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二手玫瑰有首歌唱道:“大哥你玩摇滚,玩它有啥用啊?”这歌词和问题,从哲学角度来说,反应了我们这些生存机器对一切行为功利性目的的锲而不舍的追求。那么哲学有啥用?那天跟一个公司马上要上市、只比我大一岁、读了不少西方哲学名著而且每个月都请复旦的哲学教授来上一天课的朋友吃饭,他说,西方研究哲学的名人,很多都是吃穿不愁的:叔本华出身巨富之家,终生不问柴米价;康德也是衣食无忧,一辈子从不需要奔波,衣食住行极有规律,邻居用他的出门散步时间来校准钟表;维特根斯坦是富豪子弟;克尔凯郭尔也不例外。我顿悟:原来我喜欢哲学,是因为可以用它来装自己是个土豪!
开玩笑了。不过我知道的很多爱哲学的人都很成功(复星集团的郭广昌是学哲学的,李瑞环写过一本《学哲学,用哲学》的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提倡“内圣外王”,自己认为跟其他任何能力一样,脑子也是越用越灵,把哲学当成一种思维训练,哲学书可以说最难一目十行,肯定需要反复思考,因此我看哲学有着非常世俗和功利的目的。
这本《哲学的邀请》与《人类学的邀请》(之前有推荐过)同属北大出版社出的《x学的邀请》系列,作者Fernando Savater是个西班牙哲学教授,教授当然要通读学科内各种相关书籍,虽然作者好像对东方哲学与思想涉猎不多,但看得出作者真的读了好多书,而且理解的都不错;证明就是这本原名为《人生的追问》的书,它总结了对人生常见的12个哲学问题的西方先哲们的智慧和自己的思考。此书据说是一本给中学生的哲学入门书,即使引经据典仍然能做到浅显易懂,行文流畅;翻译林经纬是北大本科学西班牙语后又转修哲学研究生硕士的,因此翻译很准确,中文容易理解,强烈推荐希望了解哲学、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探寻人生意义的读者阅读。
书中提到很多哲学史上名人的言论,每章后都对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有高度概括的注解,很有知识性。每一部分都可以单独阅读,其中一些章节,如语言(第四章)、美学(第9章)和结语非常精彩。每一章都提出一些问题,基本上是对全章内容的回顾,如果不读这个章节,有些问题极难回答,如:在梦和对不朽的希冀之间存在着联系吗?为了正确使用理性,单是有理性就够了吗?是否可能存在没有政治的民主?过去和未来是不是可以同样被包括在现在中?
全书共10章,加上引言和结语,总共覆盖了人类最重要的12个大问题,这些问题是:
1、哲学是什么?有什么用?
哲学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一切思考和疑问的学问可以说都是哲学。西方的博士学位Ph.D,里面的Ph就是Philosophy的缩写,一切博士都是哲学博士。从词根上来说,philo是爱的意思,sophy是智慧的意思,因此philosophy即爱智慧之意。哲学即是追求智慧、思考问题、探索人生意义的学问。遗憾的是,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远远地落后于科学了,科学家霍金甚至说过:“哲学死了!”
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也就是那些从不权衡对重大问题的现有回答、也不尝试亲自回答它们的人的人生,是根本不值得过的。
2、人人都会死;死亡教给我们什么?死亡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能转移的、随时可能降临的(“没有人年轻的不能死,也没有人老的不能再多活一天”,“我们死亡不是因为我们生病,而是因为我们活着”),是一种彻底的否定。死亡真正教会了我们思考,哲学是在为死亡做准备。
对生与死这个大问题,其实中国的传统智慧回答的非常精彩,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与本文中大意相近。
对于死亡的自身特点,我们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与他共存:当我们在时,死是不再的;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已经不在了……我们在出生之前从未因不存在而痛苦。
如果死亡就是不存在,那么我们至少战胜过它一次,那就是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卢克莱修本人在其哲理诗篇中谈论过永恒之死,那种从未有过也永远不会有的永久性的死亡。不错,我们是有死的,但我们已经逃离了永恒之死。
3、我们能知道什么?
这个有关人类知识的大问题,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全书竭力解答、也给出了非常杰出答案的关键问题。本章对康德的这本名著和其他大哲学家的思考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理性是具有普遍性和否定性的,是通过反复批判、对话(哲学即是对话)、争论得出真理的方法。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有优点,但不能取代理性;通过启示、为少数人垄断的宗教(这个不适用于佛教吧?)更不可取。
4、我是谁?我是什么?
