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集》

s1698229

在看这本书时,音响里传来一首很优美的钢琴曲,Fantasy in F minor Op.103 D.940 Franz Schubert;Schiff András; Rohmann Imre – Piano Duets 。这是只活了31岁的作曲家舒伯特的四手联弹作品,人类双钢琴曲中翘楚。舒伯特虽然短命,不过却比任何其他伟大的作曲家都留下了更多的四手联弹钢琴曲。这张CD录制发行于1994年,由匈牙利钢琴家Schiff和Rohmann合奏。之所以在这里放这首曲子,是因为双钢琴就像在对话一样。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过,西方哲学的发展,无非是对柏拉图对话的注解。根据本书后的“柏拉图传记”,柏拉图总共写了56篇对话,其中《理想国》《会饮篇》等等脍炙人口,我之前的文章也有单独介绍过。可惜的是,本书并不是柏拉图对话的全集,而且在本书摘录的这些对话中,也有几篇没有译全。

该书一共选录了12篇对话。《欧悌甫戎篇》写的是苏格拉底质疑欧悌甫戎关于什么是虔诚的看似确凿的判断。通过类比、推理一步步向他展示了他的坚信的荒诞;甚至开起了玩笑:“虔诚就是和神灵做交易。”

《申辩篇》写的是苏格拉底被告后在法庭上自己给自己的辩解词。他针对对他的指控:破坏社会风气和不虔诚、带坏青年分别作出了反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这个智慧打假者是因为太聪明了招人恨,而且戳穿了太多假冒智慧的人而得罪了众人,而自己实际上是雅典的良心和牛虻,因为“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最后的辩词显示了为真理就义的决心与自豪。

《格黎东篇》是苏格拉底临死前与劝他逃走的格黎东一番对话,驳斥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歪理,说明了真理、正义、法律的永恒价值。

《卡尔弥德篇》探讨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明智。先是反驳了明智是沉着、明智就是谦逊,然后通过“明智就是做自己的事”到“明智就是有自知之明”上,然而这个结论也被推翻了。最后没有定论,只是说真理难以追求。这里的“明智”,跟“智慧”或“真理”有什么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柏拉图极其注重精神生活,指出爱情的终极目的是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没有的美好以及通过繁衍实现唯一的不朽的可能,后世甚至有“柏拉图式恋爱”(以精神而不是肉体、物质为主的恋爱关系)的说法,这一篇里他却描写了苏格拉底对美少年的爱(“你胆怯的小鹿啊,不要往狮子眼前跑,那样会成为它的口中食”),而且当时雅典男风甚盛,可见柏拉图自己也不排斥同性恋,况且,此篇推论的结局,甚至给人一种印象就是苏格拉底之所以把辩论对方绕迷糊,只是为了把那个美少年留在自己身边。

《拉刻篇》是有关勇敢的,柏拉图在这里又捎带黑了一把智者,然后过渡到讨论美德。我个人认为,勇敢当然和知识、智慧分不开,但它首先是一种明知道危险但为了某种更崇高的目的和追求而不管危险的品质。

《吕锡篇》谈论的是友情,没有译完。

《枚农篇》讲的是品德,不过提出了“相”或“型”的概念,也提出并用几何学的例子证明了知识其实只是对不灭灵魂的经验的回忆的说法。

《裴洞篇》即是之前介绍过的、杨绛先生翻译过的《斐多篇》。

《会饮篇》也是之前介绍过的、朱光潜先生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治国篇》就是之前专文介绍过的,大名鼎鼎的《理想国》。

《巴门尼德篇》,说的是存在、型、一、是、有与无的互相否定、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论证的有些云里雾里。

“你必须考虑从这个前提中可以推出什么样的结论,即涉及相似和不相似这两个假定的术语,又涉及其他事物,即涉及它们自身的关系,又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可以假设不相似存在或不存在,还有静止、变化、灭亡,以及存在与非存在本身,简单言之,无论你假设任何事物存在或不存在,或拥有其他性质,你必须考虑从前提 中可以推出什么样的结论,即涉及与自身的关系,也涉及与你选择的其他事物中的任何一个事物的关系,或者与你选择的其他事物中的若干事物中的若干事物的关系,或者与你选择的所有事物的关系。”

《智者篇》,基本上是在用二分法揭穿智者Sophists的不懂装懂并以此谋生的本来面目。文中提到了语言是思想的基础这一观点。

书后附录先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传记,然后是柏拉图的徒弟亚里士多德“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对柏拉图的批判,之后是译者王太庆先生对柏拉图思想发展和西方哲学“是”论的分析和总结(这个总结非常透彻易懂,不可错过),其中对中国翻译做了个精彩的回顾,最后是王太庆的翻译观点,主张信达雅,翻译必须重视,以及对一些术语要认真对待。

总的来说这书是名著名译,是了解柏拉图思想的很好的一本著作;其对话的深入浅出的形式也较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晦涩著作易懂的多,柏拉图辩论的技巧也值得学习,很多思想即使今天仍能发人深省,让人获益。推荐阅读。

最后以本书最后一篇王太庆先生的文章《学和思》里的片段结束,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学和思是哲学研究的两个必要的环节。所谓学,就是取得经验,经验就是知晓各种信息。这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一无所知,像刚刚落地的胎儿一样,当然谈不上任何认识;一个没有任何认识的人,当然不会得到任何深入的学问,更不用说哲学这种参透世界和人生的智慧了。哲学家首先要有丰富的经验。经验不会自动产生,必须亲自通过实践去取得,无法假冒。而且经验必须丰富,不能稍尝辄止,又必须全面,不能止于一隅。我们从降生的一刻起就在不断地取得经验,只是有时不自觉,有时自觉,然而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说到什么时候就有足够的经验了。个人的亲身的、直接的经验总是有限的,必须扩大,扩大经验的办法就是向别人学,首先通过语言吸取别人的、前人的经验,使它成为自己的间接经验。一个人的间接经验要比他的直接经验多得多,学历高的人又比学历低的人多得多。但是不管间接经验有多少,它必须连在亲身的直接经验上;缺少直接经验的人纵然学富五车也不能成为真正有知识的人。

此条目发表在哲学, 图书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