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四百年的终极智慧 《斐多》

[​IMG]

如果死前纠结,或者家里有老人怕死,看看这本书也许有好处。它是被判死刑的苏格拉底服刑那一天(公元前399年)的言论纪录,全篇主要论述的是苏格拉底的 生死观、灵魂不灭论及寻求智慧和正义的终极追求,采用的是苏格拉底在《理想国》《对话集》中最常见的叙述方式,对话。斐多是苏格拉底死时在现场的人之一, 整篇文章是他对一个朋友的 转述。杨绛(序文中像在很多其他地方一样,称她为“先生”,我不太喜欢,为什么中文里有称女学问家先生的传统呢?是为了表示尊敬吗?其实这个男性化的称谓 更加不女权主义啊,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这个传统是从民国时候开始的吗?被称先生的还有哪些女名人?其他文化里有类似的习惯吗?—我的问题是疑问太 多,答案太少)的翻译很不错,便于阅读和理解,整体突出了戏剧感。

言简意赅的序文中给苏格拉底的就义给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是西方因信念而赴死的第一人、发现了人类良知、对他的审判和最后时刻的描述奠基了西方伦理学。从他自己对死亡的理解、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的论述,我们应该知道这些评价并不虚高。

简言之,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是灵魂对肉体的摆脱,死亡是寻求终极智慧的不可少的一步。他指出,肉体、情感都是寻求智慧路上的羁绊和障碍,要想探求真理,只能用灵魂去看而不是通过外部感官。这些观点连同轮回、转世、报应的说法其实和佛家的“臭皮囊”等看法完全一致。

论述中苏格拉底又提出了“概念恒久论”(认识只是记忆以及死后灵魂“转世”说),与《理想国》中相同。文中也提到哲学家对人世的思考结果,如真正的好人和真正的坏人数量不可能很多,大多数人只是不好不坏。

全篇精髓在最后。苏格拉底回顾了自己一生的智慧探索走过的路,把自己思辨的方法传给在场诸人,又用简短有力的几个提问,瞬间终结了貌似站得住脚的众人的质 疑,而他对死后世界的向往,也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心灵是多么的强大;这显示出了高超的大师风范和高潮化的行文,令人神往,也足以让读者体会到那种众人悲喜交 集的惊人气场。

学习新知识后,周围环境会出现各种与新知响应的迹象,仿佛是在鼓励、帮助温习。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感受啊!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