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四十小结

s26607393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著,2012年华文出版社出版,190页。

胡适大名如雷贯耳,他具体有何成就?青年时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读书时,系主任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哲学家杜威;32个荣誉博士;他年仅24岁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㑇议》,倡导白话文,掀起中国文字改良革命(如果不是他,可能我们今天的汉语会有很大不同,您现在看的文字可能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27岁时即成为北大教授,42岁时已是北大文学院院长,48岁时被任命为当时中国驻美国大使,55岁时成为北京大学校长,67岁时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这个相当于科学院吧?)院长。可以说,活了72岁、留下44卷《胡适全集》的作者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读书人,是学贯中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坛人物,也是积极参与政治的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绕过的关键人士之一。

胡适为什么在内战后选择了台湾?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毛开的价码太低;二是他和蒋私交很好。

他在安徽度过了早年时期,安徽真是宝地,出了不少能人,陈独秀以及他同时代和后来很多杰出人物也是安徽人。

在这本前半生自传里,胡适回忆了父母的结合、自己的幼年、少年及青年早期出国前夕时代的成长、求学经历。自传写到20岁去美国留学前夕即结束了,附录《逼上梁山》写的是胡适发起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的来龙去脉。因此,这本小书对了解胡适早年生活、成长经历,欣赏胡的白话文笔及一些小诗,及了解当时文学发展经历都有很好的帮助。

国之栋梁如何养成

我喜欢读名人传记,因为真实生活远比虚构的小说精彩,看看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也许能对培养人生观有所帮助;恰好我今年也刚到不惑之年。

书里提到,胡适自幼喜欢阅读,各种能接触到的书籍都如饥似渴地读,他运气非常好,幼时家境不错,年纪轻轻就有机会读《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名著,11岁就读到了《资治通鉴》这样的书籍,使他对历史发生了兴趣。胡的幼年让人掩卷长叹。我小时也是极爱读书的,一切印刷的文字来者不拒;各种各样的连环画在传阅的小伙伴里是要排队才能看的;小学还没上,有幸从四叔那里找来一套《水浒传》,虽然里面很多字完全不认识,仍然把那些不认得的字个个跳过去,全书看完了。后来上了学,下学、放假常被派去放牛,放牛时手里也总有一本书,常常看得入神,清醒过来时牛已不再吃草,而是把别人家的庄稼啃了半边了。现在回忆下,还真是怀念那种一直阅读到黄昏天光暗去的时刻,虽然完全记不得当时读的是什么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书。因为那时候家境所限,家里没有很多书,胡适读过的这些经典更说不上。人在少幼成长期,往往会经历这么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关键海绵性阶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充分满足的(当然虽然从小到大我也是学霸,但绝不敢自比那么有天赋的胡大师);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囤了很多书,有些极为晦涩艰深,我自己也迟迟不愿读,只待2.0出生,让ta到我小时错过的书山尽情畅游。

除了喜欢阅读,胡适之所以那么年轻就有那么大的成就,我总结原因还有:

  1. 从小被当作精英培养。他父亲算是当地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而且思想进步;生下来就被灌输了天资聪颖、适合读书这样的想法;母亲对他倾注了全身心的期望;他自己也很知道用功,自小打下了很好的文字、文学基础。
  2. 机缘巧合,他碰到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虽生在乱世,但那个时代也是知识分子最风光的年代,社会运动以思想为先,知识分子是极有发言权的;并且很早就接触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看资治通鉴领会了无神论;他的名字就来自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实验主义的接触也让他明白知难行易,要勇于去做)。他在各个学校都习惯于做学生领袖,参与学生活动,这对他的组织能力是一种重要锻炼,否则他一生也就仅仅一介书生而已;积极参与报刊的创办,对他的笔头能力及论战能力是难得的提高机会;与各种革命党先进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也给他灌输了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领导精神。能到美国第一流大学、与当时最顶尖的中国知识分子共同学习交流,当然对他的提高也极有帮助。

写于上海至多伦多的飞机上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