品中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和我们的身体相比,我们的心灵离“人性”这个概念更近一步,这一点谅无疑义吧。
  和医学领域一样,科幻作家不会关注所有的心理学领域,而是那些与人性本质最近的课题。从流派角度看,行为科学心理学可以说是心理学中“最科幻”的门派,它“致力于”将人类简化为机器和动物,不仅曾经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在心理学界内部也是大褒大贬,众说纷纭。行为科学心理学历来受科幻作家“青睐”,只不过一向在科幻作品里充任反面教员。
  从学科角度看,社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在科幻小说也有相当位置。从心理学研究对象上看,智力和记忆是人的心灵中比较有机械色彩的部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编码”、“程控”之类概念,当然也就很容易进入科幻作家的视野。至于心理变态和性心理,虽然并非科幻小说所长,似乎更容易走进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或者主流文学。但也不妨碍有个别科幻作家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并结出硕果。
  第一节:儿童心理在科幻中,有一类比较少见,但趣味盎然的题材——儿童心理题材。这里所说的儿童心理题材,不包括专门给少儿读者写的科幻,如中国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或者俄罗斯少儿科幻作家布雷切夫的少儿科幻小说。也不是指描写生活在正常环境下的正常儿童的科幻作品,如斯皮尔伯格的《E.T》。儿童题材科幻以“孩子”为幻想的对象,并且是创作给成年人看的。
  这些作品里的孩子往往超越了人们的常识。常识中的孩子天真浪漫?那么,儿童题材中的孩子往往狡猾奸诈、冷酷无情。现实中的孩子知识少,阅历少?那么儿童题材中的孩子们则是知识渊博、老谋深算。总之,作者努力要打破你对少年儿童的习惯看法。
  每个成人都有自己的少年时代。不过,成年人再回过头与少年儿童打交道,却非常的不容易。盖因他们已经适应了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与思维习惯。儿童的思维方式不仅异于成人,更有其独特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一般都被忽视了。
  科幻巨片《星球大战》里,“童子功”便是杰迪武士们修练的重要基础。在卢卡斯二十多年前推出的“正传”里,天行者卢克青年时代开始学习“杰迪”,约达大师就说他的思维已经凝固,无法教育。推荐人克诺比好说歹说,才劝服老师收卢克为徒。而在不久前上演的“前传”里,卢克的父亲,天行者阿纳金不到十岁时被带到“杰迪师傅”们面前,约达就认为他已经超过了适合训练的年纪。而在由电影改编的小说里,作者更是明确“规定”,杰迪修练必须从几个月起开始!
  当然,在星战系列中,儿童思维方式不是主题,只是个背景。专门描写儿童思维的科幻佳作,当推美国科幻作家刘易斯。帕吉特(库特纳夫妇)创作的《好难四儿啊,那些鹁若勾子》。这个没有明确意义的标题来自《爱丽斯漫游奇境》,原本就是指无法理喻的怪异逻辑。
  在这篇科幻小说里,一百万年后某个未来人发明了时间机器。他把自己孩子玩的益智游匣放在机器里,发送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个年代里,刚上中学的斯科特捡到了它。那里面有许多不可名状的异物:“非螺旋的螺旋体”,受思维控制的水晶块,错综复杂的算盘式游戏框,能够显示人体结构的玩偶,等等。斯科特玩上了瘾,并且给还不懂事的妹妹一起玩。而他的父母帕拉戴恩夫妇却解不开这些玩具。它们的部件会以超越三维空间的形式扭曲变动,还有其它种种超过逻辑常识的变化。
  时间久了,斯科特和埃玛身上展示出怪异的举止。帕拉戴恩夫妇感到不妙,又查不出这个游戏匣的来历,便请教儿童心理学家霍利威。霍利威经过调查,提出自己的观点:儿童拥有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游戏匣正展示了某种超越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规律。成年人思维已经定形,所以无法解玩它们。霍利威虽然理解到这一点,但他左试右试,思维仍然受到局限,无法玩弄那些益智游戏。
  慢慢地,在益智游戏的教育下,斯科特和埃玛开始以父母无法理解的语言交谈。由于埃玛年纪更小,受成人思维的影响更少,所以学得更快。她开始在纸上涂鸦,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图形,只有哥哥明白其内涵。两人不仅通过游戏匣学会了超越时代很多的新知识,甚至很清楚父母正在研究他们的变化,便努力掩饰自己。帕拉戴恩夫妻看到孩子的行为慢慢“正常”了,便以为霍利威不过是小题大做。