我思故我在的真正意思是我只能确定在思考着的“我”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又是什么呢?是各种知觉的综合,是身体,还是(虚妄的)自我意识(这个问题佛教也给出了了不起的答案)?是灵魂?作者通过灯丝与光亮的精彩比喻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如何才能确定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一个,其他人都是虚幻的呢?了不起的维特根斯坦说,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
5、我们何以为人?(第四章)
只要清醒,我们天天都要用到语言,哪怕不与人交流、不记录任何东西,我们也在用语言思维。“语言是我属于我的种群的证明,是人类的真正遗传密码。”这个观点与Thomas Lewis在《细胞生命的礼赞》里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语言非常相近(也让学语言出身的我欣喜若狂,洋洋自得)。人是社会性动物,强于动物的地方在于智慧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可能性(至少我们自己这么认为;会有比人类更高智慧的生物象逗猴一样在捉弄、折腾人类吗?)。人是寻求与赋予一切意义的生物。语言这种符号的存在方便了人类沟通意义与社会化。
语言是共有的这一事实,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最根本、最特殊的特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我们知道自己有死)。
由于有语言的存在,我们人类就不再仅仅居住在一个生物环境中,而是居住在一个具有独立的、有意义的现实(即便有死它们不能切实存在)的世界中。
6、宇宙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宇宙有某种秩序或意图吗?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宇宙有结局吗?在这些问题上,哲学可能远远落后于科学(天文学)了,不过即使发展到今天,科学也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大爆炸”“宇宙坍塌论”等等都只是猜想。有意思的“人择原理”。因果关系适用于宇宙中的所有吗?
这一章和讲时间的第10章放一起比较合适,我以为,作者故意把时间安排在最后,应该是为了与第一章死亡呼应,形成一个循环。关于宇宙这个问题,其实跟中国古人提出的天与人的关系比较类似。我自己不着边际、没有任何根据的瞎想是,宇宙是无穷尽的,一个套着一个,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周边的每一个尘埃里都有自己的宇宙,这些大大小小的宇宙无时无刻不在诞生和灭亡;因为时空都是相对的,每个宇宙里都有生命,都在上演着类似于我们的生命的奇迹。
7、社会中的我们,行为有什么自由?
自由意味着可能性,说我们热爱自由,其实跟讨厌已知、定论、墨守成规的“叛逆性”分不开的。“谈论自由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因论,而是将之扩充与深化。”“人非其所是,是其所非。”但自由是有代价的,“求主不叫我遇见试探(不要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因果律决定了,自由意味着责任。
8、什么是自然?
本章探讨的是自然(本性)与人类的文化、习惯、技术及机器等的关系。“某事物的本性,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它得以存在以及作用于其他所有存在者的方式。”“人身上最自然的一点是:人从来就不是完全自然的。”“大自然在各种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偏好。”(这个观点我不能同意,我认为生命的绝对价值就是生命本身。)“评价是人类一项突出的义务,也是人类任何一种文化的基础。自然的原则是不偏不倚,文化的原则是区分和价值。”“要这样行事,使得你的行为能够与人类在地球上的真实生命的延续相共存。”机器是最人性的,因为机器是人设计出来的。
9、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
人是群居性动物,都是社会性、环境性的人。没有他人,就没有我们。从这一点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危险在于,我们的社会是理性的但不是合理的。群体的可怕:“充当那些大型的集体性对抗的主角的,一般都不是一些生性好斗的个人,而是由纪律严明、善于服从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他们深信,自己的共同利益取决于同某些“怪异”的对手作斗争,并将他们消灭掉。他们不是由于“反社会”的原因而好斗,而是由于社会性太强了:他们有着强烈的热情要表现得“正常”,要尽可能地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似,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自己的“身份”,随时准备消灭与他们不同的人、外乡人、具有不一样的信仰和习惯的人,以及他们认为威胁到了他们整个群体的合法或僭越的利益的所有人。不,恶狼并不太多,存在的那些恶狼也并不是对人类和谐的最大威胁,真正的危险通常来自于发了疯的羊群。”乌托邦的破产。“正义是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对人的尊严的自发和互相的尊重,并且不顾任何风险地捍卫它。”人的尊严、人权。
