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就生活》(Managing, Performing, Living),(瑞士)马利克著,章爱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412页。
这本书是一名奥地利长大、瑞士教学的管理学教授马利克关于管理的一些思考。不少地方和市面上主流的美式管理思维不同,带有较浓的欧洲务实味道,很多经过独立思考过后的大实话,比如说人是干不死的(工作量大没关系),人不一定要开心才干活,不能轻易夸奖手下,需要监督等等。
作者跟德鲁克私交甚好,书中每每提起同是奥地利人的这么美国管理大师,连开题主旨也紧扣“能效”一意。即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管理,把管理工作用最少的时间做好。在作者看来,自我修炼、开会、报告、监督、分配工作、预算编制、绩效考核等构成了管理者的7大工具。少干烂事也很关键。
作者认为人与人高度不同,应该取人之长而不是补其之短;信任应该建立在坦诚上;每年要留出时间跟员工开没有议题的推心置腹的1对1会议,认真倾听,这样对方才会有感觉你是跟群众打成了一片。
大多数管理文章毫无价值。
改变人并不是一项管理任务。
如果有人两面三刀,不容易建立信任。
一些精华:
管理的六大原则:
1、关注结果
2、为整体做贡献
3、聚焦关键
4、利用优势
5、信任
6、正面思考
管理的五大任务
1、制定目标
2、组织
3、决策
4、监督
5、人的发展
管理的七大工具
1、会议
2、报告
3、工作设计与任务控制
4、个人工作方法
5、预算和预算编制
6、绩效评估
7、系统的垃圾处理
一些观点:
1、组织应该关注绩效,而不是关注员工的快乐。因为工作本身不能带来快乐,但工作的绩效将成为员工快乐的来源。
2、当问及你的工作是什么时,不要告诉别人你在组织中的头衔是HRD,而应该坚持整体思维,例如“在这个组织里,我负责为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3、伟大的人总是有很多弱点,却因为充分发挥了某一个优势而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应该用人所长,而不是企图变弱点为优点。
4、善于做减法,少干琐事,将精力聚焦、聚焦,再聚焦!
5、尽可能的信任你的员工,但要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能第一时间知道信任被滥用。一旦出现滥用信任的情况,就必须采取措施。
6、永远关注机会,而非问题。
7、应该在一页之内写下可量化的目标,并明确执行者、措施和截止日期。
8、不要轻易给组织进行大手术,除非出现管理层级增多,跨部门协作频繁、人浮于事、过多的会议等。
9、决策的前提是明确问题,并充分考虑备选方案及其边界条件。
10、不应该讨论是否应该监督,而要考虑什么是最好的监督。
11、利用现有优势对员工进行工作安排,是最聪明的方法。
12、会议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执行比会议本身更为重要。
13、报告的撰写必须以读者为导向。
14、预算是了解企业战略方向和配置组织资源的最佳工具。
15、工作设计和任务控制的必要性。
16、没有标准化的工作方法,一切因为职位、组织、时间而变动。
17、绩效评估应该从日常的观察开始,而不应该迷信所谓的量化评估表。
18、系统垃圾处理方法对于组织解毒和个人反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 专业化管理
一、错误的管理理论与管理误区
(一)错误的管理有两种两种思考方法:
1.追求快乐的思路
错误的原因:
①让人不是为自己的满足负责,而是第三方为其负责;
②只有快乐了员工才愿意工作或者是其他; ③满足快乐并不会让人进步和变化;
④对于公司或者负责人而言工作量过大,反而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⑤颠倒了因果,给员工表现机会会让他们更有满足感。
2.伟大领导者的个性:认为组织不需要管理,只需要领导。
错误的原因:
①伟大的领导微乎其微,执行管理任务的人才才是更需要的;
②这种观点是关注人的个性特征,而不是很重要的行动和实践;
③这个方式的主观因素过大,甚至会发展为专制。
(二)管理误区
1.只有高级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本质实为凡事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是管理者,谁执行了实际的管理任务谁就是管理者。
2.只有拥有下属才是管理者:管理自己的也是管理者,尤其在一些工作仅重视其个人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职业里,如高级外汇管理人等。
3.只有下属才需要管理:其实同事和上司的关系管理等才是最难的。下属管理有时用命令可以完成。
4.管理是一个商业问题:非商业组织依旧需要管理。
5.管理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①讲管理限制在人员管理的单位,但这只是管理的一小部分;
②心理方面的难题根源于专业管理技能没有达标及执行力是否够
③导致所有问题心理化,不利于管理
6.管理依赖于文化:混淆了管理中的内容和方式问题。在所有文化中,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一样的。管理都会制定目标并且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体系。组织目标如何确定,确定哪些目标,如何检验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只在外部表现形式中有差异。
管理只分为正确的换几个错误的管理,有效的无效的,好的坏的管理,而不能分为国内和国际,单一和跨文化管理。
二、管理是一种职业
(一)法治思想
1.原则:即使某些人做出了丰功伟绩,产生了广泛影响,组织决定也不由某个人做决定。以为管理者管理是否成功要看他离任后组织情况。
2.基本思想:法规面前,人人平等
3.可持续性是最重要的!!不要被昙花一现的卓越蒙蔽了双眼。
管理是需要制度管理,再由制度本身的要求对管理者进行培训。