  最后,两个孩子完全掌握了跨越时空的知识。他们用铁环、蜡烛等物件在居室地板上摆出咒语般的图形,竟然从中穿行到另外的空间里。帕拉戴恩虽然亲眼目睹孩子们消失,但却永远无法理解孩子们的所知所学,永远失去了一儿一女。
  “爱情结晶”、“乖孩子”、“小宝宝”……这是人们通常习惯加诸于胎儿或者婴儿的文字。然而,对于许多孕期妇女来说,腹中的胎儿并非那么可爱,那么值得期待。它更象一个吸食母亲营养的异物,寄生物。当然,由于这种潜意识有违伦理常情,所以很少有人公开描述过。但科幻作家们却无此顾虑。大卫。肖宾在《怪胎》中,就精心刻划了这么一个恐怖的胎儿。
  裘伯利医学中心有一台功率在世界排名第二的超级电脑,名叫“老梅”,同时服务于该院的许多科研项目。医学家布强生领导一个小组,研究优质安眠药。他们征求志愿人员,分别给这些人服于新型安眠药或者安慰剂,在他们入睡时,将脑电波输入“老梅”进行分析。
  研究生姗曼莎发现自己未婚先孕,与男友又因冲突而分手。她决定自己打工来抚养未来的孩子,便隐瞒怀孕的事实,成为这个心理实验的志愿者。布强生从她的脑电波图形中发现了胎儿的脑波,不久,这个脑波越来越强大,很快就压倒了姗曼莎本人的脑波。而妇产科医生的检查也证明,那个胎儿的头颅远大于正常。
  每次姗曼莎进入睡眠实验,“老梅”都要发生故障。布强生只好用一台个人电脑接入老梅和姗曼莎之间的导线,探查原因。他惊讶地发现,胎儿竟然在与“老梅”对话,询问它各种医学知识。同时,姗曼莎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感觉自己大脑一阵空白。而且掌握了不知从何而来的医学知识。
  布强生认为胎儿拥有了自我意识,并且慢慢控制姗曼莎的意志,操纵她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优质环境。在怪胎的支配下,姗曼莎开始大运动量体育锻练,因为它有助于胎儿生长。知道苦杏仁疳有利于胎儿眼睛发育,怪胎就驱使姗曼莎大吃杏仁。了解到蟹黄含有极高蛋白质,胎儿就驱使姗曼莎在饭店专点海蟹。后来,姗曼莎竟然生食海水鱼的鱼眼,或者大吃果糖,完全失去了正常的饮食习惯。甚至,为了从精液中吸收前列腺素,怪胎支配着母亲机械地去和布强生作爱!
  在布强生医生的反复解释下,姗曼莎终于相信自己已经被胎儿所控制。她试图通过人工流产摆脱这个怪物。但每次都在上手术台之前丧失自主意志,不由自主地逃出医院。由于情况超越常识,布强生无法令警方相信,只好自己努力保护姗曼莎。
  随着胎儿的成长,它控制母体的能力越来越强,能够让姗曼莎的血流集中在子宫附近,身体其它地方失血,变冷。慢慢地,姗曼莎身体衰弱、形容憔悴,但胎儿发育却出奇良好。
  无奈,布强生只好中止实验,试图切断“怪胎”与老梅间的联系。但此时,怪胎完全控制了姗曼莎,让她在每天午夜里偷入实验室,继续从“老梅”那里学习知识。甚至可以控制她去杀人灭口!到后来,姗曼莎完全成了怪胎的代言人,仿佛恶魔附体一般,嘴里说的话都来自怪胎。
  由于在此之前,姗曼莎一直想用流产的手段摆脱怪胎,胎儿对母亲愤怒无比,便试图利用生产时的身体变化让母亲死掉。“老梅”竟然给它设计出一个完整的计划,让姗曼莎在生产时死于肾力衰竭、严重中风和流血不止。
  布强生经过顽强努力,在最后关头终于令妇科医生接受了事实,保住了姗曼莎的性命。当怪胎离开她的身体后,姗曼莎自然也摆脱了它的控制。只不过,她完全忘了自己被怪胎操纵时的情形。一群医学家检查了那个婴儿,却完全找不到一个医学天才、恐怖杀手的影子。然而,那却是这个超常婴儿的绝妙欺骗。当周围没有成人在场时,他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这篇小说便在诡秘的气氛中结束了。
  孩子就是孩子。超越年龄的成熟并非就令人欣慰,反而会让父母感到恐惧。短篇《你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也讲述了这一主题。在鲍勃。肖的这篇小说里,科学家马蒂内利发明了“皮质操作技术”,可以把知识镶嵌在人脑中。两个小时便可以学习完中学和大学课程。不过,要实施这种手术,孩子必须有140以上的智商。
  小说并没有具体介绍这种技术,而是通过一位母亲的眼睛描绘这种技术的后果:琼。班宁恩的智力平平,但两个儿子却是超常儿童,有条件实施这种手术。她陪着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去度过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两个小时后,她便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的外形完全不变。这两个孩子用完全属于成人的冷静客观的语言谈论父母,将他们描述低智商的落后群体。