对民族主义有精彩的论述:“20世纪最大的病痛——对民族主义的典型的执著,将每个人对于乡土的必然“从属”关系变得神圣化,并将其变成一种致命的骄傲。从根本上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面目可憎的占有欲的心态,不仅想在家里和物品上贴上主人的标签,而且还想占有土地和风景。“我们这里是这样的”这句蠢话,以及对自己的“根”的神化(就仿佛我们人类是植物似的),阻碍了人类的真正需要,即我们根据人类尊严应该对他人怀有的善意和友好。对干那些有思考能力的人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都是漂泊不定的犹太族,我们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要去往哪里(我们是要去陌生人哪里吗?)。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上(这才是我们唯一真正的“祖国”)短暂停留之际,我们所有人都应相互友好。当代犹太作家斯坦纳说得好:“树木有根,男人和女人则有腿。人们凭着双腿,穿越了铁丝网围成的愚蠢的壁垒——国境线,人们凭着双腿,以客人的身份造访人类的其他地区并在那里安居。在许多传说中,在古希腊神话和其他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根本的人物——尤其是在《圣经》中曾多次出现 ——一个站在门口的外乡人,一个旅行之后在黄昏时分敲门的造访者。在这些故事中,这位造访者经常是一个隐蔽的神灵,一个考验我们友善的神的使者。如果我们想要生存,我们就要把这些造访者当做真正的人——我们正应该成为真正的人。”
10、什么是美?(第9章)
有艺术需求与追求的人,都绕不过“美”这个大问题。快乐与美有什么关系?美是无条件的、普遍的吗?都说真、善、美,美与功用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美的事物和好的事物,以及令人愉悦的事物一道,承担了使有朽的人类多一份生、少一份事物的使命。”美的唯一性与它独一无二的“创造者”。美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与众不同、推陈出新。美与游戏的关系。“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艺术家同真实的美游戏,并将美本身变成不断有所发现的宝贵的首要现实,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自由。艺术的游戏把我们变成自身世界的主人。”“美就是对幸福的许诺。”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章里提到了前几天我刚刚看到的柏拉图《理想国》的对艺术进行审查的片段与观点。作者结合历史上多位思想家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到位的反驳。柏拉图害怕艺术,正是因为艺术有力量。“快乐和痛苦一道,是培养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工具。谁掌握了快乐的机制,谁就同时控制了公民教育的至少大部分内容。”
11、什么是时间?
时间的不可把握性。时间决定了因果律。时间带来变化:“只有在时间中才会出现根本不同的东西,也就是真正的变化。”逻辑真理与数学真理是非时间性的。“我们通常说,时间分三类:过去,现在,将来,这并不准确。说得更准确些,三种时间是: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这三种现在,以一定的方式存在于灵魂中,而在灵魂之外我看不到它们的存在。过去的事情于现在是记忆,现在的事情于现在是直觉,将来的事情于现在是等待。”时间与空间的比较:“空间中的运动和时间的流动,有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只能对应于一个物体,而时间的每一瞬间则可以同时对应于所有的物体。”“时间性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都存在着kairos的开放的可能性,存在着与常规和可预见的东西相决裂的未来时刻,以在宇宙中开启自觉生活的全新图景。”时间测量的社会性。人与时间。“时间让我们人类最惊愕的一点是,它作为一种永远从我们身边逃离而不能被抓住的东西,却在某种程度上永远是完整无缺的,而我们则不可避免地会被它的漩涡所吞噬。究竟时间是逃犯,还是身处时间之中的我们是逃犯?”“我是否就是我的时间?”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所谓的“存在”,即现实存在的人,正是由转瞬即逝的“时间”构成的。”时间与生死。“把我们同时间和有死性决定性地捆绑在一起的,是我们的身体。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隐藏着时间的毒汁,一点一滴地将我们腐蚀掉。作为“有死的时间”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应于其器官的演变过程,这是生理上一个必然的要求。作为一种物质“产品”,我们的基因上都刻着我们的有效期。”“人在他的两次永生中,己经活着和死去许多次了。”
有没有可能,作为不可逆维度的时间,只是一个我们人类智慧不能理解的互相交合、永远走不到头而又不重复的魔比斯环?
