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前夜

《从德黑兰到罗马》(Teheran to Rome),丘吉尔二战回忆录10/12,张自谋译,张自谋校,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397页。


本书讲的是1944年上半年,丘吉尔眼中发生的二战大事,主要覆盖了苏美英中四国首脑在开罗、德黑兰的商讨二战战略及战后势力范围走向的会议、盟军在意大利的攻势及最终拿下罗马、希腊、南斯拉夫、希腊的政局动荡、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进展、诺曼底登陆的准备等等内容。其中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部分比较有意思。

不能示弱,一次也不行

Sir Winston Churchill – 1942 British Prime Minister with Stalin in Moscow… smoking Cigar © Daily Mirror

虽然丘吉尔在别处说过,“能自治其心的人,胜于攻城掠地之人”,丘吉尔在德黑兰恰逢69岁生日,给他祝寿时斯大林讽刺他不重视苏联红军;这时候丘吉尔想:“当时我已对斯大林有了相当的了解,知道如果我忍气吞声坐下来,那么,他可能对我有过的任何尊敬就会丧失殆尽,而且以后还会对我继续攻击。”就是这种寸土不失、针锋相对的想法让丘吉尔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把斯大林怼了回去。的确,同级别或下级侵犯我们权威和尊严的行为,一次也不能允许。

国家利益至上

之前已经说过,丘吉尔可以说是个非常好的经理人,一切以英国利益至上。派兵遣将时,时时都想让让别国军队(美国、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法国等等)打头阵,当炮灰,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如罗斯福光明正大。

看不上中国

丘吉尔在美国与宋美龄擦肩而过,在开罗见了蒋介石一面,虽然对他印象不错,但打心底瞧不上中国。这也难怪。一切斤斤计较的丘吉尔是以实力至上的,他从来都坦承中国二战后不可能成为强国。当然英国军队在二战中鲜有战绩,事实上,英国自二战起,大批殖民地独立,日不落帝国彻底衰败了。

此条目发表在历史, 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