  流行科幻剧集《X档案》中,有一集名叫《夏娃》,讲的也是超常恐怖儿童的故事。五十年代,为了与苏联对抗,美国军方秘密开始克隆人实验,试图搞出拥有超级战斗力的战士。实验产生的男孩都称为亚当,女孩都称为夏娃。他们有五十六条染色体(正常人类有四十六条),所以拥有更快的成长速度、更高的智慧,更强的体力。但精神病倾向也更强烈。他们在十六岁时都罹患精神病,二十岁开始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实验只好宣告失败。实验品被终生关在秘密基地里。
  但是,夏娃七号与夏娃八号在某个科学家的帮助下,克服了基因的副作用,并且逃出基地。夏娃七号化名肯卓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医学院。后来,她进入一家生殖卫生中心,利用不孕症妇女求医的机会,借腹怀胎,产下自己的克隆后代。
  八年以后,在美国东西海岸发生了两起凶杀案。两个互不相识的中年人分别被人用洋地黄麻醉,然后在颈动脉插入针管,放血而死。负责“X档案”的莫德与斯卡丽发现,他们各有一个相貌相同的女儿,分别叫天娜和仙迪雷登。她们虽然只有八岁,但体形已经象十多岁的孩子。经过调查,莫德二人发现了政府进行克隆人实验的秘密。由于两个相隔几千公里的死者在同一时间遇害,他们认为这是逃逸已久的夏娃七号与八号联手作案,便组织警方去追捕。结果,化名为“肯卓克”的夏娃七号在警方围捕中离奇死去。
  由于认定还有“夏娃八号”在逃,莫德和斯卡丽决定亲自护送天娜与雷登到精神病院。途中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莫德发现两个娇小的女孩子在他们的饮料里放了洋地黄毒药。原来,一切都是这两个孩子策划的!她们虽然从小就在不同的家庭里长大,彼此从未谋面,但她们通过心灵感应早就知道对方存在,并且策划杀死各自的养父和夏娃七号。整个案件里,她们一直利用成年人对孩子缺乏警惕的习惯,一步步误导警方。
  在这部片子里,一对双胞胎小演员们很好地表现了“恐怖儿童”:天娜和雷登沉默寡言,冷静超凡,表情虚假。她们只是为了蒙骗成年人,才模仿孩子去哭泣、微笑,或者失控大叫。她们在成人面前装作喜欢看卡通片,然而真正喜欢看的却是时事政治新闻。这些细节都表明,她们在内心里完全是成年人,是生活在儿童身体里的成人。
  在《X档案》第五季“结局篇”里,也有这么一个成年化的儿童——国际象棋天才吉布森。与天娜她们相反,吉布森已经十二岁了,但身体发育迟缓,象个七八岁的孩子。但他自幼喜欢下国际象棋,连战皆捷。最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俄罗斯的特级大师对阵。正在这时,有刺客用枪杀死了俄罗斯棋手。莫德通过现场录相判断,刺客本来要杀的是吉布森,但这个孩子却在开枪前一瞬间,提前知道有人要刺杀他!
  莫德胸有成竹,拿来一个电脑象棋程序要吉布森对奕。终于证明吉布森并不会下棋,只是有心灵感应能力,能够猜到对手下一步要走什么。脑科学专家发现吉布森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异常发达。原来,他并不是超人,而是能够运用普通人沉睡着的潜力。
  和天娜她们一样,吉布森也是沉默寡言,和围绕着他的成年人相比,他更象把握全局的成年人。只不过他并无害人之心,而是对人类的虚假感到厌倦。他自小就洞悉成年人的内心,知道他们所思所想与所说所做之间有巨大差别,慢慢就变得异常老成。而吉布森喜欢下棋,也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思所想才与所作所为相同。在这孩子面前,莫德、斯卡丽等成年人十分尴尬,感觉自己象是被成年人看穿心思的小孩子。
  上面这些故事,都是把生理上的孩子设想为心理上的成年人。科幻里的儿童题材还有完全相反的一个路数,就是描写成年人突然变成了孩子。不是体形上变成孩子,而是性格、情感、意志上变成孩子。同时,成年人的知识经验和体能还都保持着。这样便形成了相反的戏剧效果。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版的英国科幻电视剧《复仇者》中就有这么一集故事:苏联间谍发明了一种特殊药剂,服下它,成年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在性格上退化为孩子,天真无邪,没有心机。但所有的知识还都保留着。他们把这种药剂给西方顶尖科学家服下,然后把他们带到儿童玩具室,让他们一边玩玩具,一边讲出重大科技机密。可惜这个剧集笔者已经找不到了。只好凭印象介绍一下。
  《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科幻电视剧。其中有一集“快乐玛利”的故事,讲的也是儿童化的成年人。美国海军在大洋深处设置了“大同一号”考查站,由指挥官路德带着三个助手长期住扎。一个名叫“玛利”的海底怪人突然钻进“大同一号”。他有成年人的脸,两撇小胡子,额头深深的皱纹,但举止动作,心态情感完全是个孩子。更奇怪的是,他的躯体会发射电磁波,接触到一个人,那人就会暂时在心理上返老还童。三个助手“退化”成孩子后,把跳水潜泳当成娱乐,导致死亡。路德和基地通话。基地对他的笑声感觉奇异,请心理学家分析,证明他已经退化到了六点三岁!
