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巨著,来自哲学家的心灵鸡汤 《伦理学》

s1524917

这本《伦理学》是知名哲学图书,我是在看《富兰克林自传》里,作者提到从这书中获益不少,萌生读它的愿望的;上个月在芝加哥跟10年未见的大学法国同学一起聊天,聊起我今年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她说,这让她想起她上中学时读康德和斯宾诺莎的经历,当时心下好生汗颜。。。我都快40了,还没看过他们在中学就搞定的书(话说法国哲学的哲学教育的确牛叉);于是更想看了。

几天前起我开始读此书,不厚,但全书用数学论证的抽象语言写成,没有一句废话,几乎没有任何例子,因此并不容易阅读,而且作为哲学家斯宾诺莎花费了10多年写成的这部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每句都寓意深远,因此到现在虽说看完,也不敢说全部掌握了;实际上,这书要反复研读才能知行合一。在这里斗胆写点东西,欢迎大家拍砖。

先说下斯宾诺莎。17世纪荷兰籍犹太人,45岁就因肺痨去世了。24岁时因为他的超前思想而被逐出犹太教。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著名的理性主义代表。

全书共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论神》,这里的神是“世界”或“宇宙”的意思;指人和我们周围都是这个“神”的一部分(人并不是万物之灵,只是一部分而已)。这体现了他的一元论也是唯物主义思想。(像不像道家?其实后面的心灵永恒、人的内心由外界各种刺激主导又非常像佛家轮回及无常的说法)。

第二部分:《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基本上说的是人的心灵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心灵的认知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时常不正确的。

第三部分:《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论证人的情感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人所谓的善恶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决定的,并没有先行判断;人的情绪主要有三种:快乐、痛苦、欲望,而其原因可能是偶然的、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经验主义的、有条件的。这部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人本性就是要追求自保及扩张的、人最不能控制的莫过于他的舌头而最不能做到的莫过于节制他的欲望;人性大都同情失意者而嫉妒得意者、急于复仇而缓于报恩;人的本性总是容易相信我们所希望的东西,而难于相信我们所恐惧的东西;人是生性倾向于恨与嫉妒的、谦虚之人往往异常忌妒而且有野心)。指出了快乐和痛苦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说法有意思,我自己的理解是,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由多到少即是悲,由少到多即是喜)。

第四部分:《论人的奴役和情感的力量》,指出人其实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自由,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之一,指出人类情感的强弱变化,也说明了情感的不可靠,反衬出唯有理性的生活才是唯一得救之道,而共同的理性意味着法制和国家。最后分门别类描述了各种情感的善恶,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论述。“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那些为盲目的欲望所支配的人彼此间表示的感恩,大多是属于交易性质,或者是一种诱惑手段,而非真正的感恩。”“要想实现自由,最主要的努力在于理解事物的本身,而排除一切足以妨碍寻求真知的阻力,如各种情绪”。附录部分是非常好的总结与概括。

第五部分:《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指出唯有知识多了,理性的思考和生活,才能真正自由、得道。“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本身。”这条路很难,但不是不可实现的。

最后三部分,其实是在教育人如何摆脱烦恼,典型的鸡汤,不过这鸡汤很高明,每一个观点都是经过论证和推敲的,而且层层演绎,像一个复杂的楼宇一样根基扎实、部件齐备,让你不能不服;内容其实非常能够说明,为什么在法国这书是中学哲学读物。

总之,这书虽没有提出理性思考分析生活的方法(作者指出这是逻辑学的工作),但全书给人的印象是,没有思考过的生活是猪狗一样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种印象至少让我满头冷汗:以前全是误打误撞,而今要从头再来!不管怎么说,读哲学书的好处是,难懂是难懂,但你挖空心思去理解作者的含义的同时,也能让头脑转的更快,更加爱思考。人体什么功能都是用进废退,脑子也一样。

极力推荐阅读。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