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公解梦

《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奥)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著,方厚升译,山东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656页。
这本书是犹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成名作,出版于他44岁之际也就是1900年,两年后他受聘维也纳大学教授。本书出版远早于之前介绍过的《精神分析引论》(1917)和《精神分析新论》(1932)。
这本书全面总结了对梦的研究的历史、其当代主要相关理论和作者对梦的深入分析。总而言之,他的核心观点是梦是愿望的实现,是人的压力、欲望、潜意识的释放,是人的日思夜想在白日道德约束放松时的另外一种体现。即使是一些焦虑的梦,也是一种解脱。对作者而言,梦是过去的反应而不是对未来的昭示,梦与精神分析密切相关,可以揭示人的潜意识,对精神病治疗有益,是一种科学,亲人托梦纯属瞎掰。
梦都是以视觉图像来表现的,这充分说明视觉化、图像化有多么重要。
人的童年所感受到的,对终生影响都很大。
1900年MRI扫描还不成熟,对梦的生理研究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我自己的观察是,睡的越多越容易做梦。如果天天睡眠不足,很少有什么梦。梦一般发生在起床之前,梦中的时间跟现实时间快很多(书里有提到)。我个人认为,梦是人的神经元网络晚上在后天习得的道德规范等约束放松的时候天马行空自由连接的产物,跟日常生活受到的刺激和欲望有极大关系。
有不少梦是人人都做的,比如考试不过,在人前裸体,亲人死去等等。压力大的人还会有赶不上飞机火车,被人追杀逃不掉等等。弗洛伊德都进行了分析。人人都做梦,人人都尿过床,所以写好这本书不容易。书中案例很多,作者方方面面分析的很透彻,在分析自己的梦时,各种联想实在是有创意,从这些分析中也能看出他非凡的智慧。他还提出了潜意识跟意识有很大关系等一些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此书让他成名不是浪得虚名。这个版本据说是德文直译,水平还不错。
梦的压缩、转移、表现力等角度,可以说在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家的作品里有充分的展示。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一些摘录:
别人在清醒时做的事,自己只在梦中经历,这才是最好的人(柏拉图)。
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类似的伪装现象?只能是在两人共处的地方,其中,一个拥有一定的权力,另一个碍于对方的权力不得不有所顾忌,这第二个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出现伪装,或者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他会将自己伪装起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礼貌,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伪装。如果我要向读者解释自己的梦,同样也免不了这种伪装。甚至诗人也会抱怨这种无奈的伪装:“所能贯通的至理,却不能对学生尽言。”(《浮士德》第一部分第四幕。)政治评论家如果把一些当权者不喜欢听的事实说出来,就会处于类似的境地。如果他选择直言不讳,当权者就会压制他的言论。如果他是口头说的,事后会遭当局追究;如想通过出版的途径,则事先就被封堵了。政论家忌惮这样的审查,因此,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会缓和语气,改变表达方式。根据这类审查的强度和敏感度的不同,他要么严格地只用某些攻击的形式,要么采用影射的办法,不直呼其名,或者披上一层看似无伤大雅的伪装,将自己冒犯当局的观点遮蔽起来。例如,他可以讲一下发生在遥远国度两位官员之间的一些事,矛头所指却是自己祖国的那些官老爷。当局的审查制度越严,政论家的伪装就会越深,手段也越高明,总有办法让读者领会他的本意。
人的天性是利己的:每个梦关涉的都是做梦者本人,从无例外。梦绝对都是利己主义的。
孩子是绝对利己主义者,他会完全顺从自己的需求,毫无顾忌地去实现,尤其会针对和他竞争的人 。
其实,对所有人来说,孩子难道不是完美通往不朽的唯一途径吗?
提取码:8146
祝你天天做好梦,生活中美梦成真!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