  本剧主人公,能在深海存活的麦克。哈里斯从大同一号上带回路德。然而,怪人玛利也偷偷混进基地。在他的影响下,科学家伊丽莎白,海洋研究院负责人贾志伟都变成了孩子,随意玩弄控制仪器,把基地搞得一团糟。只有同样出生在大洋的麦克。哈里斯不受影响。贾志伟拥有军方身份。在玛利的影响下,竟然预约了军方高官,想带玛利到五角大楼作战室,玩玩那些“红色按钮”。关键时刻,麦克。哈里斯诱使他们拐到一家游乐场,才算化险为夷。在那里,麦克抓到了玛利,劝他回到了大洋。在这个故事里,玛利全无恶意,但他的儿童心态却把周围搞得险象环生。这个故事从一个绝妙的角度告诉我们,“儿童”有多么危险。
  如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突然拥有巨大的力量,会发生什么呢?科幻片《亲爱的,我把孩子放大了》就讲了这么个故事。发明家韦恩博士发明了将物体扩大的仪器,不慎将他两岁的儿子扩大了。这个孩子越长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楼房。由于他只有两岁,完全无法理解自己面对的一切,只是象孩子一样把周围的一切当玩具,结果搞得房倒屋塌,车辆毁损。韦恩和大批科学家一起想办法,都无法将他稳定下来。军方甚至想用麻醉炮来制服他。关键时刻,孩子的母亲也把自己扩大成巨人,才让小乖乖安静下来。两人一同返回正常世界。
  其实,在真实世界里,小宝宝就不停地制造破坏。只不过他们太弱小,那一点点损失被成年人忽略不计罢而已。而在这个故事里,小宝宝这点“可怕”被放大出来,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除了儿童——成人的互相转化外,科幻中的儿童题材还有一个变种:孩子是正常的,但环境是异常的,“科幻”的。正常的种子被植于不正常的土壤里,便可以生长出怪异的果实。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的短篇《生存实验》,讲的便是这么个故事。在不知何时何地的背景里,有一个巨大的人工生态圈,建筑在一个透明玻璃幕罩下面。里面有人造的山、湖泊、草原,云和雨,无害的小野兽,等等。这个叫“天房”的生态圈里生活着六十多个孩子。他们属于人类各主要民族,在一个小时内相继出生,但不知父母是谁。孩子们都由一个叫“若博妈妈”的机器人保姆抚养长大。“若博妈妈”使用生态圈里的设备,给他们提供一切饮食和医疗,传授他们知识。并且告诉大家,他们是一项“生存实验”的实验品。一旦通过实验,他们就可以回到远在地球的父母身边了。
  生态圈外面是原始丛林,而且空气稀薄。从孩子们五岁开始,“若博妈妈”便用“电鞭”驱使他们到外面去适应环境。每次时间逐渐延长。到他们十岁那年,更是驱赶他们到外面过夜。一共有五个孩子在野生环境里死去,然而“若博妈妈”无动于衷。不到时间决不开门。孩子们怀着深仇大恨,用计将“若博妈妈”推入河中。
  正在他们准备选举自己的领袖,开始新生活时,“若博妈妈”将自己修复,压制住孩子们的“叛乱”。向他们讲解了真实的一切。原来,它和孩子们几乎同时“出生”,完全凭程序和贮存的资料行事,根本不知道这个生态圈在何方,也不知道大家何以出现在此时此地的前因后果。它根据一些不全面的信息判断,这里距地球足有上亿光年,完全无法得到人类的帮助。而且,生态圈很快就要耗尽能量。为了孩子们的生存,不得不逼使他们适应残酷的自然环境。
  把孩子们放逐到弱肉强食的丛林环境中,刘慈欣的长篇《超新星纪元》堪称此类题材集大成者:距地球仅八光年远的一颗超新星大爆发。强烈的粒子流辐射破坏了人类的遗传基因。世界上所有十三岁以上的人都将在半年后死去。文明只能由孩子们传承下去。危机关头,成人们组织孩子进行超强度的学习。他们必须放弃现有的教材,去学习运转工厂、驾驶飞机轮船、管理城市、充任武装力量,甚至领导国家。中国领导人用“模拟国家”的游戏,从孩子们中间挑选出“华华”、“眼镜”等人,作未来的国家领导。
  悲哀和忙碌之后,十三岁以上的人集中到偏远地区建立的“终聚地”,慢慢死去。公元结束,“超新星纪元”开始。各地都是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等事故。交通中断,城市服务系统、卫生系统完全瘫痪。不过,孩子们经历种种艰难,在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竟然闯过了生存的第一关。
  当生存问题解决后,孩子们认为,他们不应该继承成人世界的种种法则,而要自己开辟新天地。这个新世界要以“玩”为主。他们把先进科技装备用来玩耍。在广阔土地上随意迁移。在中国,由于仅剩下三亿人口。土地空余很多。长江以北的孩子都跑到了长江以南。许多城市完全荒废,按照孩子们的想法,是让大自然生态慢慢恢复,变成国家公园。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最好玩呢?打仗!于是,从美国开始,孩子们拖出成人留下的现代化武器,在大街小巷玩打仗,造成伤亡无数。最后,在孩子领袖参加的“联合国大会”上,战争游戏竟然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响应。各国孩子首脑经过商议,以南极洲为战场,开始了巨大规模的战争游戏。
  由于技术掌握得不成熟,无法进行复杂的协调,象航母编队这样的现代化军事手段无法动用。游戏各方便用枪械、坦克、火炮等对轰,仿佛小孩子过家家一般。虽然尸横遍野,血流满地,但孩子们并不象成年人那样容易伤感,反而乐此不疲,对同伴死亡熟视无睹。
  最后,中美双方的“孩子领袖”竟然互相投掷核武器。只有在这种惊天惨祸面前,孩子们才被惊醒,纷纷从南极退走。在归途中,又有许多孩子沉没于波涛之下。不过,孩子的视角毕竟和成人不同。刚刚撕杀过的各国孩子军人,转眼就象朋友一样玩在一起。
  经历了许多磨难,经历了“悬空时代”、“惯性时代”、“糖城时代”,这批孩子终于长大成人。“超新星纪元”终于载着人类文明闯过了险关。
