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一段摘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也有译成《万里任禅游》)一书。
任何想要以己为荣的目标,结局都非常悲惨。现在我们就开始付出代价了。如果你想通过爬上山顶来证明你有多么伟大,你几乎不可能成功。即使你做到了,那也是一种很虚幻的胜利。为了维持这种成功的形象,你必须在其他方面一再地证明自己,而内心则常常恐惧别人可能会发现这种形象是虚幻的,所以这么做是错的。
斐德洛曾经从印度写过一封信,提到和一位圣者以及他的信徒去爬喜马拉雅山,它是恒河的源头,也是印度教三大神明之一湿婆(Shiva,为印度教三大神明之一,象征毁灭之后的再生。另外两大神明为大梵天〈Brahma〉及毗湿奴〈Vishnu〉——译者注)的住所。
他一直都没有爬到山顶,到了第三天他就放弃了,因为他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大家留下他继续往前行。他知道自己仍然有些体力,但这些体力不够。他也有动力,但是也不够。他并不认为自己很孤傲,但是他想通过这一趟朝圣来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他把山和朝圣当作自己的目标,把自己视为不变的实体,而不是这趟朝圣或是高山,因而还没有准备好。他想其他的朝圣者之所以能够到达山顶,是因为充分领受到山的神圣,以至于每一步都是一种奉献的表示,是对这种神圣的心悦诚服。山神圣的一面融入了他们的心灵,因而使他们的耐力远远超过了体力所能负荷的。
对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私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呼吸的速度也一样;疲累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又会继续向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多么不同啊!自我的爬山者就像一支失调的乐器,他的步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也可能失去欣赏树梢上的美丽阳光的机会。在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却不休息,仍然继续前进。有的时候,刚刚才观察过前面的情况,他又会再看一遍。所以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却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