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生命大道理

《免疫》(On immunity: an inoculation),(美)尤拉 比斯 (Eula Biss)著,彭茂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288页。

作者Eula Biss

《免疫》是美国女作家生子后给孩子接种疫苗的焦虑而催生的一本书,是作者对疫苗进而对免疫、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系列研究和思考的三十篇散文汇总,原作出版于2014年。此书原版在亚马逊网站上176人评价,获得4星好评(满分5分),另外也得到了比尔 盖茨、扎克伯格等人的赞誉。

免疫是什么?简单说来,是人体能够区分哪些是本体的,哪些是外来的,如果外来的是不利的病菌或病毒,人体会产生抗体,与这些不速之客搏斗。一旦胜利,不仅本体得到保存,而且会保留抗体,很长时间内或终生不再怕这些不受欢迎的微生物入侵了。

这里扯远一点,今年5月,听过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Zinkernagel的讲座,他的说法是,人的免疫力25岁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逐步衰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生儿育女最好的年龄是25岁,之后的人生,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里摘录一段书中原话:“免疫系统起始于皮肤,那层能在体表合成生化物质以抑制某些细菌生长的屏障;在皮肤深层,则有细胞能引发炎症反应,吞噬病原体。然后还有分布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中的内膜,它们产生能捕获病原体的黏液和能驱除病原体的纤毛,还有高浓度的细胞,能制造负责长期免疫力的抗体。在那些屏障之外,尚有循环系统将病原体从血液中转运到脾脏里,在那里,血液得到过滤,抗体次第生成,淋巴系统将病原体从身体组织中冲刷进淋巴结里,然后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病原体会被各种细胞包围、吞噬并消灭,这些细胞还会记住这些病原体的模样,若以后再次遇见它们,能产生更迅捷的反应。在体内深处,骨髓和胸腺生产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细胞,它们都专司免疫一职。这些细胞分工各异,有的细胞能摧毁被感染的细胞;有的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并将它们呈献给其他细胞以便识别;有的细胞能监视其他细胞的状态,识别是否有癌变和被感染的迹象;有的细胞能制造抗体;有的细胞则能携带抗体。所有这些细胞,都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亚型,其间的交互作用犹如一段段巴洛克式的精致舞蹈。它们的交流有一部分是依靠自由流动的分子产生的作用,化学分子从伤口或感染处顺血流而行,激活细胞释放引发炎症反应的物质,其中有益的分子则刺破微生物的表膜,让微生物破烂不堪。”

为了增强免疫力,多接触不一定是坏处,书中提到:“那些有哥哥姐姐的,家庭成员多的,以及生活在没有过度消毒灭菌环境中的儿童,发生哮喘和过敏症的可能性比较低。这个卫生假说提出的假设是,太干净、太少生病的童年可能会过犹不及,对儿童将来的健康有反效果。”中国有句俗话,“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

免疫蕴含着世间万物生息的伟大真谛。要想活下去,我们:

——必须开放,必须兼容并包,必须海纳百川,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因循守旧:仔细审视外来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必须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能一言堂:“如果某个群体含有足够多样化的成员组分,并且他们都能自由发表意见,那么这个群体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思辨力,可以胜过任何单独的专家。”(其实美国那么多人质疑疫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推动疫苗的进步)。

——必须勇于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必须终生学习,必须敢于冒险,不能安逸享乐:生命就是一场冒险,每天都在冒险,只要代价不是致命的,都可以去尝试。看看小孩子的成长就知道了,他们都是一次次摔倒,摔痛,才学会走路的。痛苦是成长摆脱不掉的旅伴。

这个原理,用尼采的哲学论述就是:

neng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德语原文出自尼采1888年出版的《偶像的黄昏》: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英语:

If it doesn’t kill you, it will make you stronger.

法语:

S’il ne te tue pas, il te rendra plus fort.

意大利语(这里可以看出意大利语简洁之美):

Se non ti uccide, ti fortifica.

疫苗的理念,大致出于这个原理;用灭活的病毒打到人体内,激发抗体产生,从而达到免疫效果。

疫苗是人类医学的重大进步,是主动迎击传染性疾病的伟大创举。这当中少不了群众智慧,也有很多医学研发人员的英雄创举。书中提到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者乔纳斯 索尔克,是把首批疫苗打到自己和三个儿子身上,然后去感染病毒,以身试疫苗的。

当然人类还是有对付不了的微生物;很多病毒如艾滋病毒,异常狡猾,迄今还没有研发出疫苗。而且即使有疫苗,如书中所述,其成分含不含有毒物质,有没有不良副作用,也是无数家长焦虑的对象。医学总是不断进步的,而进步的前提是,有有待改善的地方。我们对长春生物的惨痛教训应该记忆犹新,当然中国大众应该对接种疫苗这种行为抵触的少,主要是担心疫苗质量。而在美国,因为宗教、文化、对政府天生的不信任等诸多原因,往往导致大量人群不接种疫苗。今年肆虐欧美乃至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麻疹 (Measles) 病毒,就是麻疹疫苗接种率低的恶果。

本书是提倡大众接种疫苗的。按书中所述,美国有很多人拒绝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打疫苗,觉得不自然,不安全,担心卖疫苗的公司受商业利益驱动。书中多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驳斥了这些偏见。

不少疫苗在某些地方完全消灭了某些传染病,而有效的疫苗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有些身患乙肝的妇女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患病,她们生下来的婴儿如果没在出生后的12小时内立即接种疫苗的话,几乎一定会被传染上乙肝。另外,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儿童间的近距离接触传染,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是无明显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权力,当然是吸血性的。权力令人麻醉,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独自享用它,其他人享受不到。权力是被哲学家称为“地位性商品”的东西,意即它的价值不是由个人拥有多少决定,而是由周围的其他人拥有多少决定的。特殊权益,也一样是“地位性商品”,还有些人认为健康也可以被算作是地位性商品的其中一种。”

文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群体免疫力,大意是随着接种疫苗的人数增加,整个人群的免疫力会不成比例地全部上升,也就是是说,利己行为也将极大有利于他人。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一说,我们都是互相关联的。你胳膊上有种痘留下的痕迹吗?

“你不拥有你自己的身体——我们不是那样的,我们的身体不是独立的。我们身体的健康从来都依赖于其他人所做的选择。”“生命——血液和性传播的液体——本身就是污染的携带者。”“如果疾病真是一种惩罚,那么它所惩罚的,仅仅只是生存本身。”“拒绝接种这种行为所破坏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系统,它破坏的实际上是一个存亡与共的系统,其负担和收益都由所有人来承担。”

本书没有明确的章节,全书由30篇名字都很长的文章组成,从疫苗这个话题推而广之,作者在书中也涉及了输血、过敏、环境污染、传染病、移民、吸血鬼等卫生、社会、文化、宗教内容。作者家境优裕,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诗人,姐姐是教伦理学等哲学家,因此虽然不是专业学医出身,但信息来源丰富,加上难产的经历、幼子的脆弱和初为人母的亲身体验,视野较广,思考很深,而且既然是作家,文笔很不错。当然,本书是文科生写的,并非专业书籍,书中观点未必全对,只能作为面向大众的业余科普读物。

书评作者虽然是搞免疫相关工作的,而且也带幼儿去打过几次疫苗,但也是文科生出生,工作内容跟疫苗无直接关系,对这方面的认识很肤浅,谬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此条目发表在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