  其实,大多数十几岁的孩子恐怕都有类似的梦想:一觉醒来,自己就跨入成人世界,接过成年人手中的一切。而小说中那颗凶恶的超新星,恐怕就是用来满足新一代“弑父潜意识”的道具吧。
  在美国科幻片《街头疯狂》里,青少年的反叛心理被夸张到了极点。美国政客出于选举需要,把选民年龄下放到十四岁。结果,一个本来给总统候选人助选的歌星成为新总统。在孩子选民的强烈要求下,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被关进集中营,强迫服毒品。孩子选民们要把美国变成一个无拘无束的,当然,也是一个好玩的世界。
  科幻不是儿童文学,但科幻作品里,确实有对儿童心理极为深刻的挖掘。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对于孩子,它们都是很好的启迪。
  第二节:行为科学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派别,行为科学心理学在二十世纪初,由美国J.B.华生创立。他吸取了早期的进化论、条件反射学说等理论,建立起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摒弃对人类意识的研究,关注于探索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后来,经斯金纳和中国留美学者郭任远等人的发展,行为科学成熟起来,获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在人文学者眼里,它的基本观点十分刺眼:所谓爱、尊严、人性、自由意志这些东西,全都是不可检验的幻觉,是刺激——反应的固定链接。这种抹杀人性的极端态度,使得行为科学很早就越出心理学的象牙塔,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行为科学最大的成果,是在“刺激——反应”的基本理论上,建立起一整套行为塑造和控制理论。在心理学走向成熟的过程里,行为科学严格的科学倾向曾经是一场革命。但在这个理论中,“人”与马戏团的动物没有多大区别,或者和复杂机器等同起来。这就使它走向了极端。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社会背景下,大政府、独裁政治、社会控制论远比今天吃香。无论行为科学学者本身政治倾向如何,此类学说都给专制政体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大凡独裁者上台,都承诺要用强力来塑造一个纯洁社会。华生曾有一句狂言: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塑造成医生、律师、学者,或者小偷、盗窃犯……此言虽为书生之见,华生也没有本事把它付诸实施。但人们却不难看到一个思想领域中独裁者的影子。
  行为科学很早就进入了科幻作家的视野。此类题材中的代表作,当属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的《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62)。作家曾经在英军服役时到过马来西亚。这个古怪书名中的“橙”(orange),和马来语中的“人”(orang)读音类似。所以“发条橙”实际上就是“发条人”,指称被象机械那样控制和操纵的人。
  小说中的背景是未来英国。由于精英阶层已经移居月球,留下来的大多是下层居民和社会渣滓。主人公亚历克斯带着一群小流氓,在街头无恶不作。吸毒,斗殴,强奸,抢劫。当局抓捕到他以后,把他当作行为科学罪犯改造实验的对象。
  故事中的罪犯改造方法完全忠实于行为科学心理学原理:司法人员将亚历克斯绑在特制座椅上,用细棒撑开眼皮,强迫他观看一些暴力、强奸内容的电影。同时施加电击、催吐剂等恶性刺激。长此以往,亚历克斯的神经系统在犯罪行为和极度身体不适之间建立了固定联系,只要产生犯罪意念,就会自发停止行动,仿佛身体里装上了刹车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方法实施起来很简单,完全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但在现实生活中从未实行过,因为它违背了许多法律和伦理界限,特别是对自由意志的尊重。
  在美国科幻电影《超时空战警》里,行为科学理论的荒诞性有更突出的表现:生活在九十年代的警察斯佩克在一次行动中犯了错误,导致几十名人质死亡,被判冰冻刑。当他在2032年复苏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由行为科学学者瑞曼。卡托统治的世界。这里没有暴力,许多年都不出现一起凶杀案。人们举止优雅,一句脏话都不讲。不仅如此,未来人类全部衣着得体,干净整洁,不吸烟喝酒,不吃高脂高糖食物。为了避免性病,男女之间只通过传感器作爱,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繁育后代。总之,这是一个“文明”到了极点的社会。而塑造这个社会的,便是一个行为科学家。
  但正是在这个“美好社会”里,人的个性极度退化。他们不懂个人选择的价值,对危机没有应对能力。瑞曼。卡托被视为圣人,而他则把整个社会玩弄于股,为了创造“珍珠般无瑕的社会”,不惜制造恐怖,让人们交给他更大的权力。在影片中,瑞曼。卡托对金钱、美色等传统欲望毫无兴趣,唯一动机就是把整个社会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雕塑。事实上,在瑞曼。卡托这个形象上,浓缩着行为科学心理学最根本的荒诞性:如果想把婴儿们塑造成“理想状态”,不仅需要行为科学心理学理论,更需要财政、警察、军队、暴力……最终,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者。他有权力调动一切资源,塑造别人的行为,而自己不受任何制约。
