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1951年出版,迄今仍是当代美国文学必读书目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一个被中学开除的纽约富裕家庭的少年两昼夜的故事,完全按时间顺序,因此极易读,整个小说也只有十几万字,我在飞机上几个小时看完了。基本上写的是16岁青少年的叛逆与彷徨,他觉得一切都虚伪可恨,对学校、老师、同学、男女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因为自己暗恋的姑娘跟同屋约会而难过,从学校逃离,放浪形骸,最后逃回家里,唯独对他的弟妹非常眷恋。让人感慨,还是家庭最温暖!不过,这小说中神来之笔,那段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愿望,正是作者呼吁大家真正关心青少年内心感受与他们的成长需要、做好他们的守望者、别让他们掉下悬崖的呼唤吧。
虽然用了很多符合主人公心理与年龄的粗话,而且不少美国文学里较为常见的夸张比喻(“他这种人一辈子有一半时间是在镜子前度过的”),但塞林格的文笔其实是很赞的,逼真到以至于人不由得会想这是不是塞林格的个人经历(我查了下,生于1919年的塞林格的确生在犹太富商家庭,也在宾夕法尼亚州上过学不过是军校),比如说下面这个描写酒醉的片段:
“我只要真正喝醉了酒,就会重新幻想起自己心窝里中了颗子弹的傻事来。酒吧间里就我一个人心窝里中了颗子弹。我不住伸手到上装里面,捂着肚皮,不让血流得满地都是,我不愿意让人知道我已受了伤。我在努力掩饰,不让人知道我是个受了伤的婊子养的。最后我忽然灵机一动,想打个电话给琴,看看她是不是回家了。因此我付了帐,走出酒吧间去打电话。我老是伸手到上装里边,不让血流出来。嘿,我真是醉啦。”
背景音乐Yinyues;Mini Page -Everything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yMjAwODg0.html?firsttime=5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