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无奈《杂食者的两难》

《杂食者的两难》(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 (美)迈克尔 波伦 (Michael Pollan) 著,邓子衿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7月出版,35万字。

作者是谁

Michael Pollon,一个犹太人,作家,记者,哈佛大学新闻学教授,曾得过一些写作奖(包括散文奖 – 怪不得这本书写的那么好,读的时候我就想这完全是散文写法),写过8本书,不少被拍成纪录片,本书英文原版出版于2006年,曾获得当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2006年年度10大最佳图书奖。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作者分三个方面,从玉米到肉食再到菌类,对美国食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思考。以第一人称视角和到玉米地、在养殖场和打猎/采蘑菇的实际经历,揭露了美国工业化农业、畜牧业造成食品单一化从而美国人肥胖化、健康恶化、加速环境污染的可悲趋势。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吃,的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吃什么很重要。除非商务宴请不去不行,我现在几乎完全不敢到外面的中餐馆吃饭了,因为不知道吃的是什么,里面放了几十种调料(味精、鸡精、激素。。。),那些食材怎么可能这么鲜,鲜的可怕?

我曾经在一家食品检测公司工作过,那天跑步我想,这家公司在国内很好的一个市场营销活动可以是用他们那么多先进的设备(气相、液相质谱仪等等),分析一下上海餐馆里的菜的成分,然后开发布会公布出来。这些成分肯定会很惊人。

我最好的朋友是个法国农民,搞农业食品的,他对各种土豆品种如数家珍,很早以前就对美国农业(化肥、孟山都转基因、畜牧喂养方式)非常不满,看本书时我更好地理解了他的愤怒。

虽然作者对美国牛肉的喂养、屠宰方式很不齿,但他并不认同素食主义,书中对这个热点及他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很好的论述。他也并不认同有机农产品,的确,大规模工业化的所谓有机,只是营销噱头而已。

总体来说本书论据充分,论述过程高明,行文优美,翻译的非常好,还讲了很多我之前关于食品工业不知道的知识,是难得的好书。强烈推荐。

一些哲理片段:

在西方,小麦被认为是最精致、最文明的作物。

所有生物都需要氮,以便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至于组成遗传指令并且让生命延续的遗传信息,也是以氮书写而成(所以科学家说氮提供了生命的“质”,而碳提供了生命的“量”)。

制造能量最高效的方式是种玉米,而制造蛋白质最高效的方式是种大豆。

嘉吉(Cargill)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企业。(我以前还真不知道)!

在现代的产肉系统中,石油的确是最重要的原料。

这种生产方式注重一致性、机械化、可预期性、可交换性,以及经济规模。玉米的所有特性都能和这个巨大的机械密切配合,牧草则不能。

农业不可能适合大规模操作,因为农业牵涉到植物与动物的生命、生长与死亡。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杀鸡这件事在道德上最令人不安的,就是做了一阵之后,就不觉得这是在道德上令人不安的事情了。(什么事情习惯了就无所谓了!)

只吃一种食物的动物头脑单纯,而且不长久(吃的杂一点是好事)。

杂食者的大脑会消耗大量葡萄糖(大脑只能以葡萄糖为能量来源),喜好甜食代表一种优秀的适应力,至少以前是这样,当时糖的来源非常稀少。(成人的脑约占体重的2%,却消耗18%的能量)。

有些饮食规则,例如犹太洁净饮食的规则,或许规则设计的目的更多的是维系族群认同,而非维护健康。(与别人吃一样的饭,首先是一种认可。)?

富兰克林早就已经探索过这个问题,他在自传中写道,他有一天看到朋友捉鱼,便想:“如果鱼都吃鱼,那么我想不出人类为何不能吃鱼。”不过他也承认,直到鱼进了煎锅发出“诱人香味”时,他才产生这样的理性思考。富兰克林评论道,身为“理性生物”的重大优势,就是能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找到理由。 ​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