  在《超时空战警》里,行为科学心理学被科幻化了:重刑犯在冰冻时,通过电子手段直接刺激大脑,改造其行为模式。警官斯佩克被塑造出编织技能。而罪犯西蒙。菲尼克斯则被塑造成杀手,用来消灭“完美社会”的反叛者。
  当然,影片里还有一些地方,体现着传统的行为科学理论。比如,在未来的“圣安吉市”里,到处都有行为提示器。如果一个人说了脏话,提示器就会听到,进行口头警告,并且给他扣分。这就是行为科学的“负强化”理论。这些无所不在的提示器更容易让人想起一位唠叨的家长。
  除了充当大背景外,行为科学心理学也出现在一些科幻作品的细节里。科幻电影《黑色撞击》(Dark Planet)中,二十七世纪两大集团“艾尔法人”和“瑞贝尔人”进行世界大战。瑞贝尔女军官丽丝被抓获。艾尔法人对她酷刑逼供。实施的并不是皮肉之刑,而是用电子设备直接刺激大脑的情绪中枢,交替产生极度快感和极度痛苦,以使人的意志最终崩溃。这便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行为科学的基础并非对人的研究,而是对白鼠之类实验动物的研究。所以,它和动物行为学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动物,恐怕是自有畜牧业以来人类历史悠久的梦想了。在科幻作品里,这类题材也有不少。
  科幻电视剧集《大西洋来的人》当中,野心家舒拨就曾经训养过一只巨型水母。他在水母身上安装电子控制器,直接操纵它的行为。甚至可以令它吃掉海中霸王鲨鱼。舒拨以这只水母为筹码,勒索某国际游泳大赛的组委会。
  在《007系列电影》中,有一集《杀人执照》(A View To A Kill)。邦德的对手是一个叫索林的疯狂大亨。他操纵赌马比赛,方法就是在赛马的腿上安置由芯片控制的微型注射器。可以通过遥控在马身上注射激素,以此手段随时操纵比赛的进程。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如社会化、人际关系、舆论传播传播等等。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最接近生活,我们随处可以找到符合某个社会心理学原理的现象。可以说,不仅是科幻小说,任何一篇小说里,都会有某些情节涉及到社会心理学。
  科幻小说也有直接以社会心理学为题材的作品,以“社会化”题材最多。“社会化”是“社会教育过程,通过它,一个人可以学会适应集团(社会),并掌握为集团(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七卷。120页)。当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不会被科幻作家重视,他们要描写的,总是扭曲、怪异的社会化问题。象前述王晋康的《生存实验》,便是一个典型的,扭曲的社会化过程。
  在科幻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猿泰山》讲的是一个“反社会化”,或者“失社会化”的过程。这部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初,作者是曾经影响了几代美国科幻作家的伯勒斯。《人猿泰山》被改编成许多版本的电影。其中的某个版本解放前曾经在中国大陆上演。直到不久前,迪斯尼的卡通版还在中国上演。
  《人猿泰山》的构思,显然源于当时已经有过许多实例的“兽孩”现象。不过,现实中抚育兽孩的,多是狼、猪等较低级的动物,而《人猿泰山》的主人公则是被猩猩养大的,这个“养母”的智力水平在一种之下,万种之上。所以,泰山保留了较多的人类行动能力。而他的出身被设定为英国绅士家庭,更有将文明与野蛮进行对比的趣味。在小说里,泰山充满野性的生活被描写成正面的,甚至令人神往。
  大型社会心理学实验,也是某些科幻作品的一个题材。香港作家黄易《星际浪子》的开篇部分便有这么一个实验故事。未来人类掌握了“蜕生术”,一个人年迈之际,可以通过这种基因技术恢复青春,甚至将自己的容貌变得更美丽。
  许多代以后,宇宙间充满了健康美丽而长寿达几千年的人类。由于不复有死亡恐惧,人类的进取心大大下降。寿命已过万年的女科学家舒玉智对此深有感慨。她在银河边缘寻找了一颗适于人类生存的行星,暗中将大量罪犯、流浪汉等边缘人物送到上面,制造一个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环境。自己则潜在不远处的一颗行星上观察这一切。
  日本导演北野武的血腥电影《大逃杀》,其主题也是这种“生存实验”故事:未来的日本经济崩溃,失业率大增,校园里充满暴力,上千教师死于冲突。某个独裁政府上台后,制定了《BP法案》。影片中,几十个豆寇年华的男女学生被送上荒岛,他们必须相互撕杀,以决出最后的幸存者。人在这种极端扭曲的环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现象,正是这个故事的最大卖点。
  第四节:智力人和动物之间有诸多不同,最直观的区别恐怕要算智力了。而科学更是智力的直接产物,研究科学和学习科学都需要足够的智力。在日常生活里,科学工作者常常有推崇智力的倾向。所以,智力成为科幻作家热爱的题材,也便顺理成章。当然,他们要描写的,不是普通的智力问题,而是智力改变对一个人的影响。
  《献给阿杰尔农的花》(Flowers for Algernon)是经典智力题材科幻小说,发表于一九六六年,作者是美国的凯斯(Daniel Keyes)。阿杰尔农是科学家用来作智力增强术实验的白鼠。通过手术,它的智力提高了几倍。后来,科学家又找到弱智人查理。戈登作人体实验。戈登天生弱智,在生活中倍受欺负,但他根本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