(二)作为一项职业的管理
管理是可以学习的,而且他还是一门必修课
(三)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职业
(四)一种大众化的职业
(五)缺乏培训的职业
(六)管理职业的组成要素
1.任务:每一个工作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
2.工具:
3.原则:
4.职责:一个对自己的行动缺乏责任感或者根本不负责任的人,不能成为管理者,也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即使其社会地位显赫。
第二篇 有效管理的原则(是有效管理的第一要素)
一、原则一:关注结果
管理是一种以取得结果为目标的职业,评价标准就是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程度。
(1)思维方式或行动中,大部分人更关注投入,而不是产出。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产出
(2)这个原则适用于管理,而不是生活。并且,关注结果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风格的管理,是所有管理里都贯穿的,并不因某个人的风格而进行取舍
(3)工作并不是让所有人快乐,快乐工作是个伪命题。“尽量让大部分员工能够享受工作中的快乐”或是对快乐工作的正确解释。工作中只要有大部分时间内有意思就是幸运,过多的预期反而会失望
(4)用绩效来推动工作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用快乐工作来督促员工工作本身就是个谎言。工作成果能够带来快乐才是真,而不是工作本身
二、原则二:为整体做贡献
1.要管理一个人就要明白他在想什么,他诉求是什么。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
2.管理者首要任务是让下级有整体意识
3.对自己的认识,应该是“我在这个组织中,能够负责……”,突出能做到的贡献。
要注重整体以及自己的贡献这一选择一定要认清楚
三、原则三:聚焦关键——全神贯注于重要的事情
1.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是最好的状态
2.现在的世界并不缺乏思想,缺乏的是对思想的认识
3.失败的原因不是努力不够。而是精力分散
四、原则四:利用(现有)优势
1.让员工在自己做自己有优势的工作,消除一个弱点并不意味着优点多了
2.多发现员工的优点,以此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五、原则五:信任
管理时要学会信任,并且让他们知道失信的结果!除此之外,要保持清醒,不能被别人滥用自己的信任。
六、原则六:正面思考
1.管理者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人,要学会关注机遇而不是问题
2.从激励到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更像一种行为习惯,或者叫做自律!!面对问题时,应该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呢?”
成熟的人是用真正现实主义观点来看待问题的人。
正面思考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坚持,但是我们一定要主动采用,甚至是强迫自己这样做
3.摆脱依赖。一个人的能力极限首先是由他的意志力决定的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第三篇 有效管理的任务(是有效管理的第二要素)
五大管理任务:制定目标,组织,决策,监督,员工发展
一、任务一:制定目标
1.少目标是指少重大目标,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精力花费,但是依旧要注意一些小事的持之以恒。
2.哪些事情失去价值:问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想做什么?”
3.要制定目标而不是措施,要注意有些情况目标不敢确定,但是完成目标的措施很确定,我们就要注意对于措施的量化。实践中的有效性是制定目标必须考虑到的事情
4.明确地把目标写下来
5.目标的确定其实并不需要每个人对他达成共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持参与,但是,参与本身并不是组织追求的最终结果”。
6.关于人的目标和钱的目标在管理中都要涉及
二、任务二:组织
1.公司战略最好不要变,变来变去会让员工变得对目标更加冷漠
2.好的管理比好的组织更重要
三、任务三:决策
1.做决策之前一定要找到问题根源
2.做决策不要着急,不要看重决策的数量,而是质量
3.做决策的几个程序
4.执行决策需要做的
四、任务四:监督
监督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而不是因为不信任才监督
五、任务五:人的发展
1.慎对夸奖:在管理中,夸奖不是有效的方式。只有极少数的夸奖,以及对的夸奖人才会有一定的效果
2.任务一定要有整体思维
3.任务完成的方法:激励,信息交流,与人沟通
第四篇 有效的管理工具
工具要不断地练习,达到好的效能。
管理工具有七个:会议,报告,工作设计,任务控制,个人工作方法,预算,绩效评估和系统的垃圾处理
1. 会议:会议要少而精,会前要做好准备,会后要坚决执行,会上要求要明确
2.报告:必须改为接受者导向性或者读者导向性。
3.任务:任务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内容
4.个人工作方法
5.预算绩效!
6.绩效评估:
①没有标准化的评估标准。在管理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可以标准化的东西,而是某项管理任务的具体特点以及某个人的性格特点。
②没有标准化的人物模板
7.系统的垃圾处理
要学会舍弃
人们需要适当的压力来保持健康,这属于积极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