12、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结语)
这是全书结语,也是全书精华所在,作者的真正意图。他先从嘲笑哲学家的传统以及对这个传统的分析开始,提出了自己认为正确(我也认为正确的)哲学态度与方法,最后过渡到人生意义的探讨。“决定每件事物意义的,都是其背后的意图。”
我自己的回答是,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自己活的更好,把更多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帮助更多的生命活的更好,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接近结尾处,教授用几段概括了他对人生意义哲理的理解,非常精彩,全文摘录如下:
人知道自己是有死的,正是这种命运激发了他思考的使命。他对死亡之必然性的第一个反应(只要他不否认死亡,不在某种关于来世的幻想中寻求逃避),是一种焦虑的绝望感,理由正如上一段中康德所解释的那样。绝望会导致他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呢?毫无疑问,首先是对一切有可能加速死亡到来的事物的恐惧(贫穷、敌意、疾病等等)。同时则会伴随着尽可能多地积累貌似能够保护自己免于死亡的事物的贪婪(财富、安全、社会地位、名望等等),以及对那些与他争夺这些利益和强迫他拿出这些利益与其共享的人们的仇恨:一个害怕虚无的人,必然会需要一切。恐惧、贪婪和仇恨,是生活在绝望之中的人的典型特征。自然,这些情感并不能将任何人从他必死的命运中拯救出来,相反,还会使他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对死亡的不安,甚至就连在他最快乐的时候也不例外。
当一个人克服了恐惧感,他就会发现,与他终有一死同样确定的是现在他活着这一事实。如果死亡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以任何一种方式存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将死亡打败过一次,而且是决定性地打败过一次。怎么打败的?通过出生。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永远的死亡,因为我们已经活着了,而且仍然活着。我们活着,这是光荣地得到确证的,不会因为死亡的确定性就被抹杀或宣布无效。因此,我们有权利追问,正如《圣经》中所问的:“死亡啊,你的胜利在哪里?”有一天,死亡会阻止我们继续活下去,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现在活着,也不能否认我们已经活过。死亡能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爱情和我们的事业化为灰烬,但却不能否定我们的生命是真实存在的。既然当下的生命已经战胜了死亡的漫漫长夜,为什么未来的死亡对生命还如此重要呢?为什么我们并不身处其中的死亡,要比我们身处其中的生命对我们更有影响力呢?每个人都有理由同诗人洛特雷阿蒙+一齐说:“除了出生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其他恩惠。一个公正的心灵会发现它已经是完整的。”
当一个人证实了自己在生命中的存在时,他就会变得异常激动。对于这种激动的确证,我们可以称之为快乐。快乐在死亡和绝望面前肯定了生命,承担起生命。快乐并不庆祝生命中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有时候是残酷的,而是庆祝生命本身,因为生命就意味着没有死去,因为生命不是“不”而是“是”,因为相对于虚无来说,生命就是全部。但是快乐并不等于纯粹的迷狂,而是一种活动,它要走得更远:它要同给我们带来恐惧、贪婪和仇恨的对死亡的绝望不安作斗争。快乐永远不可能完全战胜绝望(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着绝望和快乐),但是它也永远不会向绝望投降。从快乐出发,我们努力将生命从死亡不祥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绝望只认识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虚无,而快乐则寻找支撑,并将其积极的同情心扩展到我们的同类——终有一死但却仍在活着的人。社会是由千万个同舟共济者构成的纽带,它将每一个自知终有一死的人联系起来、共同确证生命的存在。
如果死亡是遗忘,那么社会就是纪念,如果死亡是最终的平等化,那么社会就是各种差异的开端:如果死亡是寂静和缺乏意义,那么社会的轴心就是将一切赋予意义的语言,如果死亡是完全的虚弱,那么社会就是寻找力量和能量;如果死亡是无知无觉,那么社会就是创造和增强各种感觉,就是各种感觉的充盈.如果死亡是最终的孤独,那么社会就是为不幸营建情感伴侣和团结互助.如果死亡是静止不动,那么社会就是对旅行和速度的奖励,没有什么能够使它们停止.如果死亡是同一件事物的重复,那么社会就是新事物的创造,以及永远像爱新事物一样去爱生命中的旧事物,爱和我们一样的新人,爱有死者桀骜不驯的子孙后代;从死亡的畸形的腐烂败坏中将培育出美来,这是一个死亡和复活反复交替的游戏,是意义的巨大转变。每个社会都是将有死者变得不朽的机器,使他们明白虽然人终有一死,但却不再听从它那让人感到毁灭性的绝望的教导。当然,人类的所有社会事业,也都带有绝望所导致的恐惧、贪婪和仇恨的标记。但是具有创造力的不是绝望,而是快乐。伦理学唯一的教导,就是要求人们记住这一点。正因如此,斯宾诺莎才把正直的人称为“快乐”的人。这是一个多么有见地的看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