  通过手术,戈登的智力大大提高,原本眼中单纯的世界变得真实起来,也复杂起来。周围的人开始害怕他,疏远他。后来,戈登的智力竟然超过了对他进行实验的科学家,他自己开始对智力提升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果他发现,这种手术有极大缺点,并且不可弥补。自己的智力将来仍然要恢复原状,从天才坠落为白痴。戈登慢慢变得笨拙起来。最后,在被愚昧的黑暗吞蚀前,戈登将一束花献给已经死去的阿杰尔农。作者别具匠心,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一个人从弱智到超常,再返回愚昧的过程。情节和语言感人至深,令人久久难亡。
  《失去它的日子》由中国作家王晋康创作,与上篇相映成趣。故事是通过一位普通老人的日记讲述的。他的大儿子逸壮天生弱智,二儿子逸飞则聪颖过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极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某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但却没有任何仪器显示这种震动。以后,每隔22小时55分,这种震撼就会周期性地降临。连续震撼使正常人的智力逐渐下降,而弱智人则不受影响,慢慢地,人类逐渐忘记了科学技术成果,社会组织趋于解体。逸飞推断出事件的真相,但无力回天,只好在城市供应系统崩溃后,带家人逃进一个山中熔洞避难,后来,所有的震波都已掠过太阳系,人类的智力又逐渐恢复。但他们要从一片废墟中重新开始文明进程。
  第五节:记忆记忆恐怕是心理活动中最能呈现机械性的成份了,甚至在心理学中,对记忆规律进行基础研究的对象就是“无意义识记”。在生活中,人们也总是把人脑的记忆和书本、磁盘这些物件联系在一起。所以,科幻作家们喜欢描写通过机械方法把人的记忆搬来移去,或者干脆抹掉的故事。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Philip K.Dick)的谐趣小说《全面回忆》。工人道格拉斯。奎尔经常梦想到火星一游,但自己身份低微,无福前往。瑞科公司专门给人们植入虚假记忆,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奎尔付费请这家公司为自己输入在火星冒险的记忆,没想到却唤醒了他的真实记忆:他正是一个曾经到过火星的情报员,只是那段记忆被抑制了。在这个故事里,人的记忆可以象一段磁带录音那样,被抹去或者被添上。后来,好莱坞将这个短篇搬上银幕时,添加了许多惊险情节。但其故事核心:记忆的消除和移植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并得以发挥。
  推而广之,一个人的整体意识,无非就是一套记忆,只不过数量庞大,内容复杂而已。如果把一个人的整个记忆完全转移给另一个人,那么,是不是就等于灵魂的转移呢?至少科幻作家认为是这样的。比起前章提到的换头术,这种移魂术更复杂,当然也更“科幻”。
  在科幻电影《雷霆穿梭人》(Freejack),企业家麦克。坎德拉斯遭遇车祸,临死之前将意识输入电脑,他的手下绑架了赛车手福朗,准备把麦克的意识移植到福朗身上,得到复活。之所以选中福朗,是因为福朗以前的女友朱丽叶现在是公司副总。麦克暗恋朱丽叶,认为自己只有借用他的身体,才能令朱丽叶彻底爱上自己。当然,最终他的阴谋没有得惩。在这个过程中,麦克的记忆,也就是他的“灵魂”被保存在体外电脑里达三天之久,并且仍然具有活动能力。
  在短篇科幻《阿尔泰9星绑架案》中,作者弗雷德里克。波尔(Federik Pohl)更令这种“灵魂转移”术成为未来社会中的普通技术:阿尔泰9星殖民地建立在矿业基础上。矿业衰弱后,人们只能指望旅游业。其中一个旅游项目就是出租身体:当地人把自己的全部记忆用编码的形式贮存在机器里,旅游者再把自己的记忆输入那个身体。由于不是自己的身体,旅游者可以毫不珍惜,驾驭它进行各种冒险。出租期一到,原主人的“精神”被输回身体,经常会发现身上遍布创伤。
  第六节:情绪控制有的心理学理论将人的心理划分为认知、情绪和意志三部分。有的划分为认知和意动两部分。不管怎么划分,都体现了人的知识部分、理性部分与情绪部分、感性部分的对立统一。自古以来,如何对待自己内心中这两部分的关系,便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不久前上演的科幻电影《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描述了一个全体人类都被施以情绪控制的世界。经历多年残酷战争以后,某些政治家认为,必须消除人性中的攻击性才能保持永久和平,方法就是定期注射药物,使人心如止水,甚至面无表情。任何可以激发人类情绪的物品,包括艺术品都在禁止之列。任何人想要摆脱这种控制,都被视为对他人的威胁而处以极刑。
  其实,《撕裂的末日》体现了人们的一个常见误解,那就是把情绪和理智对立起来,认为理智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客观效果,而情绪只起到干扰作用。影片中的未来人类虽然面无表情,生活单调。不过却有着远超过现代的高科技。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研究科学,还是运用科学,总要有意愿才行。任何意愿都有情绪的成份。完全克制住情绪波动,彻底平静下来的人,等于进入了“涅磐”境界,实际上什么事也做不了。
  《撕裂的末日》并非这一题材的开端。早在几十年前,波兰科幻大师列姆就在《星空归来》中,描写了一个过度和平的世界。宇航员夏尔乘坐亚光速飞船回到地球,地球上已经度过了127年。人类都接受酶酐植入手术,消除心理中的攻击性。结果,人们相安无事,没有竞争,社会也不再进步。夏尔和他的同事冒着生命代价进行的外星探险变得毫无意义。
