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如何造出来并被卖出去的

s28344007
这是一本大开火力、对食品工业和美国政府进行猛烈抨击的书,主要揭露美国各大食品巨头,在华尔街的鞭策驱使下,为谋利、销售增长而利用人类的喜欢吃糖、喜欢脂肪和盐的能掩盖其他味道的特性,不顾消费者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的各种直接风险,往各种加工食品、方便食品、零食里超量加入糖、脂肪和盐的历史及现状。而作为监管部门的美国农业部和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很多时候也与这些商人一丘之貉,助纣为虐,被各种游说者影响和利用,无视消费者的权益。
曾任职华盛顿日报、纽约时报记者并获得过普利策奖的作者文笔不错,用讲故事的生动形式把Kellogg公司(中文翻译成家乐氏)、可口可乐、乐氏薯片公司等等现代快消食品背后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出来,全书14章,脉络清晰,论据充分,可信性强。可惜中文翻译和编辑差强人意,错别字不少,有些地方直接影响原文的理解,这是不可原谅的;有些注释在正文中被重复,可以说是责任编辑的灾难。(说实话,如果我是译者,把中文名翻译成“盐脂糖”,读起来谐音,有点文学意境,可能更能吸引一些眼球。)
讽刺的是,书中讲到了不少对加工食品工业作出过重大发明的一些人的故事,这些人在大食品企业任职时,创造出了一些革命性的加工食品产品,高糖、多盐、多脂肪,而退休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开始猛烈攻击加工食品工业。真是贼喊捉贼。不过归根结底,立场的转变,都是为了谋生吧。书里也披露,这些大的食品公司的高管们,几乎从来不吃他们卖的东西:只吃天然未加工的食品,身材保持的很好。
关于食品工业的另外一个哲学悖论思考是,它们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它们发明和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受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只有人们爱吃爱喝的东西才能畅销。喜欢能量是DNA复制和保存自己的需求和天性。当然,人可能同样无法抵御毒品的诱惑,这绝不意味着食品巨头可以垄断、操纵人们的消费口味让人上瘾,为中饱私囊而降低成本、给我们吃垃圾、大便。毕竟,还是那句老话:人性不能考验。
我在商学院时选修过Agrifood类的课程,也曾管理过一个跨国食品检验企业在华分公司,还曾因此上过电视新闻。期间与很多食品业巨头有过业务往来:Kerry Food、OSI、Kellogg、Creative Food、McComik、联合利华、Cargill、雀巢。。。这个名单非常的长,的确是个无比庞大的行业。因为人一日三餐总要吃饭,虽然不一定是为了补充能量,更多的是要逃避饥饿的痛苦。
其实中国的食品工业更烂,三聚氰胺、各种有毒食品的丑闻层出不穷,连媒体的自由监督都没有,食品安全基本上是个笑话。即使不算丑闻,日本人发明了味精,搞坏了亚洲人的身体,现在去中餐厅吃完饭一般都会嘴里渴的要命,那是因为厨师放了太多味精和添加剂;(即使没有味精,很多餐厅吃完也会很想刷牙,因为嘴里奇奇怪怪得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我一直奇怪的是,如果味精能诱发鲜的味觉,为什么在欧美没有流行开来呢?
我个人虽然不纯吃素,但几乎从来不吃油炸食品,除了水果没有任何零食,很少去中餐厅吃饭,新元素几乎成了我的食堂(说实话我不知道他们的沙拉里热量是不是很高,但至少看起来都比较健康和天然):有一天吃完饭发现没带现金没带信用卡也没带手机(无法电子支付),服务员说别急,你的会员卡上有7000多分,付这一顿饭钱绰绰有余。。。
我从该书中学到的:
人天生就喜欢糖:大脑对糖的反应与对可卡因的反应是一样的。
西餐里的前菜很多时候让你越吃越饿。
糖、脂肪和盐很多时候都会让人产生想吃更多其他食品的欲望。
披萨饼里的精制面粉也会让人上瘾:这个和奶酪估计是我爱吃披萨的原因。
健康生活的人买东西时喜欢看加工食品的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其实误导性很强,没有标出整包食品的热量、糖、盐、脂肪,而只是标出了一个单位(如100克或更少)的含量,这样做对生产商的好处是消费者忙中出错,或者懒得心算总量,而把那些微量误以为是全部,高高兴兴把商品拿进购物篮。
人对咸味的喜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盐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口渴后就会想喝饮料;重度味觉记忆也会留下印象,让消费者下次继续现在这个食品或这家餐厅;咸味还能掩盖食品中其他一切不利的味道。
总的来说,如果你想了解(美国)加工食品业的一些内幕,对自己身体天天吃进去的东西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本书可以一读。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