  现实生活中,吸食麻醉品就是对情绪的直接作用,只不过它不可控制。在《机器人梦到电子羊》中,有吸毒经历的作者菲利普。迪克描写了未来人类使用情绪控制设备,直接刺激情绪。这种设备叫“移情盒”。人们可以随意调节它,刺激自己产生各种情绪。
  第七节:心理变态十九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他告诉人们,在每一位绅士和淑女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阴暗邪恶的念头,它们蠢蠢欲动,时时想控制人的理性。而在精神分析诞生之前,一篇科幻小说已经表达了类似思想,那就是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850、11、13——1894、12、03)创作的《化身博士》。
  小说主人公医学博士吉基尔是一位公认的绅士。律师厄特生受理他的遗嘱:博士决定在自己死后,把全部财产留给一个叫“海德”的人。而这个海德为人邪恶,充满暴力倾向,并且就住在吉基尔的宅子里。
  厄特生认为这里面肯定有某种犯罪阴谋,便进行深入调查。最终发现,原来吉基尔博士和海德竟然是同一个人。原来,他研制出一种药物,可以把人性中善与恶的两面分开,在不同时间里表现出来,形成双重人格。吉基尔博士在自己身上进行药物实验,但积重难返,不得不靠服药来保持这种转换。最终,吉基尔在变成“海德”杀人以后不堪良心重负,自杀了断。
  在科幻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中,连环杀手卡利也是变态心理的典型。他专门绑架金发年轻女子,放到地窖的大水箱中,让她们慢慢淹死,将尸体漂白,作成玩偶。再将自己吊起,看着被害人死亡过程的录相达到性高潮。卡利被捕后,女医生凯瑟琳进入他的意识,在那里,她看到了卡利少年时被父亲虐待的记忆,更发现了少年状态,天真无瑕的卡利,和成年后恶魔般的卡利判若两人。可以说,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在这部电影里被形象化了。
  近来,电子游戏和网络走入人们生活,而玩电子游戏或者上网成瘾,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有关这些心理病症的科幻小说也多了起来。八十年代,网络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只是少数人的游戏。那个时候,“塞伯朋克”流派先驱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Sturgeon)就创造了“电子海洛因”一词,概括了电子游戏、上网等一系列行为。九十年代末,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而在最先接触网络的人群中便有大量科幻迷。网瘾问题也成为科幻小说的一个小小热点。
  宋宜昌、刘继安合著的《网络帝国》,是对网瘾问题极为夸张的描写。小说将背景放在不远的未来。那时,网络终端无处不在,人们深陷其中,放弃了其它一切活动,生理需要完全成为附属品,以至于人的体形都发生变化:头脑庞大,身体萎缩。由于沉浸在网络生活中,人们失去直接交往的动力。恋人之间只在网络中来往,许多年都不真正见一次面。最后,英雄人物巴比特挺身而出,决定用基因工程培养出超级细菌,腐蚀光缆,将人类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
  《藕荷色的蒲公英》(星河著,《科幻大王》2003、2期)也是对网瘾问题的严肃思考。在小说中,未来社会有强制戒瘾的法律机制。上网成瘾的人将和吸毒成瘾的人一样受到监禁。小说以一个网瘾君子的自述形式展开,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郑军的《生命之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出版)也围绕着网瘾问题展示。在小说里,一些人上网成瘾,以至迷失自我,将自己等同于网络中的虚拟人物。小说中也出现了专门戒网瘾的机构,只不过它不是司法机构,而是心理卫生机构。
  第八节:性心理“性”从来就是文艺中的热门题材,但在科幻作品里却不怎么热。这倒不是因为科幻作家们比较古板,比较封建,而是因为在这个题材上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很有限。今天人们能在性问题上搞出的一切花样,几千年前就存在了。
  《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是科幻作品中性心理题材的代表作,作者为美国女作家勒。吉恩(UrsulaK.LeGuin)。她创造了一个由两性人组成的外星世界。这里的外星人都身具两性,在不同时间里,随机地变成男性或者女性进行交配,平时则同时拥有两性心理。由于小说里的外星人在形貌上和人类一样,可以认为他们就是现实生活中两性人的写照。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两性人。他们在躯体上是一种性别,心理上倾向于相反的性别。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为“易装癖”、“易性癖”,列入变态心理范围。现在社会逐渐开放,这种心理现象已经被慢慢接纳,视为一种小群体亚文化。
  甚至,《黑暗的左手》可以被视为荣格精神分析学的小说版。按照荣格的理论,任何一个人在精神上都是男女同体。
  以性问题著名的科幻小说还有菲利普。法默(Philip JoseFarmer的《恋人们》。这部一九五二年发表的中篇科幻描写了地球人和外星人的种种离奇性爱,在那个年代堪称惊世骇俗。后来它又被扩写成长篇,于一九六二年出版。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